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水风井展开↓
初六
九二
九三
六四
九五
上六
爻辞: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注解:-
⇧ 承:阴承阳,臣道顺承于君,代表和谐
⇩ 乘:-
⇅ 比:初爻比于二爻,代表亲和
⏎ 应:-
⊙ 位:阴居阳位(不当位),初难知
展开全部↓
水风井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九五,井洌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解读

「井改邑不改井」者,古人穿地汲水以供人用,故谓之井,井以洁净为义也。邑,民产也,其屋迁移,井体不改,亦犹人之常德,改过不吝,德行有恒,故曰「改邑不改井」也。「往来井井」者,往者来者皆汲引之,而不以贵贱汲引改其清洁之性也。无丧无得者,此举井体有恒,不随物之迁变,故终日泉注未尝言溢,终日汲引未尝言竭也。「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者,繘,绠绳也;汔,将至之义;羸,舒展也。言汲水将至井口,其绠犹未尽出,而钩舒绳断,倾覆其瓶,即是劳而无功。喻人行其恩德,须善始令终,若有始无终,不能永保其故,就人事言凶也。书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是也。象曰「木上有水」,即是汲水而上井之象也。「君子以劳民劝相」者,劳,赉;相,助也。井之为义,养而不穷,以劳赉之恩,劝恤勤惠,令助百姓,使有成功,故周弘正云「劝助民人,使功日济」,是也。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者,初六最处井底,即是井下淤泥沉滓而不可食。井既旧秽,不曾淘渫,即禽鸟贱类,而尚不向,即人与禽俱在弃舍,故曰「旧井无禽」,喻人不洁己修行,为人所弃是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者,鲋,井底小鱼也。夫井之为道,以下给上为义,今九二与初六相近而附于初,即是附给下之义。如以溪谷之水,从上注下,射辙鲋鱼,故曰「井谷射鲋」也。井不上汲,反以下注,失井之道,又似瓮之破漏,出水而注下,故曰「瓮敝漏」也。子夏传曰:「鲋是虾蟆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者,为,犹使也;渫,治也。言井既淘渫修治,其水清洁,可以食之,犹人德行已成,可以任用,今既不食,即使我中心恻怆,故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若王者明鉴,用我以为辅弼,既喜其行,又钦其用,故曰「王明,并受其福」也。得人助己而化洽,民之有幸,故获其福矣。

「六四,井甃,无咎」者,甃,犹修治也,坏处以砖甃垒也。六四得位无应,得位即可以自处,无应即不可以行,其犹人之为道,无施行之功,即可以修德自处,故「无咎」也。

「九五,井洌寒泉食」者,洌,清洁也;「寒」者,表清洁之义也。余爻不当贵位,皆修德待用。九五既居尊位,能择人而用之,以刚居中,下无私应,刚中即能断制非妄,下无私应即无偏曲之心,犹刚正之主不任贪浊之臣,必须行洁贤明而后始用,故曰「寒泉食」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无吉」者,凡五谷收成倍于常年者曰「收」也。上六处井之极,井道大成,如五谷之有收成,故曰「井收」也。「幕」是覆盖也。井既大成,不须覆盖而不私其利,使天下悉皆汲引,即是信被天下而致大成,故获大吉,故曰「勿幕有孚元吉」也。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