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查找
《温公易说》简介
《温公易说》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的易学著作。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封温国公,故后世称其为司马温公。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反对王安石变法,为保守派领袖,以清廉和正直著称。
《温公易说》原书已亡佚,现存版本是清代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根据《宋史·艺文志》的记载重新编排为六卷。该书的解说相对简略,对诸卦的解释有多有少,有的卦甚至没有解释,只有《系辞传》部分解说较为详细,而《说卦传》以下的内容仅有两条。一些学者如陈振孙认为这本书并未完成。
司马光在《温公易说》中主要阐明人事,不杂佛老之说,其解释多不袭先儒旧说,而是以儒家“中庸”思想立论,强调刚柔相济、中正之道。例如,他解释《同人》卦时提出“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以及《坎》卦的《大象》解释水流和人学习的过程,都显示了他将易学理论联系到日常生活中,使之更贴近实用。
此书在易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宋人解《易》中的一个独特流派。通行的版本包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本、《经苑》本及《榕园丛书》甲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