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水天需展开↓
××
初九
九二
九三
六四
九五
上六
爻辞: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注解:-
⇧ 承:阳承阳
⇩ 乘:-
⇅ 比:-
⏎ 应:初爻与四爻有应。阳刚而滞于二爻、三爻
⊙ 位:阳居阳位(当位),初难知
展开全部↓
水天需

需之第五

《需之乾》。火灭复息,君明其德。仁人可遇,身受利福。

此用《需》象。中爻离火,上临坎水,故火灭。然《革》彖曰水火相息,故曰火灭复息。乾为君、为德、为仁人。离为明,伏坤为身。

福,汲古作禄,依宋元本。

《需之坤》。温山松柏,常茂不落。鸾凤所庇,得其欢乐。

此仍用《需》象。乾为山,离为火,故曰温山。坎为木、为坚,故曰松柏、故曰不落。离为文章,故曰鸾凤。互兑为悦,故欢乐。

《需之屯》。西诛不服,恃强负力。倍道超敌,师徒败覆。

坎位西,坤杀,故曰西诛。艮为负、为坚,故曰恃强负力。艮为道,震为大涂,故曰倍道。震为超,正反艮震,故曰敌。坤为师徒、为丧,故败覆。丁晏云:“《史记》:“项梁西击秦,屡败之,有骄色,后败死定陶”,林辞似用其事。

西,汲古作四,服作复,均非,从宋元本。

坎西之证。

《需之蒙》。三涂五岳,阳城太室。神明所伏,独无兵革。

丁云:《左传·昭四年》“四岳三涂,阳城太室,九州之险”,注:皆山名。正反艮,故山多,震为神明,坎为伏,艮为兵刃、为肤革,坤虚,故无。

所伏,从宋元本,汲古作之保。

《需之需》。久旱三年,草木不生。粢盛空乏,无以供灵。

通《晋》。离火艮火,故曰久旱。离数三,坤为年,故曰三年。震为生、为草木,震覆,故不生。震为粢、为簠簋,故为盛。坤虚故空乏。

《需之讼》。三牛生狗,以戌为母。荆夷上侵,姬伯出走。

详《坤》之“震”。三牛,从汲古本,宋元本作二牛。离牛坤牛,数二,故曰二牛。象亦合。

《需之师》。凫游江海,没行千里。以为死亡,复见空桑。长生乐乡。

震为凫、为游行,坤为江海、为没、为千里、为死亡。二上体复震为桑,坤虚,故曰复见空桑。震为生、为乐,坤为乡,《吕氏春秋》:“伊尹生空桑。”

没、桑、长生乐乡,均依汲古,宋元本作役、作素、作长主凶忧。

《需之比》。太乙驾骝,从天上求。徵召叔季,封为鲁侯。

无有凶忧。坤乙艮星,故曰太乙。坤为马,五居坤上,故曰驾骝。艮为天、为求、为叔季,伏兑为徵召、为鲁。坎为合、为封,坤为凶坎、为忧,坤虚故无。

求,宋本、汲古作来,召讹君,依元本。

《需之小畜》。紝绩独处,寡处无夫。阴阳失志,为人仆使。

巽为紝绩、为独、为寡,震为夫,震伏,故无夫。伏坎为志,坤为失,艮为仆使。

志,从汲古,宋元本作忌。

《需之履》。兵征大宛,北出玉门,与胡寇战。平城道西,七日绝粮,身几不全。

通《谦》。与《屯》同象,解见《屯》林。

《需之泰》。楚灵暴虐,罢极民力。祸起乾溪,弃疾作毒。扶伏奔逃,死申亥室。

震为木、为楚,楚,丛木也,为神、为灵、为暴。坤为害、为虐,坤役万物故罢极。坤为民、为祸,兑为溪,下乾,故曰乾溪。坤为疾、为毒。弃疾,灵王弟。艮为扶、为伏,扶伏,匍匐也,言匍匐而逃也。震为奔逃,坤死。坤后天位申,消息卦居亥,故死申亥。伏艮为室。

