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天泰展开↓
××
初九
九二
九三
六四
六五
上六
爻辞: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注解:-
⇧ 承:阳承阳
⇩ 乘:-
⇅ 比:-
⏎ 应:初爻与四爻有应。阳刚而滞于二爻、三爻
⊙ 位:阳居阳位(当位),初难知
展开全部↓
地天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解读

泰,小往大来,吉亨者,泰是通泰之名,以天地交感,万物长育,故名「泰」也。阴气消,故曰「小往」;阳气长,故曰「大来」。以天地通泰,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以此吉而亨通矣,故曰「吉亨」也。象曰「天地交,泰」者,天气降下,地气腾上,上下交感,万物资育,故是通泰之象也。「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者,后,君。财,裁也,剪也。道不失其宜,即是春生秋杀,各有宜也。相,助也,谓助天地所宜之物,五土所生,各以其时也。左右者,助也,谓左右群臣助君之化也。裁成天地发育所生之宜。欲明通泰之时,助天地之化,非南面之君,不可以施其化成天地之功也。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茹,相牵引之貌也。夫通泰之道,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三阳皆欲上升。初为三阳之首,若行则众类从之,犹似拔其茅根,以相连茹,以其三阳之类,阴不敢拒,所以征进而获吉矣。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者,包,含也。荒,秽也。冯河,是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此顽愚之人也。言九二以刚取中,心又通泰,即物无不纳,虽复荒秽之物,顽愚之人,悉皆包含,不计遐远,无所弃遗,故曰「包荒,用冯河,不遐遗也」。心既弘大,无偏无党,即不私于朋友,天下皆悉纳之,故曰「朋亡」也。亡,无也,谓无私于朋友。「得尚乎中行」者,尚,配也;中行,君也。此九二既备众德,无物不纳,即可以配于君位,下治天下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者,陂,险陷也;复,反也;九三处天地之际,当通泰之时,天气降下,地气腾上,今泰道将极,否道却至,即天气上升,地气下复,犹似平路,必致崩陷,如暂往必有反复,故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也。时既变革,必致危殆,当须艰固其志,守正不回,乃得无咎,故曰「艰贞无咎」。众皆同志,已去即从,故不须忧恤,而同其信,故曰「勿恤其孚」。诚信既施,德泽归矣,自获福庆,故曰「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者,翩翩者,飞动之貌也;六四处坤之首,众阴皆随之,故六四翩翩飞动归于下,故曰「翩翩」。泰道既极,坤复其体,众皆志愿同归于下,六四若行,五之与上皆相随从,故六五、上六不待六四与之财相诱,故曰「不富以其邻」也。邻皆愿下而不待赒赡,众愿同行,故不假戒告而自孚信,故曰「不戒以孚」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归妹」犹言嫁妹也。以五贵位,降德就二,犹似帝王嫁妹于二,故曰「帝乙归妹」也。处通泰之时,天地交好,以帝王之妹降于庶人,得配匹之宜,尽通泰之道,故获祉福而得大吉也,故曰「以祉元吉」。祉,福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者,隍,城堑也。处通泰之时,上下相扶,君臣和顺,犹似当初以土相培而就其城。今泰道已极,否道至,即是城之崩倒,却至于堑,故曰「城复于隍」也。否道既至,教令不行,故不烦用师。假使归其己邑,告戒令命,亦皆不从,是正之贱矣,故曰「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也。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