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雷泽归妹展开↓
初九
九二
六三
九四
六五
上六
爻辞: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注解:-
⇧ 承:阳承阳
⇩ 乘:-
⇅ 比:-
⏎ 应:-
⊙ 位:阳居阳位(当位),初难知
展开全部↓
雷泽归妹

归妹:征凶,无攸利。

圣人于夫妇之际,每存终始之义,始之不慎而能克终者,鲜矣。女少而说,男之所以动也。说不以正,动不以礼,则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故「征凶,无攸利」也。「征凶」者,以媚说而往则凶也。「无攸利」者,无所往而利也。渐之所以「吉」者,艮止巽顺,以男能下女也。归妹征凶者,兑说震动,六爻皆不当其位也。咸之相感,必继以恒。盖男下女,则阴阳之义明,女从男,则尊卑之位定,所以存鉴戒也。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乾健而坤顺,阳尊而阴卑,此天地之大义也。然乾下坤上而为泰,乾上坤下而为否,若严其分位,则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矣。归妹以少女在下,而长男处上为正,故其事可常而有终始也。女说而男动,阴阳感悦,所以成归妹。若老妇士夫,则可丑矣。虽然,女子处幽闲之中,非有求焉,则不往也。若说以动,则有不待媒妁之言者,故阴阳之位,不可不当也,不当则所往皆凶矣。女处乎下,男位乎上,内外上下,各当其位,以往则无不吉也。今二四阴爻,而九居之,三五阳爻,而六居之,无一当其位者,故以往则凶也。「无攸利」,柔乘刚也。刚者,柔之所承也,而反乘之。乘者,妇陵其夫之象也。卦体兑本在下,于理为顺,而爻六皆乘九,是以阴而乘阳,失尊卑之序。内无柔顺之道,外失阳刚之德,则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何所利哉?夫成家之道,必资于妇顺,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恒之六五曰:「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之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恒者,夫妇之正也,故其戒如此。然则阴之乘阳,柔之乘刚,岂非逆德也哉?世之悍妇,以制夫为能,使不得措其手足,是犹强臣擅命,威福自专,反制其君也。汉成帝制于赵氏,唐高宗制于武氏,中宗制于韦氏,卒至灭身亡国,何所利哉?况以帝女之尊而下嫁诸侯,车服不系其夫,势固足以陵其夫矣,故圣人于归妹为戒。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泽之气能升而为云,雷震而泽随,此阴阳相感之义,有「归妹」之象焉。男女以动悦相感,或失于不正,故昏礼将合二姓之好,必纳采问名,敬慎重正而后亲之,如此,然后家可长久也。圣人见微知著,见其动而说,知其不能终也。若恒以巽而动,则知其能久;渐以止而动,则知其终吉也。是道也,虽君臣、朋友之间,莫不皆然,岂特夫妇哉!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古者诸侯一娶九女,嫡夫人及左右媵皆以侄娣从。「归妹以娣」,女归于人而以娣从也。九居于初,女之贤者始进而能谦,无妒忌之行,犹跛之能履,勉强而行,步骤驰骋,不敢自恣也。「归妹」而能以娣往,为永终长久之道,尊卑相承,故无往而不吉也。此「归妹」之善者也。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履」之六三,以阴柔而据阳位,故如眇者之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者之能履,不足以与行也。故如「履虎尾,咥人,凶」。归妹初九、九二,以阳刚而寓于阴位,此妇人之贞吉也。二又居中履正,有常贞之德,退处乎不竞之地,虽若无所能为,如眇之能视,异乎摘埴索涂,冥行而已,故利幽人之贞。九二得中正之位,上有六五为之正应,此又夫弱而妇强者,能自谦逊,乃不失妇人之常道也。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归妹以说而动,常失于不正,而六三复以阴柔而居阳位,故当有待而以娣行,如此乃能合礼而无妄动之失也。「须」,待也。女子之嫁,固当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三为说主,以说而动,动不以正,则非女子之行也,故曰「未当」也。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女之适人,犹士之事君,必有求焉而后往。九以阳刚而寓阴柔之位,上无正应,此贤贞之女屏处幽闲,未遇良匹而不苟然以从人者,虽过期而不悔也。怀才抱义之士,固有不遇明时而老死丘壑者,白驹之诗所为作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史谓汤为天乙,又有祖乙。多士称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则帝乙盖商之贤王,非天乙、祖乙明矣。尧降二女于沩涒,嫔于虞。帝女之尊,下嫁诸侯,其来已久,至帝乙然后制为婚姻之礼,而周因之。以诗考之,天子之女下嫁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故帝乙归妹,所以为万世之法也。汉唐公主下嫁,舅姑率北面于堂下。至于本朝神宗始复三代之旧,屈帝女之尊,而人伦正矣。诗美后妃服浣濯之衣,无妒忌之行,岂恃容色以争妍取媚哉?君,嫡夫人也;娣,左右媵也。娣以容色为主,故君之袂不如娣之袂良也。六五与九二为正应,下嫁之象也。女处尊位,履顺居中,尽其阴阳交配之宜,斯善之善者,岂特容服之间哉?月者,日之配也;妇者,夫之配也。月受日以为明,至望则体敌矣。体敌,盈之极也,未有盈极而不亏者。今能降尊配卑,不以满盈自处,如月至几望而止。妇之谦顺,既不抗其夫,又能惠其下,此帝女之尊而能履中道者,故象曰:「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上六归妹之终,以柔乘刚,而下无其应,女之无所归者。妇以奉祭祀为职,诗言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女承筐无实,何以达其诚?士刲羊无血,何以荐于幽?如是而家道废矣。故以「士女」称之,见夫妇之道不成也。卦体兑下震上,少女以说而动,动不以正,又六爻位皆不当,故不能永终,而有离绝之象,何以往而利哉?圣人于终爻致其戒慎之意深矣。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