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之第二十八
《大过之乾》。日在北陆,阴蔽阳目。万物空虚,不见长育。
此用《大过》象。乾为日、为寒,故曰日在北陆。大过本末阴,故曰阴蔽阳目。伏坤为万物、为空虚,坤死故不长。
《大过之坤》。鬼泣哭社,悲商无后。甲子昧爽,殷人绝祀。
坤为鬼、为社,《大过》兑为哭泣,坤为伤、为悲。伏震为子,位东故曰甲子。震为晨,兑为昧,故曰昧爽。震为子,殷,子姓。坤杀故曰绝祀。
商,从宋元本,汲古作“鬼伤哭社”。按《墨子·非攻篇》:“至商王纣,妇妖宵出,有鬼宵吟”,又《论衡》云“纣之时,夜郊鬼哭”,又云“纣郊鬼哭”,惟《虞初志》亡,不能得其详耳。
《大过之屯》。涉涂履危,不利有为。安坐垂裳,乃无灾殃。门户自开,君忧不昌。
震为涂、为涉、为履,坎为危,故涉涂履危,险在前,故不利有为,艮止故宜安坐。坤为裳、为灾殃。安坐垂裳,高拱无为,故无灾殃。坤为门户,震为君,坎为忧。
裳,汲古作堂,依宋元本。
《大过之蒙》。阳失其纪,枯木复起。秋华冬实,君不得息。
上阳在上,二阳陷阴中皆不当位,故曰失纪。震为木、为起,坤虚故曰枯木。震为华,艮为实,伏兑为秋,坎为冬,故曰秋华冬实。震为君。
秋华冬实,宋元本作秋叶冬华,依汲古。息,汲古作失,依宋元本。
《大过之需》。大树之子,百条共母。当夏六月,枝叶盛茂。鸾凤以庇,召伯避暑。翩翩偃仰,各得其所。
此用《大过》象。巽为大树,伏震为子,故曰大树之子。巽为条、为母,乾为百,故曰百条共母。兑为月,乾数六,故曰六月。伏坤为文、为鸾凤,巽为枝叶,乾为盛茂,鸾凤居枝叶之中,故曰鸾凤以庇。伏震为召伯,坤为暑,一阳潜坤下,故曰避暑。正反震故曰翩翩偃仰。用遇卦象兼及遇卦伏象,《易林》象学之难窥如此。
凤,宋元本作鸟,翩作偏,各作甚,均依汲古。
《大过之讼》。秉钺执殳,挑战先驱。不从元帅,败破为忧。
《诗》:“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左传》:邲之战,晋军不用命,遂败,言先榖不从元师荀林父命而挑战也。离为戈兵,故曰钺殳。伏震为战、为驱,坎为破败、为忧。
从,汲古讹役,依宋元本。
《大过之师》。启室开关,巡狩释冤。夏台羑里,汤文悦喜。
坎为室,震为启、为开,坤为关,故曰启户开关。震为巡狩、为释,坎为冤,坤为台、为里,夏离故曰夏台,震大涂故曰羑里。羑,亦道路也。震为王,坤为文,故曰汤文。震为喜。
巡狩,宋元本作逃得,非。羑作牖,均依汲古。
《大过之比》。衰来无成,渊溺在倾。狗吠夜惊,家乃不宁。
坤死故衰灭,坤为渊,坎陷故曰溺倾。艮为狗,伏兑为吠,坤为夜,故曰狗吠夜惊。艮为家,坎险故不宁。
成,汲古作几,倾作顷,狗吠作吠狗,均依宋元本。
《大过之小畜》。西邻少女,未有所许。志如委衣,不出房户。
心无所得,傅母何咎。兑为西、为少女,伏坎为志,坤为衣裳,坤柔故曰委衣。未有所许,谓未字人也。志如委衣,言柔顺也。艮为户房,艮止故不出。坎为心,坤为母。全用伏象。
《大过之履》。狗吠夜惊,履鬼头颈。危者弗倾,患者不成。
伏《谦》。艮为狗,震为吠、为惊,坎为夜、为鬼,震在坎上,故曰履鬼头颈。坎为大首,故曰头也。坎为危患,震解,故危患皆免也。
患者,宋元本作患灭,依汲古。
《大过之泰》。当年少寡,独与孤处。鷄鸣犬吠,无敢难者。我生不辰,独婴寒苦。
