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吴园周易解》快速查找

点击下列表格会自动跳转对应64卦

选择上下卦会自动跳转对应64卦

卦名
象名

吴园周易解

《吴园周易解》是宋朝张根所著的一部易学著作,该书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解析。以下是对《吴园周易解》的详细介绍:

一、作者及背景

  • 作者:张根,字知常,德兴人。他在二十一岁时便登进士第,后在大观年间官至淮南转运使,最终以朝散大夫的身份在家中去世。其事迹详细记载于《宋史》本传中。
  • 撰写背景:张根所著述甚多,据其孙张垓的《跋》中所述,张根曾有宋朝编年数百卷,并对五经诸子皆为之传注。然而,这些作品大多已失传,目前仅存《吴园周易解》。

二、书籍内容

  • 卷数与结构:《吴园周易解》共有九卷,书中次第悉用王弼之本,即遵循了王弼对《周易》的解读方式。
  • 阐释特点:该书诠义理而不及象数,不袭河洛之谈,即主要阐释《周易》的义理,而不涉及复杂的象数推演,也不沿袭当时流行的河洛学派的观点。注文简略,亦无支蔓之弊,使得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周易》的精髓。
  • 附加内容:书中还包含《序语》五篇和《杂说》一篇,这些文章都围绕《系辞》进行论述,对《周易》的经义有颇多发明。此外,还有一篇《泰卦论》,专门探讨泰卦的深刻含义,对人事天道倚伏消长之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三、学术价值

  • 历史地位:《吴园周易解》作为宋代易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后世易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学者提供了理解《周易》的新视角,还丰富了易学研究的内涵。
  • 思想深度:张根在书中通过对《周易》的深入阐释,展现了他对宇宙人生、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这些思考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

四、流传情况

  • 存世情况:目前,《吴园周易解》的存世版本较为稀少,但仍有部分古籍收藏机构和图书馆藏有此书。此外,一些现代出版的易学丛书也收录了该书的部分内容或影印本。
  • 影响与传播:尽管存世版本稀少,但《吴园周易解》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对于推动易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吴园周易解》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易学著作,它通过对《周易》的深入阐释和解析,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理解《周易》的新视角和深刻思考。

四库全书易类提要

等谨案:吴园周易解九卷,宋张根撰。根字知常,德兴人。年二十一登进士第。大观中,官至淮南转运使,以朝散大夫终于家。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未有其孙垓跋,称为先祖太师者,其子焘,孝宗时为参知政事,追赠官也。根所撰述甚多,垓跋称有宋朝编年数百卷,五经诸子皆为之传注。晁公武读书志载有春秋指南十卷,今亦未见。惟此易解仅存,明祁承焊家有其本。此为徐氏传是楼所钞,自说卦传「乾健也」节以下蠹蚀残缺,末有康熙壬申李良年跋,亦称此本不易得。然通志堂经解之中遗而不刻,岂得本于刻成后耶?书中次第悉用王弼之本,诠义理而不及象数,不袭河洛之谈。注文简略,亦无支蔓之弊。末有序语五篇,杂说一篇,皆论系辞。又泰卦论一篇,专论泰卦,于经义颇有发明。而泰卦一篇,于人事三致意焉。盖作于徽宗全盛时也,亦可云识微之士矣。乾隆四十九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总校官陆费墀。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