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征凶,无攸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解读
归妹者,女人以嫁为归,归妹即是从姊而嫁,故曰「归妹」也。然古者诸侯一娶九女,侄娣从之。虞翻云:「九女者,贵其男女继嗣,宗享不绝也。」「征凶无攸利」者,征谓进而求宠也,妹从姊而行,固宜卑退,敬事女后,若妄求进宠,希谓并后,即有并后之乱,凶祸斯至而无利,故曰「征凶无攸利」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者,泽上有雷,悦而有动,「归妹之象也。君子以永终知敝」者,诸儒于此,各以意见,互说不同,不可随波而流,弥增惑乱,今则取师说为义也。所以一娶九女者,贵其蕃育继嗣,宗享不绝,则是永长延祚,保后之终。若九女无子,即绝其后嗣,即有不终之敝。盖为正经云「天地之大义」,人伦之终始矣。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者,少女谓之娣也。以兑适震,以幼从长,非其匹配,是从姊而行,故「归妹以娣」也。虽不失其道,然幼从长,譬之跛足之人,足虽蹇跛,不妨履践,故曰「跛能履」。妹从姊行,不可僭进,为嫡即凶,为娣即吉,故曰「征吉」也。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者,位虽不正,而居内处中,守其卑礼,不能妄进,犹如眇目之人,不妨所视,故曰「眇能视」也;居内守中,不失常道,是居幽而不亏其正,故曰「利幽人之贞」也。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者,六三处下卦之上,位又不正,即是僭进,求为室主,室主犹存,进不值时,故宜待时,故曰「归妹以须」也;既不值时,固当反归,且为娣从,俟时而进,故曰「反归以娣」也。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者,以阳居阴位不正也;下又无应,以不正无应而行,是为妄进,故须愆过于期,若有所适,候彼道穷尽,待时而行,然后可往,故「迟归有时」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者,居得尊位,应在九二,是帝王嫁妹,以降于二,故曰「帝乙归妹」。袂者,衣袖为礼容,帝王嫁妹,则以衣裳为崇饰也。其君即五也,应在九二,以震适兑,以长从幼,即是降尊就卑,不如以卑就尊,合于常道,故曰「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阴之盛,犹如月,近望可以敌日,以贵而行,以斯适配,往亦必合,故「月几望,吉」。几,近也;阴盛为位在于中,以贵而行也。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者,女子之行,以承顺为德,士之为道,以下之应命为美。今上六居卦之上而无承应,其犹女子承捧虚筐,空无所有。筐本盛币帛,今既空虚,即上无所奉,故曰「女承筐无实」也。下既无应,人不奉命,譬之刲刺其羊而无血矣。羊本有血,今既无血,即是教令不行,故曰「士刲羊无血」。进退莫与,故曰「无攸利」。羊谓六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