通《否》。乾为年,巽为寡,艮少故曰少寡。坤亦为寡,故曰独与孤处。巽为鷄,艮为犬,震为鸣吠、为辰、为生,坤丧,故曰不辰。乾为寒,坤为独。
《大过之否》。无道之君,鬼哭其门。命与下国,绝不得食。
乾为君,坤恶,故曰无道。坤为鬼、为门,艮为哭。巽为命,坤为国。兑口为食,兑覆故不得食。《论衡》:“纣之时鬼泣哭社”。
《大过之同人》。乘龙南游,夜过糟邱,脱厄无忧。伏《师》。
震为龙、为南游、为糟、为陵,故为邱。坤为夜,坎为厄,震出故脱厄。
《大过之大有》。马踬车伤,长舌破家。东关二五,晋君出走。
事详《颐》之《临》。
《大过之谦》。瓜葩瓠实,百女同室。醯苦不熟,未有妃合。
艮为果蓏,故曰瓜、曰瓠。震为葩,艮为实、为室,坤为百、为女,故曰百女同室。坎为醯、为合。妃,匹也。醯苦不熟,言或酸或苦,尚未成熟,故未有所遇,犹室女之未有妃合也。
妃,汲古作配,依宋元本。
《大过之豫》。晨风文翰,大举就温。昧过我邑,羿无所得。
震为晨,坤为风晨。风,隼也。艮为隼,震为翰,坤文,曰文翰。《逸周书·王会篇》:“蜀人以文翰,文翰若舦鸡”,而《说文》翰下引《逸周书》曰“大翰若耬雉,一名??风,然则晨风、文翰为一物,不有《说文》焉知《易林》以晨风与文翰连文之故哉。坎为昧,坤为邑、为恶,故曰羿。坤丧故无得。《诗·秦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郁,《齐诗》盖作温,详《小畜》之《革》。
昧,汲古作时,依宋元本。按:《说文》作大翰,大为文之讹。
《大过之随》。瀺瀺浞浞,涂泥至毂。马泞不进,虎啮我足。
兑泽,互大坎故曰瀺浞。瀺,水声。浞,濡也。坎为毂、为泥泞,震为马,艮止故不进。艮为虎,兑口为啮,震为足。
浞,依元本,汲古作促。
《大过之蛊》。胶车驾东,与雨相逢。五楘解堕,顿輈独坐,忧为身祸。
震为车、为东,兑为雨,故曰胶车、故曰与雨相逢,言胶车遇水即解,故五楘解堕也。《诗·秦风》:“五楘梁輈”,《毛传》:“五,五束也,楘,厯录也,言以皮五处束輈上,其文厯录章美也。”巽数五,故曰五楘。巽陨落故曰解堕,艮止故曰顿、曰坐。
五楘解堕,宋元本作故革懈惰,汲古作放革懈惰。顿輈,宋元本作顿轮,汲古作顿禹为身,各本皆作不为,均依《遯》之《益》校改。
《大过之临》。六家作权,公室剖分。阴制其阳,唐叔失明。
晋六卿擅权剖分公室,唐叔,晋始封之君。伏乾数六,艮为家、为室,震为公,兑折故剖分。临阴多阳少,阳又在下,故为阴制。艮为叔、为明,艮伏故失明,言失其明祀也。
《大过之观》。去室离家,来奔大都。火息复明,姬伯以昌,商人失功。
艮为室家,风散故曰去。离坤为大都,伏震故曰来奔大都。艮为火、为明,伏震为姬、为伯、为昌、为商人。
《大过之噬嗑》。牧羊稻园,闻虎喧讙。危惧喘息,终无祸患。
详《否》之《节》。
《大过之贲》。婴儿求乳,母归其子,黄麑悦喜。
详《无妄》之《节》。
汲古多“乃得甘饱”四字,依宋元本删。儿,宋元本作孩,依汲古。
《大过之剥》。廓落失业,跨祸度福,利无所得。
坤虚故曰廓落,坤丧故失业。
《大过之复》。出入无时,忧患为灾。行人失牛,利去不来。老马遗驹,勿与久居。
冬至震出,夏至巽入,震巽相往来,故曰出入无时。坤为灾、为忧患、为牛、为失,震为行人,故曰行人失牛。巽为利,巽伏,故曰利去不来。坤为马、为老,震子为骑,坤上震不,故曰遗驹。震出故不居。
无,元本作不,从宋本、汲古。患,宋元本作祸,遗作少,均依汲古。老,汲古讹若,依宋元本。
