Skip to content
泽天夬展开↓
初九
九二
九三
九四
九五
上六
爻辞: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注解:-
⇧ 承:阳承阳
⇩ 乘:-
⇅ 比:-
⏎ 应:-
⊙ 位:阳居阳位(当位),初难知
展开全部↓
泽天夬

夬之第四十三

《夬之乾》。狼戾美谋,无言不殊。允厌帝心,悦以获佑。

此用遇卦《夬》象。 伏艮为狼,兑为言,乾亦为言,而兑言与乾言相背,故曰殊。 乾为帝、为佑,伏坤为心,兑为悦。

《夬之坤》。岁暮华落,阳入阴室。万物伏匿,绝不可得。

候卦坤居亥,故曰岁暮。遇卦夬为华,后天乾本居亥,阳为阴所牝,故《坤·上六》曰“龙战于野”。战,即交也,故曰阳入阴室。其义详《焦氏易诂》中。 坤为万物,坤藏,故曰伏匿。

《夬之屯》。鸡鸣失时,君骚相忧。犬吠不休,行者稽留。

伏巽为鸡,震为鸣,艮为时,坎为失,失时者,言至鸡鸣而尚未治事,故下曰骚忧。 震为君、为相,坤为忧,艮为犬,震为吠、为行,艮止故稽留。

相,汲古作于,依宋元本。

《夬之蒙》。凫鷖游泾,君子以甯。履德不愆,福禄来成。

艮为凫鷖,坎水故曰泾。 艮为君子,震为德,为福,艮为成。凫鷖,《大雅》篇名。 首句及第四句皆《诗》语。

《夬之需》。魃为灾虐,风吹云却。欲上不得,复归其宅。

通《晋》。 坎为鬼,离为恶人,故曰魃。 坎为灾、为云,坤为风,艮止,故不能上。 艮为宅。

首句宋元本作“薄为藩蔽,劲风吹鄐”,汲古同,惟蕃蔽作蕃皮,兹依《小畜》之《中孚》校。

《夬之讼》。东行破车,步入危家。衡门倒垂,无以为主。卖袍续食,糟糠不饱。

通《明夷》。 震为东行、为车、为步,坎为破、为室,故曰危家。 艮为门,坎平,故曰衡门。 艮覆,故曰倒垂。 震为主、为袍、为食、为商,故曰卖。 震为糟糠。 坤虚,故不饱。

行,汲古作人,依宋元本。

《夬之师》。青牛白咽,呼我俱因。厯山之下,可以多耕。岁稔时节,民人安甯。

详《观》林。

《夬之比》。异国殊俗,情不相得。金木为仇,百贼擅杀。

坤为国、为俗,重坤,故曰异国殊俗。 坤为心志,故曰情。 艮为金,坎为木、为仇,金克木,故相仇。 坎为贼,坤为百、为杀,故曰百贼擅杀。

杀,汲古作谷,依宋元本。

《夬之小畜》。阴阳精液,膏熟脱拆。胎卵成魄,肇生头目,日有大喜。

通《豫》。 乾阳坤阴,坎为精液、为膏,巽下断,故曰拆。 震为胎、为卵,坤为魄,故曰胎卵成魄。 艮为头,离为目、为日,震为喜。

脱,宋元本作免,依汲古。胎,汲古作治,喜作吉,均依宋元本。晋语:其魄兆乎民矣。注:魄,形也。成魄者,言由精液而成胎卵之形,头目以次生也。

《夬之履》。饥虫作害,偏多乱纒,绪不可得。

离虚,故饥。 巽为虫,故曰饥虫。 巽为纒、为绪,离为乱,故难得绪。

虫,宋元本作蛊,姑依汲古,疑蚕之讹。二三句汲古作“多乱纒绵,不可得秋”,依宋元本。

《夬之泰》。青蛉如云,为兵导先。民人冤急,不知东西。

伏巽为虫、为青蛉,坤为云、为众,故为兵。 震为民人、为急,坤忧,故曰冤急。 震东兑西,体连,故不知东西。

东西,宋元本作西东,依汲古。青蛉,宋元本作清冷,依《临》之《夬》校。按:清蛉,渊名,见《山海经》,庄子:兹曰如云则非渊也,疑清冷为青蛉之讹,抑或古字通用。 《吕氏春秋》有人好青蛉者,每朝至海上,蜻蛉从游者数万;又《汉志》越巂郡有青蛉县青蛉水,而《水经注》作蜻蛉,是青蛉与蜻蛉通用,故依《临》之《夬》校,此似有故实,俟考。

