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解读
「颐贞吉」者,颐,养也,养正则吉,故曰「颐贞吉」也。「观颐」者,谓在下之人,观其君上所养之人,若所养之人贤良,即能助君行化也。「自求口实」者,谓其自养,求其口中之实物,饮食不节,患必生焉,故荀爽云「饮食失宜,患之所起」是也。象曰「山下有雷,颐」者,艮止于上,雷动于下,犹人口动,咀嚼饮食,皆下动上止,颐之象也。「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者,启发言语,荣辱之阶,不可不慎;饮食过伤,患之所起,不得不节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者,「灵龟」,谓神灵明兆之物,喻己之明德;朵,犹动嚼也,喻贪婪躁求。食禄之人,当养贤之初,不能修德待用,而贪羡它人,躁欲求之,如舍已明德,贪窃躁求,所以「凶」也。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者,颠,倒也,谓倒下养初也;拂,违也;经犹义也;丘,所履之常。凡颐养之道,只合以下养上,今既倒下养初,即是违于经义所履之常,以此而养,所行必凶,故曰「颐,征凶」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者,颐养之体,贵于守正,今六三以阴居阳,是纳上以謟媚也。既为謟行,违养之道,是正之凶矣。虽复十年,犹未可见用,故无施而利,故曰「无攸利」也。
「六四,颠颐,吉。虎视耽耽,其欲逐逐,无咎」者,「耽耽」,威肃也;「逐逐」,敦实也;以上养下,所养贤人,故曰「颠颐,吉」也。亲德养贤也,不可以慢,必须威而不猛,如虎之视近志远,虽不怒而有威,又须寡欲少求,情志逐逐。修此二德,是颐养之美,故「无咎」也。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者,以阴居阳而位不正,是违经义。若居之能守贞正即吉,以不正之身而处尊位,故「不利涉大川」也。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者,四阴皆宗归上,莫不由上九而养之,故曰「由颐」也。为众阴之主,又非其尊位,不可以慢,故严厉乃得吉,故曰「厉吉」。为众之主,既能严正,即物不敢违,故「利涉大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