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离为火展开↓
初九
六二
九三
九四
六五
上九
爻辞: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注解:-
⇧ 承:阳承阴,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代表相悖
⇩ 乘:-
⇅ 比:初爻比于二爻,代表亲和
⏎ 应:-
⊙ 位:阳居阳位(当位),初难知
展开全部↓
离为火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解读

「离利贞亨」者,「离」,丽也,柔著于中正,柔而处中,恐陷邪謟,邪謟则不获亨通,故须利贞正后乃得通,故「利贞亨」。丽犹著也,如出著于物也。「畜牝牛吉」者,畜,养也,牛者外强内顺,然离之为体,故不可养刚猛之物,则可畜养牝牛,牛者顺从之物而又牝焉。象曰「明两作,离」者,上下重明相照,故云「明两作,离」也。故东宫有重明门,欲令太子续于明也。「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者,继明犹「缉熙」之义。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者,履而错然,谓不安之貌也。初九处无位之地,心常不安,常虑危害,若能恭敬为本,以避于害,即得「无咎」,故曰「敬之,无咎」也。

「六二,黄离,元吉」者,「黄」,中色也;「离」,文明也;得黄中之色,而又处文明,故复大吉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者,处下卦之上,如日昃之离,喻人中年以上,可委政于人,求己之乐;鼓缶而歌,乐天知命而已。若不知天命,独亲执政事,至于耋老嗟怨,无益,所以「凶」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者,三处下离已没之际,四为上离始出之初,「突如」始出,忽然而来,故曰「突如其来如」;欲进炎而焚于君,故曰「焚如」;以臣害君,命必不全,故曰「死如」也;违于臣节,众之所弃,故曰「弃如」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者,阴居阳位,不胜所履,四为逆首,欲来害己,若其出涕沱,忧戚嗟,如此戒惧,为众所助,乃得「吉」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者,处离之极,离道已盛,则须除其非类以去民害。故王用出征伐,必有嘉美之功,折断罪人之首,获得非类者,始可免咎。以处穷极之地,当须去民之害,乃得「无咎」,故曰「获匪其丑,无咎」也。丑,类也。周易口诀义卷三,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