《大过之无妄》。风怒漂木,女惑生疾。阳失其服,阴孽为贼。
巽风,震巽皆为木,故曰漂木。巽为女、为进退、为疾病,故曰女惑生疾。《左传·昭元年》:“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乾为阳,卦二至上遯阴销阳,故曰阳失其服。服,职也。巽为贼。
木,宋元本作水,依汲古。惑,汲古作感,服作时,依宋元本。
《大过之大畜》。车马病伤,不利越乡。幽人元亨,去晦就明。
震为车马,兑毁故伤。艮为乡,艮止故不利。艮为幽人,兑乡晦,艮在上故曰元亨、故曰去晦就明。
病,汲古作疾,元亨作无贪,均依宋元本。
《大过之颐》。三奇六耦,各有所主。周南召南,圣人所在。
德义流行,民悦以喜。震数三,伏乾数六,乾奇坤耦,震为主,言阴阳各有所主也。震为周、为召、为南,故曰周南召南。伏乾为圣人,坤为民,震悦喜。
《大过之大过》。典册法书,藏在兰台。虽遭乱溃,独不遇灾。
详《坤》之《大畜》。
在,元本作阁,依汲古。
《大过之坎》。坐争立讼,纷纷詾詾。卒成祸乱,灾及家公。
中爻正反艮震故曰争讼。艮坐震立,艮家震公,坎为祸灾。
詾詾,宋元本作忽忽,非,依汲古。
《大过之离》。凶忧为残,使我不安。从之南国,以除心疾。
兑折故曰心残、曰不安。离为南,伏艮为国,震为从、为之,言从往南国也。坎为心、为疾,坎伏故曰除。
《大过之咸》。爱我婴女,牵衣不与。冀幸高贵,反得贱下。
详《屯》之《未济》。
第二句各本皆作牵引不得,第四句宋元本作反得不兴,汲古作反目下贱,均依《屯》之《未济》校。
《大过之恒》。宜行贾市,所聚必倍。载喜抱子,与利为友。
巽为贾市、为近市利三倍。上震为喜、为子、为车,故曰载喜,伏艮手故曰抱子。巽为利,震巽同声,又互兑故曰友。
聚,汲古作取,依宋元本。友,宋元本作市,依汲古。
《大过之遯》。坐席未温,忧来扣门。踰墙北走,兵交我后,脱于虎口。
艮为坐、为火,风散故未温。巽为忧,乾为门,艮手故曰扣门。艮为墙、为兵戈、为虎,伏震为踰、为走、为脱、为后,兑为口。
《大过之大壮》。赤帝悬车,废职不朝。叔带之灾,居于泛庐。
乾为赤、为帝,震为车,伏巽为系,车在上故曰悬车。伏艮为叔,巽为带,艮为庐。泛,水名,《左传·僖三[当作二]十四年》:“天王出居于郑,来告难,曰:不榖得罪于母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泛。”首二句义未详。
《大过之晋》。子畏于匡,厄困陈蔡。明德不危,竟自免害。
详《师》之《鼎》。
免,宋元本作克,依汲古。
《大过之明夷》。逐雁南飞,马牛疾罢。不见渔池,失利忧危。牢户之冤,脱免无患。
震为雁、为南、为飞,故曰逐雁南飞。震为马,坤为牛,震健坤柔,故马疾牛罢。坎为池,坤为渔,坎隐故不见。坤为户,坎为狱,故曰牢户。坎为忧患,震出故脱免无患。
《大过之家人》。推辇上山,高仰重难。终日至暮,不见阜颠。
此用《大过》伏象。坤为辇,艮为推、为山、为高、为终、为日、为阜颠,坤为暮也。
《大过之睽》。忧不为患,福在堂门,使吾偃安。
坎为忧患,兑悦故不患。伏艮为门堂、为安、为吾。
《大过之蹇》。春桃生华,季女宜家。受福多年,男为邦君。
详《师》之《坤》。
《大过之解》。高山之颠,去地亿千。虽有兵寇,足以自守。
地,元本作俗,依汲古。此仍用《大过》对象颐。颐上艮为高山、为颠,坤为地、为亿千、为师旅,故为兵寇。艮为守。