《夬之否》。班马旋师,以息劳疲。役夫嘉喜,入户见妻。

详《观》之《既济》。

《夬之同人》。坐争立讼,纷纷匈匈。卒成祸乱,灾及家公。

详《大过》之《离》。

《夬之大有》。鹿食美草,逍遥求饱。趍走山间,过期乃还,肥泽且厌。

通《比》。 艮为鹿,坤为草,坎实故饱。 艮为求、为山、为时,故曰期。 坎为肥泽。厌,足也。

第三句宋元本作日暮后门,依汲古。

《夬之谦》。田鼠野雉,意常欲去。拘制笼槛,不得摇动。

详《需》之《随》。

《夬之豫》。日趋月步,周遍次舍。厯险致远,无有难处。

艮日坎月,震为步趋、为周,艮为次舍,坎险震出,故无难处。

《夬之随》。天孙帝子,与日月处。光荣于世,福禄祉祉。

详《解》之《临》。祉祉,依宋元本,汲古作祺祉。

《夬之蛊》。晨风文翰,大举就温。昧过我邑,羿无所得。

详《小畜》之《革》。文翰,鸟名,见《周书》。

《夬之临》。旦生夕死,名曰婴鬼。不可得祀。

祀,宋元本作视,汲古作潜视,依《小畜》之《升》校。

《夬之观》。疾贫望幸,使伯南贩。开牢择羊,多得大牂。

详《讼》之《遯》。

《夬之噬嗑》。长城骊山,生民大残。涉叔发难,唐叔为患。

艮为城、为山,震为长、为马,故曰长城骊山。 坎为民、为残破,故曰生民大残。 艮为叔。涉,陈胜字。叔,吴广字。 坎为患,言秦役民筑长城、骊山,民不堪命,陈吴因以为乱,而唐叔兴起也。汉为唐尧,后刘向高祖颂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又《随》之《剥》云:唐季发愤,禽灭子婴,皆指汉高。牟庭谓唐为广,是不知涉叔为二人,并不知唐季即刘季,故谬误若斯也。

涉叔,汲古作涉并,依宋元本。牟庭云唐叔应作广叔,非。

《夬之贲》。娶于姜吕,驾迎新妇。少齐在门,夫子欢喜。

详《否》之《涣》。

《夬之剥》。随时草木,灌枝叶起。扶疏条桃,长大盛美,华沃铄舒。

艮为时、为木,坤为草。

草木,宋元本作春草,依汲古。灌枝,宋元本作旧枝,汲古作灌时。今枝依宋元本,灌依汲古,第五句亦有讹字。

《夬之复》。姬姜既欢,二姓为婚。霜降合好,西施在前。

震为姬,伏巽为姜,坤为姓,数二,故曰二姓为婚。 坤为霜,《荀子》:霜降婚嫁冰泮杀止。西施,吴王妃。 阳息至二成兑,为西,故曰在前。

既,汲古作悦,依宋元本。

《夬之无妄》。戴笠独宿,昼不见日。勤苦无伐,长劳悲思。

艮为戴、为笠,巽伏,故曰宿。 巽寡,故独宿。 乾为昼、为日,巽伏,故不见日。 伏坤为劳、为悲思。

苦代,汲古作劳妄,依宋元本。

《夬之大畜》。始加元服,二十系室。新婚既乐,伯季有得。

古者年二十行冠礼,艮为冠,故曰元服。 乾为始,故曰始加。 兑数二,又数十,艮为室,伏巽为绳,故曰二十系室。易系释文云:系,系也,续也。二十系室者,言继续将有室家也,故下曰新婚。或曰古男子三十而娶,然证以孔子伯鱼之年亦不拘也。 震为嫁,故曰婚。为乐、为伯,艮为季。