极,从宋元本,汲古作及,非。伏,从元本,宋本、汲古作仗,非。死申亥室,宋本、汲古作“身死亥室”,非,依元本。申亥者,楚臣。《左传·昭十三年》:“楚灵王暴虐,师溃于乾溪,王遂缢于芈尹申亥氏”,申亥,芈尹无宇之子也。妄者臆改申为身耳。

《需之否》。雌单独居,归其本巢。毛羽憔悴,志如死灰。

坤为雌、为寡,艮为居、为巢,伏震为归,故曰归其本巢。巽为寡髪,故毛羽憔悴。坤为死、为志,灰,盖艮象。

《需之同人》。两矛相刺,勇力钧敌。交绥结和,不破不缺。

兑为斧、为矛,下离两兑相对,故曰两矛相刺。乾健,故曰勇。伏坎为和,巽为退。交绥,退军名,见《左传》文十二年交绥注。坎为破、为缺,坎伏故否。

汲古绥讹援,依宋元本。

《需之大有》。乘船济渡,载水逢火。赖幸免祸,蒙我生全。

通《比》。坤虚为船,坎为水,坤为载,故曰载水。互艮为火,故曰逢火。坤为祸,乾为幸,坤为我,乾为生。

幸,从宋本,汲古作行。

《需之谦》。丧宠益尤,政倾家覆。我宗失国,秦灭周室。

艮为宠,坤为丧、为尤、为政,艮为家,坎陷,故倾覆。震为宗,坤为我、为国、为失,坎位西,故曰秦。震为周,艮室坤丧,故灭。

益,宋元本作溢,依汲古。

《需之豫》。冬无藏冰,春阳不通。阴流为贼,国被其殃。

坎为冬、为冰,坤为藏,在下故不藏。震为春阳,坎陷,故不通。坤为阴,坎为贼,坤为国、为殃。

阳,从宋本,汲古作江,非。

《需之随》。田鼠野鸡,意常欲逃。拘制笼槛,不得动摇。

艮为鼠,巽为鸡,艮为田野,故曰田鼠野鸡。震为逃,艮为笼槛、为拘,故不得动摇。

常,从宋本,汲古及俗本皆误当。

《需之蛊》。佩玉檊兮,无所系之。旨酒一盛,莫与笑语。孤寡独特,常愁忧苦。

互震为玉、为华、为檊,艮为佩,巽为系,兑决,故无系。互大坎为酒,震为盛,坎数一,故曰一盛。震为笑语,巽寡,故无与。艮阳在上,故孤,巽寡震阳在下为独,兑为特,大坎为忧愁。凡六子《易林》皆有鳏寡孤独象。

檊,从宋本,汲古作藻,非。《左传·哀十三年》:“佩玉檊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林所本也。

《需之临》。没游源口,求鲛为宝。家危自惧,复出生道。

兑为源、为口,坤为水,震为游,故曰没游源口。坤为鱼、为鲛,震为玉、为宝,伏艮为求,故曰求鲛为宝。《述异记》:“鲛人居水中如鱼,不废机织,眼泣成珠”,故曰求鲛为宝。艮为家,艮覆,故家危。二至上体复震为出、为生、为道,故曰复出生道。

