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风火家人展开↓
×
初九
六二
九三
六四
九五
上九
爻辞:闲有家,悔亡。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注解:-
⇧ 承:阳承阴,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代表相悖
⇩ 乘:-
⇅ 比:初爻比于二爻,代表亲和
⏎ 应:初爻与四爻有应。阳刚而滞于三爻
⊙ 位:阳居阳位(当位),初难知
展开全部↓
风火家人

家人:利女贞。

妇人以幽闲静正为德,离下巽上,内明而外顺也。自天子达于庶人,未有身不正而能正家者也。故二南之化,皆托言后妃,以见文王之德。女子之正,本乎君子,故卦止言「利女贞」也。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人伦之道,自夫妇始。诗言「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女正位乎内」,谓六二也。「男正位乎外」,谓九五也。六二、九五得阴位、阳位之正,二爻正应在五,男女各得其正,如天地处上下之位而不可乱也。家有严君,则上下内外莫不肃治。父母虽以恩为主,然于辨内外,别上下,尤以威严为贵,故通谓之「严君」焉。父子、兄弟、夫妇,此三者皆人伦之大端也。上下内外之分严,则家道正而天下定也。文王之治,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二南之化,自后妃始。然则定天下之道,在乎修身齐家而已。唐高宗之不君,百司奏事多决于武氏,其后遂不能制,以至毒流天下,几危社稷,盖由不能正其家也。圣人立言垂训,为后世虑,岂不深且远哉!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风与火,相因之物也。身正则可以齐家,家之齐由我而致也,故有「风自火出」之象。言有物则可法,行有恒则可则。孔子曰:「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有物则言可法而不为利害所移,有恒则行可则而不为时世所变。修身齐家之道,孰大乎此!

初九,闲有家,悔亡。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妇人之性,刚则必悍,弱则易流,故不可不慎其始也。能慎其始而使之知礼义,循法度,则可免乎悔吝矣!象言「闲有家志未变」者,夫骄奢淫逸,所自邪也。若训之不以渐,习之不以素,其志已变,已而矫革之,则夫妇之间必将反目矣。盖治家之道自夫妇始,夫妇正则一家无不正矣。初九以刚明之才为「家人」之始,是能防闲于未然,使上下内外习熟而安行之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六二以阴柔而居中正之位,又上应九五,得妇人之正也。妇人以贞顺为德,主阃内之事,而职在「中馈」,志在承夫,不敢专也。诗美大夫妻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供祭祀矣。然则祭祀宾客之奉,妇人之职也,能尽此道,则贞而获吉。

象言六二之「吉」,顺以巽也。合离、巽二卦,谓之家人。六二一爻,专主妇道,其获吉则以能巽顺故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九三处内卦之上,以阳居阳,近于高亢威严,伤父子之恩,失夫妇之爱,故「悔」且「厉」。然威严之过,则有所畏惮,而上下内外必肃而无渎乱之失,故虽「悔」且「厉」而获「吉」也。嗃嗃虽为威严之过,过乃获吉。「妇子嘻嘻」,失严敬之貌,戒在终吝也。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夫以严毅治家,虽非中道,未至大失。若妇子以嘻嘻为常,无严惮恐惧之意,则失其家节,乃吝道也。又嘻者,欢声也。严而至有惮惜之声,亦非中道也。

六四:富家,大吉。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洪范「五福」,一曰富而不及贵。孔子曰:「崇高莫大乎富贵。」富贵一也,然贵不可常也,富可保也,能保其富,则大吉也。六四处中正而能巽,居近君之位而能顺,故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昔楚襄王问阳陵君曰:「君子之富何如?」对曰:「假人不德不责,食人不使不役,亲戚爱之,众人善之。」盖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世之小人至乘时射利,取倍称之息者,其违人心多矣。今六四能顺以在位,故履大吉,所谓君子之富也欤!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九五君位,与二为正应,五居乎外,二处乎内,皆有中正之德,故为有家之象。王者家天下,如唐尧之亲九族,卒能恊和万邦;文王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所谓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治天下之道,盖自正身齐家始,苟得其道,遑恤其他哉?圣人之于天下,戒慎恐惧,其莅事未尝不惕然也。至事无可疑,而众未喻其理,则有时而勿恤也。如升之不当位,用见大人,乃「勿恤」也。夫九二以刚健而履中正,虽惕号,暮夜有戎,度必有以制之,故「勿恤」也。九五履尊居正,以化民成俗,复何所疑?故勿恤然后「吉」也。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者,盖言有应也。治家之道,与治天下一也。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未常不相因也。视民如子,则民之爱之甚于父母也;厉民以自养,则民之疾之甚于仇雠也。孔子所谓「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者,其理如此。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治家之道,威信而已。有信则内外不欺,有威则上下必肃。上九在家人之终,处柔顺之极,圣人盖虑夫不能常久而不变,「有孚威如」常久之道。父子夫妇之间交孚而不欺,有礼而不渎,则家道成矣,故获「终吉」也。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父子夫妇以恩为主,加之威严,则怨𮙋而伤恩。必先正其身,以身教者从,故中心悦服,虽「威如」而不失欢然之恩也。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