得,汲古作德,依宋元本。

《夬之颐》。二至灵台,文所止游。云物备具,长乐无忧。

震为冬至,震之反则夏至矣,故曰二至灵台。 艮为台,坤为文,艮止震游,故曰文所止游。 坤为云、为物、为忧,震乐,故不忧。 《左传》:至日登台望云物。

具,宋元本作故,依汲古。文,谓文王,《诗·大雅》:“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又曰“王在灵囿”。

《夬之大过》。久阴霖雨,涂行泥潦。商人休止,市空无宝。

伏坤为阴、为水,互大坎,故曰霖雨。 伏震为大涂,坤为泥潦,震为商人,艮止,故休。 巽为市,坤虚,故曰市空。 震为玉、为宝,震伏,故曰无宝。

伏止,宋元本作休山,依汲古。宝,各本皆作有,依《革》之《睽》校。

《夬之坎》。城坏厌境,数为齐病。侵伐不休,君臣扰乱。上下屈竭,士氏乏财。

互艮为城,坎破,故曰城坏。 艮为境,伏巽为齐,坎为病,上下坎故曰数为齐病。 震为侵伐,正反震故曰不休。 震君艮臣,正反艮震,故曰扰乱、曰上下屈竭。 巽为利,巽伏,故乏财。 震为士也。林意似指吴伐齐事。

乏,宋元本作无,依汲古。

《夬之离》。南国盛茂,黍稷醴酒。可以飨养,乐我嘉友。

通《坎》。 艮为国,离南,故曰南国。 震为盛茂、为黍稷,坎为酒,兑口,故曰飨养。 艮为友,震为乐。

友,依宋元本,汲古作佑。

《夬之咸》。忧在心腹,内崩为疾。祸起萧墙,意如制国。

通《损》。 坤为忧、为心腹、为内、为疾,兑为毁,与坤连体,故曰忧在心腹、内崩为疾。 坤为祸、为墙,震为草莽,故曰萧墙。 坤为心意、为国。意如,鲁三家季平子名也。 《论语》:“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制国言专政。

《夬之恒》。朽根刖树,华叶落去。卒逢大獃,随风僵仆。

巽木下断,故曰朽根,故曰刖树。 兑华,震叶,巽陨,故曰落去。初至四正反巽,故曰獃。獃,回风也。 巽陨落,故僵仆。

大獃,宋元本作火焱,非,依汲古。

《夬之遯》。树表为坛,相与期言。午中不会,宠荣弃废。

《史记·田穰苴传》:“苴与庄贾期旦日日中会,先期至军,立表下漏以待,庄贾日午不至,杀之”。 艮为坛、为时、为言,故曰期言。 艮为日,纳丙,故曰日午。 乾为宠荣,阴消阳故曰宠荣废弃。

荣,宋元本作名,依汲古。期,汲古作笑,非,依宋元本。

《夬之大壮》。四足俱走,奴疲在后。两战不胜,败于东楚。

震卦数四,故曰四足。 艮为奴仆,艮伏,故曰在后。 震为战,兑卦数二,故曰两战。 震为东、为楚,兑毁故败。

两,宋元本作德,非,依汲古。

《夬之晋》。执辔西朝,回还故处。麦秀伤心,叔父有忧。

通《需》。 兑为西,艮手为执、为拘。辔,所以拘拂马,疑艮象也。 坤为麦、为心,艮为叔,乾为父,坤忧。言箕子朝周,遇殷墟,作麦秀之歌,箕子为纣叔父。

西,汲古作在,依宋元本。有,宋本、汲古作无,依元本。

《夬之明夷》。夜长日短,阴为阳贼。万物空枯,藏于北陆。

震为长,坤坎皆为夜,故曰夜长。 离日居坎,故曰短阳,皆在阴下,坎为盗,故曰阴为阳贼,言阴贼阳也。 坤为万物、为空虚,离为枯,坤藏,坎北,故曰藏于北陆。

首句作长夜短日,依汲古。

《夬之家人》。鴒鸠七子,均而不殆。长大成就,弃而合好。

离为鸠,伏震为子,数七,故曰七子。 巽为长大,坎为合。

鴒,各本讹鸣,非。殆,音以,与子韵。鴒鸠,《曹风》篇名,“鴒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夬之睽》。三羊上山,驰至太原。黄龙负舟,遂到夷阳,究其玉囊。