《大过之损》。过时厯月,役夫顦顇。处子叹室,思我伯叔。
艮时兑月,故日过时厯月。震夫坤役兑折,故役夫顦顇。兑为处子、为口,故为叹息。《东山》诗,妇叹于室是也。艮为室、为叔,震为伯,坤为我、为思,故曰思我伯叔。
《大过之益》。太微复明,说升傅岩,乃称高宗。
艮为星、为明,故曰太微复明。艮为岩,震为说,又为主,故曰高宗。《史记》:“殷武丁求得傅说于传险中,殷道复兴”,《晋书·天文志》:“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坐也”,喻殷道复兴。
元本下有“疾在头颈,和不能生,灭其令名”三句,与上文义戾,宋本无,汲古作一作云云,以三句为另一林辞尚可,均依宋本删。
《大过之夬》。旁多小星,三五在东。早夜晨兴,劳苦无功。
通《剥》。艮为星,艮少故曰小星。《诗·召南》、《毛传》云:“三心星,五噣星”,噣即柳也。以下用《大过》象,大过伏震为早、为晨,坤为夜、为劳苦。
《大过之姤》。东乡烦烦,相与笑言。子般鞭荦,圉人作患。
通《复》。震为东、为笑言。巽为鞭,坤牛故曰鞭荦。荦,驳牛也。坤为圉,震为人,故曰圉人。《周礼·夏官》:“圉人掌牧马刍秣之事”。坤为患,《左传·庄三十二年》:“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圉人荦自墙外与之戏,子般怒,使鞭之,后圉人荦贼子般于党氏”。
荦,汲古讹革,依宋元本。
《大过之萃》。鼻移在头,枯苇复生。下朽上荣,家乃不宁,其舍不成。
艮为鼻,又为头,在一处故曰鼻移在头。伏震为苇、为生,巽下断故曰下朽。兑为华,在上故曰上荣。艮为家舍,巽陨故不宁、不成。
《大过之升》。虾蟆群聚,从天请雨。云雷集聚,应时辄与,得其愿所。
巽为虾蟆,坤为群聚。伏乾为天,兑为雨,坤为云,震为雷。元本注云:《续汉书·礼仪志》:“春旱求雨,取虾蟆置社中”。
与,宋元本作下,依汲古。愿所,汲古作所愿,依宋元本。
《大过之困》。大步上车,南到喜家。送我貂裘,与福载来。
伏震故曰步、曰车、曰南、曰喜。艮为家、为貂,震为裘、为福。全用伏象。
《大过之井》。贼仁伤德,天怒不福。斩刈宗社,失其土宇。
通《噬嗑》。坎为贼、震为仁、为怒、为福,坎破故不福。艮为天、为宗社、为土宇。艮为刀兵,故曰斩刈。
上宇,宋元本作宇守,依汲古。
《大过之革》。从猬见虎,虽危不殆,终已无咎。
《史记·龟策传》注:“猬能伏虎”,故不危殆。乾为虎,伏坎为猬、为危殆。
无咎,汲古作不处,从宋元本。殆,音以。
《大过之鼎》。履素行德,卒蒙佑福。与尧佑食,君子有息。
通《屯》。震为履、为白,故曰履素。震为福佑、为帝,故曰尧。兑为口,故曰食。艮为君子。
素行,汲古作行素,依宋元本。
《大过之震》。利在北陆,寒苦难得。忧危之患,福为道门。商叔生存。
坎为北陆、为寒,震生于子,故曰利在北陆。坎为危,震为福,艮为道、为门、为叔。震为商、为生,故曰商叔生存。
《大过之艮》。四蹇六盲,足痛难行。终日至暮,不离其乡。
坎为蹇,震卦数四,故曰四蹇。互大离为盲,坎数六,故曰六盲。震为足、为行,坎痛故难行。艮为终日、为乡,坎为暮,坎陷艮止,故不离其乡。
乡,与行韵,依宋元本,汲古作邻。按:震为邻,三至上正反震,故曰不离其邻。邻、行,古亦协。
《大过之渐》。台骀昧子,明知地理。障泽宣流,对居河涘。