宝,从宋本,汲古作室,非。宝与道韵。

《需之观》。河水孔穴,坏败我室。水深无岸,鱼鳖倾倒。坤为河水,

艮为孔穴,巽为败坏,艮为室,坤为我,重坤,故曰水深。艮为岸,巽敝,故无岸。艮为鳖,坤为鱼,巽漏,故倾倒。

《需之噬嗑》。教羊牧兔,使鱼捕鼠。任非其人,费日无功。

伏兑为羊,巽为鱼,震为兔,艮为鼠,巽为命,故曰教、曰使。艮手为牧、为捕,震为人,上离为日,坎失,故失任、故无功。

捕鼠,从宋本,元本作相捕,非。人,古音仍,与功韵。语本《淮南子·主术训》。

《需之贲》。升户入室,就温燠食。冰冻北陆,不能相贼。

艮为户、为室,震为升,伏巽为入,故曰升户入室。离火为温,震为缶,在离上有若燠食,坎为食也。坎为冰、为冻、为北陆、为贼,震乐,故不贼。

燠,从宋元本,汲古等本作煖,非。冰,依宋本,元本作水。

《需之剥》。孤竹之墟,老妇亡夫。伤于蒺藜,不见少妻。东郭棠姜,武氏破亡。

坤为寡,坤虚,故为竹,坤为墟,故曰孤竹之墟。伏兑为老妇,震为夫,震覆坤丧,故曰亡夫。三四句用《遇》卦“需”象。坎为蒺藜,兑为少妻,坎伏,故不见,艮为城郭,震为武,震覆,故武氏破亡。武子者,崔杼,娶东郭偃之姊、棠公之妻,棠公死,武子吊,见棠姜而美之,遂娶之。事见《左传·襄二十五年》。

老,汲古作失,《大过》以兑为老妇,故《易林》本之,遇兑即言老妇,此于经义所关至钜,后人不知老妇指兑,于是说《大过》而误,《易林》老妇亦不知所谓。

《需之复》。凶忧灾殃,日益明彰。福不可厘,三却夷伤。

坤为凶忧灾殃。震为明彰。坤祸,故无福。厘,予也。《诗·大雅》:“厘尔士女”是也。震数三,三却,却鍂、却厘、却至。伏巽为隙,坤丧故夷。

忧,汲古作祸,晋杀三却在成七年。

《需之无妄》。载璧秉珪,请命于河。周公作誓,冲人瘳愈。

震为璧、为珪、为载,艮手为秉,故曰载璧秉珪。巽为命,震为请,上乾为河,故请命于河。震为周、为作、为誓、为冲人、为乐,故瘳愈。《史记·鲁世家》:“成王病,周公为自揵其蚤沈之河,成王病果愈”,冲人,成王也。

作誓,从宋元本,汲古作克敏。按:《金縢》作植璧秉圭,后有此林亦作植璧,然各本皆作载,故依之。

《需之大畜》。鸟飞鹊举,照临东海。尨降庭坚,为陶叔后。封圻英六,履福绥厚。

艮为鸟鹊,震为飞举。乾为海,纳甲,故曰东海。震多毛,尨,多毛犬也。艮为庭、为坚,艮为火、为陶,故曰陶叔。震为后、为英,乾数六,艮为封圻,故曰封圻英六。庭坚,舦陶字,言舦陶之后封在英、六二国也,见《史记·陈世家》,又《左传》文五年,楚人灭六、灭蓼。臧文仲曰“舦陶庭坚不祀,忽诸”,又《楚世家》“成王二十六年灭英”,张守节疑英即蓼,非。据《杞世家》,英亦舦陶后。

