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天泽履展开↓
初九
九二
六三
九四
九五
上九
爻辞: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注解:-
⇧ 承:阳承阳
⇩ 乘:-
⇅ 比:-
⏎ 应:-
⊙ 位:阳居阳位(当位),初难知
展开全部↓
天泽履

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九四:履虎尾,诉诉,终吉。象曰:「诉诉终吉」,志行也。

九五:夬履,贞厉。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解读

「履虎尾,不咥人,亨」者,履,礼也,践也。故先儒云:「统之于心曰体,践而行之曰履。」夫礼尚卑谦,今六三以柔乘刚,违谦越礼,如履践虎尾,言其危惧之甚也。「不咥人亨」者,咥,啮也;虽复履践虎尾,以其悦奉于刚正之德,所以不被咥啮而得亨通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者,天尊泽卑,各得其序,故曰「履,礼之象也」。君子以分辨上下,君臣有礼,正定人民志意,使尊卑有别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者,礼贵俭约,今初九处履之初,不尚华饰,以质素为用,既行其礼以素,可以往而「无咎」矣。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者,坦坦,平易之貌。九二阳居阴而用卑巽,往之于应,途路平坦,无所险厄,故曰「履道坦坦」也。在内履中,谦巽以行,不以处内为屈,居外为荣,是幽隐之人,而不失贞正之道,故曰「幽人贞吉」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者,以阴居阳,不行谦巽之道,犹如眇目之人,所视不明也,跛足之人,所行不能远也。既无谦巽之行,则为物害,犹如履践虎尾,必见咥啮,所以「凶」也。以微劣之躯,而欲行其刚武,为于大君,是凶顽之甚,故曰「武人为于大君」也。

「九四:履虎尾,诉诉,终吉」者,子夏传:「诉诉,恐惧之貌也」。九四逼近至尊,心之忧惧,若蹈虎尾而诉诉恐惧,故书云「若蹈虎尾,涉于春冰」是也。以阳居阴,用之谦巽,上奉于君,故「终吉」也。

「九五:夬履,贞厉」者,夬,决也;为履之主,裁之以义,正之以礼,故以刚决贞,故曰「夬履,贞厉」也。然以阳居尊,满之道矣。礼尚谦虚,而以盈满为用,是危厉者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者,考,是察也;祥,谓祯祥也;旋,反也。上九处履之极,能察祸福祯祥也。又能视其所履践之德行,不为骄怠,而能旋反行礼,以应尊卑,施惠向下,故获「大吉」也。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