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否
䷋
卦辞: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天地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言「否之匪人」,则泰之必得君子可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变志言「无邦」,极论其弊。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变健顺而言刚柔,推本其所自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远害莫若俭,全生莫若容。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于否」见圣人恶乱之深,忧君之切,爱民之志。处下则相与守正以养其德,在位则包承委顺以伺其隙。隙未可乘,则辞尊居卑以俟之,有隙可治,则引其党类以决之;决之能退,则戒惧以守之,务本以绝之,是无念而不在于君也。虽然,惟有大人之才然后可以预此,不然则适以益乱而已,党锢之君子是已。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在位故曰「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遵养之义。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才不足以有为则已矣,而固位不去,何辱如之!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否道革,故可显治之。「汇贞」之人,可同升矣。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不慎必复乱。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倾者,绝其本根之谓。因其已倾之势而倾之,宜若易为,而小人之党根结深固,所以难也,可不慎哉!君子自谓为君子,而谓小人为小人;小人亦自谓为君子,而谓君子为小人,是以人主常不能胜其惑。然则如之何而辨之?惟察其所从之小大而已矣。从其大体为君子,从其小体为小人。上能尊君,下能爱民,是从其大体者也。上则阿君,下则虐民,是从其小体者也。观其所从之小大,触类而长之,则君子、小人之实不能逃矣。然「泰」之君固无此患,特在「否」之时为尤难也。此所以独言「匪人」,不言「大人」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