封圻,从宋元本,汲古作圭祈,非。六,汲古等本皆作雄,惟宋元本作六。飞,依汲古,宋元皆作升。

《需之颐》。危坐至暮,请求不得。膏泽不降,政戾民忒。

艮为坐,坤暮。艮为请求,坤虚,故不得。上伏兑为膏泽,艮止故不降。坤为政、为民,坤凶,故曰戾、曰忒。

忒,汲古作惑,依宋元本。

《需之大过》。宜昌娶妇,东家歌舞。宴乐有绪,长安嘉喜。

通《颐》。巽为妇,震为娶、为东、为歌舞,艮为家,故曰东家歌舞。巽为绪,震为嘉乐。

安,宋元本作乐,依汲古。

《需之坎》。凿井求玉,非卞氏宝。名困身辱,劳无所得。

艮手为凿、为求,坎为井,震为玉、为宝,艮为身名,坎为困,楚卞和玉最良,然求之于井非其地。坎为劳、为失,故无得。

《需之离》。鹄思其雄,欲随凤东。顺理羽翼,出次须日。中留北邑,复反其室。

通《坎》。震为鹄、为东,离文为凤,震为羽翼,艮手为理,互巽,故曰顺理。震为出,艮为次,离为日,艮止,故须日。艮为邑,坎北,故曰北邑,艮止故留。震为复,坎室。

出次须日,中留北邑。从宋元本,汲古作“出次日中,须留北邑”,非。因翼日室为韵,妄人盲改,韵不协矣。

《需之咸》。早霜晚雪,伤害禾麦。损功弃力,饥无所食。

乾为冰、为霜雪,巽为禾麦,兑为伤、为害、为损弃,乾为功,兑为食,伏坤为饥,故无所食。

《需之恒》。蝙●生子,深目黑丑。虽饰相就,众人莫取。

蝠●,即蝙蝠。《尔雅》注:“齐人谓之蝙●”。巽为虫,震为生、为子,伏大离,故曰深目。伏坤为黑、为丑、为文饰、为众,震为人,艮手为取,艮覆,故莫取。

蝙●,从元本,宋本作蝙螺,汲古及常本作蝠螺,皆非。

《需之遯》。去如飞鸿,避凶直东。遂得全脱,与福相逢。

艮阳在上为飞,艮为鸟,故为鸿,巽伏,故曰避凶。伏震为东、为脱,乾为福。

直,宋本作且,依元本。

《需之大壮》。婚姻合配,同枕共牢。以降休嘉,子孙封侯。

此合对象。言震巽为婚姻、为合配。艮木为枕,震为盆、为牢,《史记·平准书》“官与牢盆”,乐彦云:“牢乃盆名”,《礼记·昏义》:“共牢而食”注,共牢者,共食一牲也。此则以震盆为象,震为休嘉、为子,兑为孙,震为诸侯。

