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巽」之为卦,二阳在上,一阴在下,惟以「巽」顺承物,自处卑下,然后能尽「巽」之道。一于柔顺,则妾妇耳,故得「小亨」而已。欲其道大通于天下,盖有逆人之所顺、强人之所劣者。然挟柔「巽」以游世,无往而不利。圣人又恶夫以非道而合,则近于邪佞。虽利有所往,而利见者惟大人为可。大人谓在上之二刚也。柔能顺乎刚,故「小」者「亨」。小亨谓一阴也。虽然,「巽」之道岂止于小者而已?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巽」而重之,所以申复其号令也。上下皆「巽」,故有重复之义,亦在上者能「巽」以与下,在下者能「巽」以承上也。刚或失之高亢,柔或失之卑佞。阳刚而得中正,二五是也。九二之刚,而初六顺之,此在上者能「巽」以逮下,故其志得行也。阴柔而能承刚,初四是也。九五之刚,而四顺之,此在下者得所附托,故其道不终否也。二与五赖初四而后得志,初与四必待二五而后小亨。此又刚柔相因,上下相随之义。巽入之道,无往而不利,故「利有攸往」也。虽「利有攸往」,又恶不由其道,故「利见大人」也。能以卑巽上承乎中正之大人,此「巽」之至善也。巽之六爻,四阳而二阴,则君子固已胜矣。阴又在下,无能为也。此画卦之深意也。自古君子众而小人寡,非徒君子之道胜,小人亦因以为用矣。宇文士及、封德彝之在唐,上有一太宗,下有房、杜、王、魏之徒,故无能为也。不然,其佞何所不至哉?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天之有风,如国之有号令,必相继而至,乃能振动万物。风至柔弱也,而善入物。君子体此象柔巽之道,申复其命,至再至三,虽顽犷难化者,无不说随矣。无非事者,命令之出,必有事也。盘庚迁都之事,武王伐商之事,凡兴大功,役大众,非以巽言申复其命,则播告之修,岂能晓然不匿厥旨哉?故申命然后可以行事也。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六以阴柔处于巽初,为二刚所乘,而上无应援,欲进则不敢,欲退则不能,怀疑首鼠,莫之为计。若能以刚决自任,而以正道行之,则其疑可释而其志定矣。武人者,刚决之象。刚决或失之暴,故所利在贞也。治者,蚤正素定而临事不惑也。故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巽在床下」,宜众人之所鄙贱也。众人所贱,其可交于神明乎?如此,则人不可欺,而鬼神可欺也。盖二为阴爻,九以阳刚寓之,此阳刚之君子,自退托于卑贱,能以卑逊自处,出于诚意,而非伪为,故不祈于人知,而幽闲之中,鬼神知之也。世之阴柔小人,自托于尊显之上,足以欺愚惑众,而幽闲之中,鬼神得而诛之矣。然则九二「巽在床下」,虽过于卑巽,人或恶之,而其中心诚实,或可以交神明也。祝史巫觋,皆所以通其诚意。人能志诚恭巽,心非邪謟,通吾诚意者,纷然而众,虽豚鱼可及,水火可蹈,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床者,人之所安也。巽而大过,入于床下,反失其所安,然终𫉬吉且无咎者,人可欺而鬼神不可欺也。故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巽在床下」,疑于失中,而象言「得中」者,位在九二,处巽之中,阳刚得中,是其中心诚实之象。𫉬福之多,理在不疑。周公以上公之贵,叔父之尊,事幼冲之主,则尽恭顺之道;礼天下之士,则躬吐握之勤。观金縢册祝之辞,欲以身代武王之死,卒至得请于三王,则中心诚实而𫉬史巫纷若之吉者,周公其人也。鬼神之事,圣人固难言之,惟于易多称「鬼神」,与天地人不少异,何也?盖易之为书,所以微显阐幽,决断天下之疑惑,其神明之用与蓍龟等。然则非知命之君子,曷足以语此哉?
九三:频巽,吝。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九三以刚明之才,体「巽」而处下卦之上,又居得其位,可以进而有为矣。今「巽」穷而复遇「巽」,「频巽」也。「巽」以行权可也,岂可数乎?而与四密比,阨于阴柔,不得展尽其才,卒之志气穷索,鄙吝之甚也。故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六四:悔亡,田𫉬三品。
象曰:「田𫉬三品」,有功也。
易之称「悔亡」,皆本有悔,以处得其道,故其「悔」可「亡」。六四下无应援,以阴柔独处而有乘刚之过,宜有悔也。而处上下重刚之间,承上临下,一以柔顺,处「巽」之善,莫如此爻,故「悔亡」而反有𫉬也。譬之田猎,虽尽力乎驱驰,而所𫉬则归于君,而非私己也。「三品」,谓乾豆、宾客之奉,充君之庖。举是三者,则能及乎上下矣。君子能以柔巽徧及上下而己,不私其利,如田者之𫉬三品也。盖柔「巽」之人,无入而不自得,以此奉上则𫉬乎君,以此与下则𫉬乎民,「巽」之功于斯为盛。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五为巽主,当谦虚逮下,而以阳居阳,又下无应援,疑失之亢。然当上下巽顺之时,若昏佞相济,祸乱有不可胜言者。今九五独能毅然守其刚正,不徇群邪,故能「𫉬吉」,而其悔可亡也。履至尊而居中正之位,以柔巽为体,不失正固之德,故无入而不自得也。下非正应,而与二睽,此过乎刚者,故无初也。上有刚正之德,下卒听从,发号出令,如风行草偃,孰敢违之?固有终也。蛊卦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当天下蛊坏,欲一新其法令,故曰「甲」。「甲」者,日之始也;庚者,申命也。重巽以申命,故「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者,圣人欲更易法令,使便于民,岂易而为之哉?先三日以告教之,使通其意,故天下晓然莫敢违吾令者;后三日以申审之,使察其情,故天下莫敢犯吾令者。如此,则吉孰如之?以人主之权,欲改易更革天下之政令,若无甚难者。如秦用商鞅,法虽行而民不以为便,卒至天下大乱,而刘、项乘之,秦遂以亡,以不得乎大中至正之道故也。故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巽在床下」,其失一也。九二「用史巫纷若」,吉且无咎。上九「丧其资斧,贞凶」,何邪?九二处下体之中,为下之道也。上九以阳刚处巽之上,而下无应援,资财殚竭,威权去手,虽索为匹夫不可得。守此而不知变,「凶」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