兑为羊,离卦数三,故曰三羊。 伏艮为山,余象未详。

遂,汲古作逐。

《夬之蹇》。

首足易处,头尾颠倒。公为雌妪,乱其蚕织。 此用《夬》象。 乾为首,在下,伏震为足,覆在上,故曰首足易处。 乾为头,在下,伏艮为尾,在上,故曰首尾颠倒。 乾为公,上兑故曰雌妪。 巽为蚕、为织,巽覆,故曰乱其蚕织。

《夬之解》。登高望家,役事未休。王事靡眞,不得逍遥。

详《鼎》之《困》。

《夬之损》。畏昏不行,候旦待明。燎猎受福,老赖其庆。

兑为昧,坤为畏、为昏,震为行,坤为闭,故曰畏昏不行。 艮为明,震为旦,艮止,故曰候旦待明。 震为猎,艮为火,故曰燎猎。 坤为老,震为福庆。太公年八十遇文王田猎,后封于齐,故曰老赖其庆。

《夬之益》。孤独特处,莫依为辅,心劳志苦。

详《益》之《艮》。

《夬之夬》。戴尧扶禹,松乔彭祖。西遇王母,道路夷易,无敢难者。

详《讼》之《家人》。松,汲古作从,非。

《夬之姤》。山石朽破,消崩堕坠。上下离心,君受其祟。

乾为山、为石,下断,故朽破坠堕。 乾为上,巽为下,坤为心,坤伏,故离心。 乾为君,阴消阳,故君受其祟。

堕坠,汲古作坠堕,不协,依宋元本。祟坠皆去声。

《夬之萃》。文母圣子,无疆寿考,为天下主。

坤为文、为母,伏乾为圣,震为子,故曰文母圣子。 艮为寿,坤为天下,伏震为主。

宋元本多人受其福四字,依汲古。

《夬之升》。倔傀无仪,前后相违。言如鳖咳,语不可知。

坤为仪,兑刚卤,故为倔傀。倔傀,倔强貌。 兑见巽伏,故曰前后相违。 震为言、为咳,伏艮为鳖,初至四正反兑,故语不可知。 《诗》:“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

《夬之困》。五龙俱起,强者败走。露我苗稼,年岁大有。

巽卦数五,伏震为龙,故曰五龙。 兑为刚强,兑毁,故曰败走。 巽为苗稼,兑为雨泽,故曰露我苗稼。 伏震为年岁。

败,宋元本作敢,依汲古。

《夬之井》。豦除善疑,难为攻医。骥疲盐车,困于衔箠。

详《艮》之《夬》。 伏艮为遽除,坎为疑,震为骥、为车,兑为卤,故曰盐车。 坎劳故疲困。 兑为衔,震为箠。

豦,宋元本作虎,汲古作雷,依《艮》之《夬》校。攻,宋本、汲古作功,元本作政,政者,攻形之讹,功者,攻音之讹,亦依《艮》之《夬》校。攻,治也。难,汲古作虽,依宋元本。