《需之晋》。咸阳辰己,长安戌亥。邱陵生止,非鱼?市。

不可避阻,终无悔咎。伏乾为阳。消息卦乾居辰己,坤为安,消息卦居戌亥,互艮为邱陵、为止,坤为鱼?,言邱陵之地非鱼市也。坎为阻。

避,依汲古,宋元本作辞。

《需之明夷》。螟虫为贼,害我五谷。簟笥空虚,家无所食。

伏巽为螟。螟,食苗心虫。坎为贼,坤为害,互震为谷,坤数五,故曰五谷。震为簟笥,坤为空虚,故无所食。

笥,依汲古,宋元本作食。

《需之家人》。蒙恩拜德,东归吾国。慷慨宴笑,欢乐有福。

象多未详。只东归及宴笑欢乐知用伏象。

蒙,依汲古,宋元本作谋。

《需之睽》。齰贝赎狸,不听我辞。系于虎须,牵不得求。

伏《蹇》。艮为齰,离为贝,艮为狸,震为辞,震覆,故不听。坎为听也。艮为虎、为须、为牵,艮止,故不来。

《需之蹇》。比目附翼,欢乐相得。行止集周,终不离忒。

伏重离故曰比目。兑悦为欢乐,艮为止。

集周,依宋元本,《诗》:“集于道周”是也。汲古作同。

《需之解》。一指食肉,口无所得。染其鼎鼐,舌馋于腹。

坎为肉,数一,故曰一指食肉。一,或为以之讹字,不敢定也。震为口,在外,故无得。震为鼎鼐,故染指于鼎鼐也。离为腹。此仍用子公染指于鼎事,详《蒙》之“萃”。

一,应作以。

《需之损》。曳纶江湖,钓挂鲂鲤。王孙利得,以享仲友。

通《咸》。巽为纶,艮手为曳。坤为江湖,故曰曳纶江湖。艮为钓、为挂,坤为鱼,震为王,艮为孙,故曰王孙。巽为利,兑为友,伏大坎为仲。

江湖,从元本,宋作江海,汲古作汀洲。王孙利得,汲古作“公孙得利”,依宋元本。

《需之益》。商纣牧野,颠败所在。赋敛重数,黎元愁苦。

坤为恶,故曰商纣。坤为野、为养、为牧,故曰牧野。坤丧,故颠败,坤为藏,故为赋敛。坤为重,故曰重数。坤为民、为黑,又艮黔震苍,故曰黎元。伏大坎为愁苦。

《需之夬》。北辰紫宫,衣冠立中。含和建德,常受天福。

通《剥》。艮为星,坤北,故曰北辰。艮为宫、为冠,乾为衣,兑为和,乾为天、为福。

立中,依宋本,毛本、元作中立。

《需之姤》。轻战尚勇,不知兵权。为敌所制,从师北奔。

通《复》。震为勇、为战,坤为兵,巽为权,坤迷,故不知兵权。震为征、为奔,坤为师、为北,故曰从师北奔。

从,依宋元本,汲古作征。

《需之萃》。大口宣唇,神使伸言。黄龙景星,出应德门。兴福上堂,天下安昌。

兑为口、为唇,巽白为宣,伏震为神、为伸。兑为言,伏震为黄、为龙。艮为星、为明,故曰景星。艮为门堂。

唇,从宋元本,汲古作舌。伸,宋元本作仲,依汲古。兴、堂,从汲古,宋元本作与、作天,非。

《需之升》。凶子祸孙,仗剑出门。凶讼讙嚣,惊骇我家。

坤为凶祸,震为子孙,伏艮为匕、为剑。坤为门户,震出,故曰出门。初至四正反两兑口相背,故曰凶讼讙嚣。震为惊骇,坤为我,艮为家,艮反,故惊骇我家。

仗,依元本,宋毛作把。

《需之困》。祝伯善言,能事鬼神。辞祈万岁,使君延年。

三至上正反兑口,故善言,易所谓尚口也,故曰祝伯。祝史以口舌为用。伏震为伯,坎为鬼,伏震为神、为辞、为岁年、为万、为君,辞犹拜表拜书。

辞祈,从宋元本,汲古本、局本作拜辞,非。

《需之井》。珪璧琮璋,执贽见王。百里甯戚,应聘齐秦。

伏震为玉、为王,伏艮为手、为执,震为百里,坎为忧戚。巽为齐,兑为秦,百里奚用于秦穆、甯戚以饭牛歌干齐桓也。

《需之革》。昧旦乘车,履危蹈沟。亡失裙襦,摧折两轴。

通《蒙》。震为昧旦、为乘、为车、为履、为蹈,坎险为沟渎,震上坎下,故履危蹈沟。坤为亡失,震为裙襦,坎折坤,坤数二,故曰两轴。坤为轴也。

震为襦证。

《需之鼎》。胶着木连,不出牛栏。斯飨羔羊,家室相安。

通《屯》。坎为胶,震艮坎皆为木,故曰木连。又屯初至五正反两震相合,亦有木连象。震为出,坤为牛,艮为栏,艮止,故不出。本卦兑为羔羊、为食,故曰飨。艮为家室、为安。

木连,从宋本,汲古及常本皆讹未通,将卦象妙用全失。

《需之震》。卷领遯世,仁德不舍。三圣攸同,周国茂兴。

艮为领,坎伏,故曰卷领、曰遁世。震为仁德,艮止,故不舍,舍,发也。坎为圣,震数三,故曰三圣。艮为国,震为周、为兴,故曰周国茂兴。

领,依宋元本,汲古作舌。国,依元本,宋、汲古作家。

《需之艮》。黍稷苗稻,垂秀方造。中旱不雨,伤风枯槁。

互震为禾苗、为秀、为造,造,作也。坎为中、为雨,艮火故旱、故不雨。伏巽为风,离为枯槁。

