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水天需展开↓
××
初九
九二
九三
六四
九五
上六
爻辞: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注解:-
⇧ 承:阳承阳
⇩ 乘:-
⇅ 比:-
⏎ 应:初爻与四爻有应。阳刚而滞于二爻、三爻
⊙ 位:阳居阳位(当位),初难知
展开全部↓
水天需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九三,雷于泥,致寇至。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解读

「需有孚光亨贞吉」者,需,待也,乾健获进,坎险在前,畏而不进,故称待也。凡人待物,必须有信,信既立矣,即道德亨通,于正获吉,故曰「光亨贞吉」也。「利涉大川」者,以信待物,又以「乾」之刚健,不患于险,故可济涉大川,不忧沉溺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者,「坎」为云也,乾,天也,云上于天,待时降雨,是需待之象也。君子当其时,待养而成,故王氏云:「童蒙已发,盛德光亨,饮食宴乐,其在兹乎!」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者,尔雅云:「邑外谓之郊也。」初九去难既远,虽不应于几速,但可以处于郊境之外,待时而已也。「利用恒,无咎」者,既不逼于险难,其所营为不失恒道,故不陷于咎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沙」谓水之旁,去难渐近。既近于难,不能不有责让之言。以其刚健,宽而处中,待时而进,虽有责让之言,终保吉矣,故曰:「小有言,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者,九三已逼于难,故称「泥」,「泥」谓险难也。「致寇至」者,招也。既逼险难,即是招致寇害,以相侵敌,然而不为遽进,犹有待焉,故不为困惫。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者,血是阴阳相伤也。六四以阴柔之质,当刚健之路,乾刚既进,必见侵伤,故曰「需于血」。阳既强盛而前进,力不能敌,故以出于窟穴而避之,故曰「出自穴」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者,人之所须,以求贵位,身既处于尊位而为天下所归,即何更望求焉?但施酒食,畅其中情而已,故曰「需于酒食」也。然至饮食过节,患所生焉,故纣作靡靡之乐,天下为之离叛,必须饮食以宜,而不失贞正之道,可以获吉,故曰「贞吉」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者,上六需难既终,不须出穴,安于旧位,故曰「入于穴」也。速,召也。三人,谓乾三阳也。言难道既终,三阳务进,不待上六召唤而自来矣,故曰「有不速之客三人来」也。阳贵阴贱,而上六既是阴柔,又居无位之地,三阳若来,必须恭敬之而终获吉,故曰「敬之,终吉」。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