艮为台,坎为昧,《左传·昭元年》:“昔金天氏有子曰昧,为玄冥,是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帝用嘉之,封诸汾水”,台骀昧子,言昧子台骀能治水障泽。宣,流也。坎为泽,艮止为障,坎为流、为河也。
流,汲古讹德,依宋元。居、涘,宋元本作君、作水,依汲古。
《大过之归妹》。蓄水待时,以备火灾。柱车绊马,郊行出旅,可以无咎。
通《渐》。坎水艮止,故曰蓄。艮为时、为待,故蓄水待时。互离为火,艮亦为火,故曰火灾。震为车马,坎陷故曰柱、曰绊。
待,宋元本作得,非,依汲古。
《大过之丰》。岁暮花落,君衰于德。荣宠陨坠,阴夺其室。
互兑为秋,故曰岁暮。兑为华,巽陨落故曰花落。震为君、为荣宠,巽为陨坠。
第三句宋本作劳宠损坠,元本作劳宠损堕,今依汲古。夺,汲古作弃。兹依宋元本。
《大过之旅》。夏败蔡悲,千里为市。黄落潱郁,利得无有。
未详。败、落,宋元本作贩、作叶。
《大过之巽》。仲春巡狩,东见群后。昭德允明,不失其所。
震为春、为巡狩,坎为仲,故曰仲春巡狩。震为东、为后,重震故曰群后。震为昭明。全用伏象。《虞书》:“岁二月,东巡狩,至于贷宗,肆觐东后”。
《大过之兑》。挒絜堁堁,缔结难解。嫫母衒嫁,媒不得坐,自为身祸。
详《坤》之《晋》、《比》之《大有》。
《大过之涣》。鸟鸣庭中,以戒凶灾。重门击柝,备忧暴客。
艮为鸟,震为鸣,艮为庭,故曰鸟鸣庭中。坎为灾,《左传·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庙曰譆譆出出,未几果灾”。艮为门,正反艮故曰重门。震为鸣、为柝,艮手为击。震为客,震躁而武故曰暴客。坎为忧。
鸣,汲古作噜,庭作夜,兹依宋元本。
《大过之节》。朝霁暮露,瀐我衣襦,道无行牛。
震为朝,坎为暮、为露,震为衣襦,瀐,濡也。艮为道、为牛,坎伏故无。
露,宋元本作霞,依汲古。瀐,汲古作纎,襦作濡,依宋元本。第三句依汲古,宋元本作退无得牛。
《大过之中孚》。抱璞怀玉,与桀相触。诎坐不申,道无良人。
震为玉,上艮为怀抱,兑刚卤,故曰桀,正反兑故曰相触。艮为坐,巽伏故曰诎坐、曰不申。诎,屈也,折也。申,舒也。震为道、为人,艮为良,巽伏故曰无良人。
申,宋元本讹中,从汲古。
《大过之小过》。两心相悦,共其茅藘。夙夜在公,不离房中,得君子意。
巽为心,正反巽故曰两心。兑为悦,正反兑故曰相悦。互巽为茅茹,故曰茅藘。艮手为共,故曰共其茅藘。按:《郑风》:“东门之坛,茹藘在阪”,《传》:“茹藘,茅蒷也,疏,蒨也,可染赤色”,又云“出其东门,缟衣茹藘,聊可与娱”,笺:茹藘,茅蒷染巾也。聊可与娱者,且可留与我为乐,兹云两心相悦,正《诗》所谓聊可与娱也,云共其茅藘,正笺所谓留与我为乐也。茹与茅义通,然林读为茅藘,是齐诗与毛异读也。夙,早也。震为旦,坎为夜,艮为房、为君子。
茅藘,宋本作柔筋,汲古作茀??,依元本,藘与下意韵,又与首句意合,此明用东门诗意。刘毓崧以柔筋茀??不合,云宜作薇蕨,岂知薇蕨与相悦何涉,且与下意韵不协,而丁宴等仍采之。古书之难校若是。
《大过之既济》。载馈如田,破鉯失餐。苗秽不辟,独饥于年。
餐,依汲古,宋元本作食。秽,依宋元本,汲古作稼。
《大过之未济》。甘露醴泉,太平机关。仁德咸应,岁乐民安。
咸,汲古作感,依宋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