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艮为山
卦辞: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兼山艮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得其所止,故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知嘿犹知言,故

「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势力均,故

是以「不𫉬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君子无止其所以止,惟于位为然。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此一卦所喻一身,上宜止,下宜动。初在下而止,犹未失正,二则不快于心,三则危矣,至四则无咎,五则悔亡,六则吉,此所谓「时止时行」。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自趾至辅,一身之象,上止下动,乃其常也。今下卦皆止,则趾所以立,苟不失正,犹之可也。腓不能使趾,则不快矣。至于限则又甚焉。限,要也,所以限别上下之际而为动之主,今一于此,则危斯及之矣。躬也,辅也,止则宜矣,所谓以敦艮其首乎?记曰:「足容重,目容端,口容止,头容直。」观斯则其义过半矣。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