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干,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干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同人者,何?同于人之谓也。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与人同者,人亦同之;与人异者,人亦异之。同则相爱,异则相恶。爱则相利,恶则相害。相利则交安,相害则交危。利害安危之端,在于同人,不可不察也。何谓君子乐与人同?请借鲁事以言之。夫季孟异室而皆出于桓,鲁卫异国而皆出于姬,姬姜异姓而皆为中国,夷夏异俗而皆列于此。君子之乐与人同也,是以近者悦,远者来。同人之利,岂不大哉!何谓小人乐与人异?小人曰:季孟异室也,吾何与哉?又曰:彼此异民也,吾何与哉?又曰:尔汝异身也,吾何与哉?此乐与人异也,是以民有灾而君弗恤,父有疾而子弗忧,兄有祸而弟弗救也。异之为害,岂不大哉!《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同之至也。又曰:翕翕訿訿,亦孔之哀。又曰:噂背憎职,竞由人异之至也。然则同而已矣,其曰同人者,何?同之道极于人也,草木禽兽不可同也。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何也?曰:野则言其远也,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远故无不同也,近故迭相攻也。迭相攻非同人之道也。然则圣人其有私乎?曰:有。圣人之私,大众人之私。小圣人者,以天下为私者也。艺谷树蔬而食之,犕牛乘马而畜使之,皆所以役物而养人也。所私不亦大乎?夫惟圣人为能爱其身,爱其身故爱其亲,爱其亲故爱其国,爱其国故爱其道。道者,所以保天下而兼利之也。未有危人之亲而人不危其亲者也,害人之身而人不害其身者也。天下交害之而身不亡者,未之有也。然则危人适所以自危,害人适所以自害也。乌在其能私哉?夫君子小人,其为爱身一也。君子之爱身也远,小人之爱身也近。远故大,近故小。小者非他也,智不及也是。故识其大者为大人,识其小者为小人。非其志之异也,识之蔽也。君子同于正,故其同大;小人同于邪,故其同小。邪正者,小大之分也。何谓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天下之志莫不欲利而恶害,欲安而恶危,欲治而恶乱。君子能安之利之治之,使天下犹一人也。此之谓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初者,动之始也。夫向于左者必背于右,附于前者必离于后。故同者必有所异也。初九出门同人,无咎,言未有系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宗类也。类之中又有类焉。同其类者,所同狭也,故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三伏戎于莽,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何也?三四者,上下之际,同异之分也。故迭争而交不胜也。伏戎于莽者,下袭上;乘其墉者,上陵下。上可变,下不可变,逆顺之势也。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九五君也,以中正而施同人者也。夫君子好同,小人好异,德之未充,信之未孚。近者不服,远者不怀,故号咷也。中则不阿,正则不私。不阿不私,天下归之。始于忧勤,终于逸乐,故后笑也。同者之与多,异者之与寡。寡不足以胜众,故圣人在上,天下大同者,化于众也。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迹之异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言道之同也。二人言其寡也,金物之难断者也。二人同心,犹可以断,况于众乎?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兰,芬物也。言犹如是,况其道乎?美之至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郊者,外也。不同于人而亦不异于人,是以无悔,而志未得也。
附
按序卦之义,否者物不相交之卦也。不相交则异,异则争,争则穷,故受之以同人。同人者,所以通之也。物通则大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