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亨,小利贞。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九五,嘉遁,贞吉。
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上九,肥遁,无不利。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解读
「遁亨」者,遁是逃隐退避之名,谕小人道长,君子当退避而后可亨也。「小利贞」者,虽居小人道长之时,正道亦未全灭,亦可小利为正也。象曰「天下有山,遁」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山者,阴长之象,山势渐长以逼于天,天性高远,逼而不至,如天渐高避于山。君子之远小人不恶而严者,处小人道长之世,近之必致危害,故须远避,不可与之为恶,又须庄敬严恭,自保其身也。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者,「尾」之为物,最在体后,处遁之时,众皆逃遁,唯初六最在于后,即必被执获,故致危厉。若能知尾为危,不如不往,即无灾害,故曰「勿用有攸往」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者,黄,中色也,以譬中和也;牛革,即是牛皮,喻其厚顺也。处逃遁之时,众皆逃遁,唯六二得位守中,不肯逃遁,意欲率众以安其处。何以劝勉之?必须用中和之道,厚顺之德。有此之善,人莫胜己,可脱免逃遁而去也。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者,夫亲昵小人,即为小人侵伤,故有疾惫危厉也。然亲洽于二,虽得如似畜养臣妾,不可兴建大事,故小象云「不可大事也」。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者,有应在内,即情有所恋;身处于外,即志欲远遁。若知几君子,思虑危害,而能超然不顾所应,而好遁避,即获吉矣,故曰「好遁,君子吉」;小人处此,情有所恋,不肯遁,故曰「小人否」,「否」是否臧之「否」也。
「九五,嘉遁,贞吉」者,嘉,美也;五居尊位,为遁之主,率正小人之志,以安于俗,不令遁散,故获美善之吉也。
上九,肥遁,无不利者。肥者,优饶之名。上九处遁之时,最居于外,内又无应,即无顾恋,超然高举,不为小人所累,是逃遁之时而得优饶者也。既有如斯之德,即「无不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