苗稻,从宋本,汲古作禾稼,韵不协,非。

《需之渐》。冠带南游,与福喜逢。期于嘉贞,拜为公卿。

艮冠巽带,离南。伏震为福,喜为嘉贞者,卜问。《周礼》:“天府秀冬陈玉以贞来岁之美恶”是也。艮手为拜,艮为官,故为公卿。

贞,汲古作徵,依宋本。

《需之归妹》。一巢九子,同公共母。柔顺利贞,出入不殆,福禄所在。

离为巢,坎数一,故曰一巢。震为子,数九,故曰九子。震为公,伏巽为母,故曰同公共母。震出巽入,震为勇往,故不殆,震又为福禄也。

《需之丰》。韩氏长女,嫁于东海。宜家宜主,柔顺以居,利得过倍。

《说文》:“韩,干也”,故震为韩、为长,兑为女,故曰长女。震为嫁、为东,兑为海,震为主,伏艮为家。巽为顺、为利,二四正反巽,故曰倍。

三四两句从宋元本,汲古作“多貌美好,宜家福寿”。过,汲古作十,亦依宋元本。

《需之旅》。因祸受福,喜盈我室,所愿必得。

通《节》。坎为祸,震为福喜,艮为室。

汲古多“先人后己”四字,在第三句,此从宋本。

《需之巽》。晋平有疾,迎医秦国。病乃大秘,分为两竖。逃匿肓上,伏于膏下,和不能愈。

通《震》为晋,坎平坎疾,故曰晋平有疾。医醷同字,酒也。坎为酒,故借用以与象合。坎西故曰秦。艮为国也。坎为病、为隐伏,故曰病乃大秘。互艮为僮仆,故曰竖,正反艮故曰两竖。坎为心、为膏肓,成十年杜注:“肓,鬲也,心下曰膏”。坎又为逃匿、为和,坎疾,故不愈。《左传·成十年》:“晋景公疾,求医于秦,秦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逃匿肓上、伏于膏下,宋元本作“逃匿膏肓”,虽简捷似不如汲古文势足,且韵协,故从汲古。

《需之兑》。牡飞门启,患忧大解。修福行善,不为身祸。

牡门,牡也。兑牡在艮,艮伏不见,故曰飞。艮为门,震为启,故曰牡飞门启。艮中爻坎为忧患,震为解、为福,艮为身,坎为祸,震乐,故不为身祸。《汉书·五行志》:“成帝元延元年,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或谓此事为焦氏所不及见。岂知京房死于元帝时,真不及见此事者,而房有厥妖、门牡自亡之占,可见此事古已有之,不始于成帝时。

牡,依汲古,宋元本皆作杜,非。

《需之涣》。追亡逐北,至山而得。稚叔相呼,反其室庐。

互震为追逐,艮止故至山而得。艮为叔,中爻正反震,故曰相呼。震为反,艮为室庐。

山,汲古作止,非。又汲古二三句倒置,亦非,依宋元本。

《需之节》。鸟鸣葭端,一呼三颠。动摇东西,危栗不安,疾病无患。

震为苇、为葭、为鸣,艮鸟在上,故曰葭端。坎数一,震数三,震为呼、为颠、为动摇,震东兑西,坎为栗、为疾病、为患,震乐,故无。

《需之中孚》。龙化为虎,泰山之阳。众多从者,莫敢敉藏。

震为龙,艮为虎,震反为艮,故龙化为虎。艮山震东,故曰泰山。艮纳丙,丙南,故曰为阳。震为从,正覆震,故曰众。坎为藏,坎伏,故莫藏。

敉,从元本,抚也、爱也,宋本、汲古作救,义浅。

《需之小过》。獃风阻越,车驰揭揭。弃古追思,失其和节,忧心惙惙。

巽风,艮火炎上,故曰獃风。《尔雅》:“扶摇谓之獃”注:暴风从下上。又《月令》:“獃风暴雨总至。”注:回风为獃。中爻正反巽,故曰獃风。越,散也、坠也,阻越,犹踰越也。《易林》用一字能含数卦象,此等虽《易》亦少也。震为越、为车、为驰。揭揭,驰貌。震为追,坎为思,坎为和、为失、为忧、为心,《诗·桧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思,周道也。弃古追思者,言古周道灭绝,今追思之,正诗意也,或作弃名则违诗意矣。

獃,从宋元本,汲古作焱,獃,音标。焱,音艳,《说文》:“火华也”。阻越,各本皆讹忽起,古讹名,均依涣之乾宋本校。

《需之既济》。游居石门,禄安身全。受福西邻,归饮玉泉。

此用《需》象。乾为石、为门、为行,故曰游居石门。乾为福、为禄、为玉,坎为西邻,兑口,故曰饮。石门,地名。《论语》:“子路宿于石门。”

《需之未济》。登高上山,见王自言。申理我谗,得职蒙恩。

震为登,艮为高、为山,震为王、为言、为申,坎离皆上下兑口相背,故曰谗。艮为官,故曰得职。多用半象,《易林》于既、未济通例也。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