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山火贲展开↓
×
初九
六二
九三
六四
六五
上九
爻辞: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注解:-
⇧ 承:阳承阴,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代表相悖
⇩ 乘:-
⇅ 比:初爻比于二爻,代表亲和
⏎ 应:初爻与四爻有应。阳刚而滞于三爻
⊙ 位:阳居阳位(当位),初难知
展开全部↓
山火贲

贲:亨。小利有攸往。

贲饰之事,固非圣贤之所尚也。然质胜文则野,交物之际,文亦不可已。有其质而加贲饰焉,所以能亨通也。譬之车服器械,适用而已,加以雕镂文采,徒为观美,虽不可已,亦不可过也,故「小利」而已。若涉险难,非文饰所能济也。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乾坤,纯阴纯阳之卦,有父母之象。乾施一阳于坤,而成震、坎、艮,故谓之男。坤施一阴于乾,而成巽、离、兑,故谓之女。六十四卦皆因乾坤而成,非独六子而已。离下艮上为贲。离体本乾,坤以一柔来居其中,以文二刚,故刚不至于暴,而物无不通也。艮体本坤,乾以一刚分处于上,以文二柔,刚柔相杂而相济,阴阳异位而相成,此卦所以为贲也。二在下卦之中,故言「来」。来者,来居于内也。来居于内,变而为离,则文明矣。九处上卦之极,故言「分」。分,处于外也。分处于外,变而为艮,则止静矣。阴柔无迕,柔来居中而文刚,则可以通物矣,故「亨」。阳刚至健,刚上而文柔,则可以涉难矣,故「小利有攸往」也。日月之往来,星辰之布列,刚柔错综,阴阳相交,自然而成理者,天文也。阴丽于下而文明其上,阳止乎上而节制其下,礼乐政刑必假于人为者,人文也。观乎「天文」,则四时之代谢可察矣;观乎「人文」,则天下之风俗可变矣。圣人推广贲饰之意,岂徒为观美而已?仰观天文,俯察人理,必归于有用,所以成孝敬而厚人伦,美教化而移风俗者,用此道也。此贲饰之大者也。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山者,鸟兽草木之所由出也。山下有火,则火景所烛,物无不照,故有「贲」之象。君子体此以明庶政,则凡见于政事者,无不加贲焉。独狱讼之间,当用其诚实,而以法令为师,学未及于古人,其敢以片言折之乎?狱者,性命所系,圣人于此有畏惧之心焉,故曰「无敢折狱」也。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九居于初,此阳刚君子隐而未见者也。发迹之初,尤当自重。原宪之贫,捉襟肘见,纳屦踵决,及歌商颂之诗,声若出金石,高车驷马者,盖有愧焉。车固君子之器,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斯夺之。君子于辞受进退之际,惟义之从耳。颜斶缓行以当车,君子不以为辱;所治愈下,得车愈多者,君子不以为荣。贲之初九,能自贵重,宁徒行而舍轩车之盛,其为光华贲饰之道莫大焉。初比于二而正应在四,不比于近而远从正应,故有舍车徒行之象。伊尹耕有莘之野,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君子居穷隐约,能自重如此,岂以徒行为辱,乘轩车为荣哉!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须附于颐颊,一身之中为最显,此贲饰之出于自然者。二比于三,同体者,贲虽不能自立,随质而动,得所丽则,相待而成。盖文质之相须,非能有所加损也,其动作皆因其所附之质耳。故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贲饰之道,常失之华侈而无其实。若有德以润其身,而饰以粲然之文,如玉之蕴于石,珠之媚于川,其润泽光彩有不可掩者,故曰「贲如濡如」也。「永贞吉」者,九三以阳刚而居阳位,处离分之极,贲之极者,贲饰之盛,则流而为奢淫,故戒以「永贞」则「吉」也。「永贞」者,长守正道,不为群阴之所诱,则小人终莫陵之也。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四与初为正应,初以阳刚在下,守节义而轻富贵者也。四欲往从,亦当以洁白之操应之,故「贲如皤如」也。皤,洁白也。「白马翰如」者,聘贤必以车马,马取其色白者,诗人以「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亦取洁白之义。翰如,飞翔而往也。聘既以其道,则幡然而来矣。「匪寇婚媾」者,古之聘贤,犹嫁娶之用媒,聘故以婚媾为喻。四之应初,初之从四,乃正应也。而九三以阳刚间乎其间,四又乘之,故与三为仇,所以迟疑而不敢遽进也。非三为难,则四与初合久矣。夫阴阳之相求,刚柔之相贲,乃理之常。六四下应初九,位固当矣,又乘九三之刚,此当位适所以致疑也。初与四既以正道相应,小人为间者,终莫能害之,故终无尤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六五当全盛之时,为贲之主,固可以崇台榭、广苑囿之观。六五居中正之位,虽「贲于丘园」,而「束帛戋戋」,不为侈也,故虽「吝」而终获其吉。象言六五之「吉有喜」者,吝道宜有忧虞。当贲之时,能以俭约自处,后必获福,故「有喜」也。又「丘园」,隐者所寓,如初九之贤,舍车而徒,守其节义而安于贫约者,人君所当聘用也。三玄二𫄸,谓之束帛,物薄而礼厚。当贲饰全盛之世,菲薄乃如此,以礼为主而非吝也,故终获其吉。以卦体言之,六五一爻,圣人示奢淫之戒,其意深矣。然以丘园为隐者所寓,其从来亦远矣。姑存二说,不敢决也。

上九:白贲,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贲之道虽尚乎贲饰,然舜用漆器,群臣谏焉。盖漆器不已,必用犀象;犀象不已,必用金玉。观贲之六爻,虽本于贲饰,而常以质素为先。上九贤人,处尊位而众所视效者,故以质素为饰,则其所自奉者,无华侈之过、奢靡之失也,故曰「白贲,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所志在于俭约,今己处显位,而能行其所愿,则平昔之志遂矣,故曰「上得志也」。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