《夬之革》。江南多蝮,螫我手足。冤烦诘屈,痛彻心腹。

通《蒙》。 坎为江、为螫、为蝮,震为南、为足,艮为手,坎为冤烦、为诘屈、为痛、为心,坤为腹。

我,宋元本作于。

《夬之鼎》。心无所据,射鹿不得。多言少实,语无成事。

通《屯》。 坎为心,震为射、为鹿。 正反震故曰多言,坤虚故少实。

所,汲古作可,依宋元本。无成,宋元本作成无,依汲古。

《夬之震》。君明臣贤,鸣求其友。显德之士,可以履土。

震为君,互艮为臣、为明、为友、为求,震为鸣、为德,艮为显,故曰显德。 震为士、为履,坎为土。

土荣,元作事,依汲古。

《夬之艮》。安上宜官,一日九迁。踰群越等,牧养常山。

详《履》之《节》。

上,汲古作士,群越作越群,均依宋元本。养,宋元作在,依汲古。

《夬之渐》。峻词解谢,除去垢污。惊之成患,婴去酷残。

艮山,故曰峻。峻词,犹严词也。 坎为垢污,伏震为惊,坎为患。

峻,汲古作污,污作活,婴作屡,均依宋元本。去酷,宋元本作氏醳,依汲古。婴盖撄之叚借字。

《夬之归妹》。翁狂妪盲,相牵北行。欲归高邑,迷惑不得。

震为翁、为狂,伏巽为妪,兑半离,故曰妪盲。 伏艮为牵,互坎故北行。 震为行、为归,艮为高邑,坎疑,故曰迷惑不得,言不得高邑也。

《夬之丰》。醉卧道傍,迷旦失明,不全我生。

通《涣》。 巽进退不果,故曰醉。 震为道傍、为旦,艮为明,坎隐,故曰失明。 坎破,故曰不全我生。 震为生。

旦,汲古讹且,全讹合,均依宋元本。

《夬之旅》。北登鬼丘,驾龙东游。王叔御后,文武何忧。

通《节》。 坎为北、为鬼,艮丘,故曰北登鬼丘。 震为龙,位东,故曰驾龙东游。 震王,艮为叔,故曰王叔。王艮善御,故不忧。 离为文,伏震为武。

叔,汲古作母,依宋元本。

《夬之巽》。恬淡无患,游戏道门。与神往来,长乐以安。

巽为伏,故曰恬淡。 坎伏,故无患。 伏震为游戏,艮为道、为门,震为神,巽究成震,故曰与神往来。 震为乐。

往来,汲古作来往。乐,汲古作出,均依宋元本。

《夬之兑》。以缗易丝,抱布自媒。弃礼急情,卒罹忧悔。

详《蒙》之《困》。

忧悔,汲古作悔忧,依宋元本。缗,元本作緍,依宋本、汲古。急情,汲古作怠惰,依宋元本。

《夬之涣》。被服衣冠,游戏道门。以礼相终,身无灾患。

震为衣,艮为冠、为道、为门、为终、为身,坎为灾患,震解故无。

衣,宋元本作大,灾作殃,皆依汲古。

《夬之节》。大麓鱼池,陆为海涯。君子失行,小人相携。

中爻艮为山麓,伏巽为鱼,兑为池,故曰大麓鱼池。 兑为海,艮为陆,艮兑连体,故曰陆为海涯。 艮为君子,艮止,故失行。 震为人,兑小,故曰小人。 艮手为携,正反艮故曰相摧。

大,汲古作天,池作地,依宋元本。

《夬之中孚》。渊泉溢出,为我邑祟。道路不通,孩子心愦。

兑为渊泉,互震出,故曰渊泉溢出。 艮为我、为邑,兑毁,故曰为我邑祟。 震为道路,艮止故不通。 震为孩子,坎为心,卦中虚无心,故曰孩子心愦。集韵:愦,乱也。孩子与箕子音同,易林以震为孩子,是读《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为孩子之明夷也。

我邑,汲古作邑之,依宋元本。愦,元本作贯,依宋本、汲古。

《夬之小过》。十里望烟,散涣四方。形体灭亡,可入深渊,终不见君。

详《豫》之《观》。

方,汲古作分,依宋元本。

《夬之既济》。传言相误,非干径路。鸣鼓逐狼,不知迹处。

详《乾》之《无妄》。

干,毛作好,宋元作姧,依《无妄》校。径,汲古讹经,误作谈,依宋元本。

《夬之未济》。东失大珠,西行弃称。时多不利,使我后起。

多用半象。汉书:终军至关,弃襦于地。注:襦,关验也。按:易既济、汉书皆作繻,繻襦通用。周礼罗氏及弓人前郑注,两引易既作襦,又作繻,是通用也。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