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风泽中孚
卦辞: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孔易阐真

大象: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中孚者,中有信也。上巽风,下兑泽,是泽上有风也。泽形上仰,风性善入,以风吹泽,泽受风吹,如有所感于中,中孚之象也。

君子有见于此,知狱事关乎人之性命,稍有不谨,便伤无辜。以是于狱成之后,不遽加刑,虽罪在不赦之条,犹必缓其死而再议之,求其死中之生路耳。修道者,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穷奥妙之理,必须真知灼见,无一毫疑惑于胸中,如议狱也;理明于心,脚踏实地,心死神活,渐次修持,不求速效,如缓死也。议之者,所以死中求生,无罪者脱之,有罪者刑之,生所当生,死所当死。倘议之不精,中无主见,自信不过,何可冒然而死之?缓之者,正于死之中,更辨其死之可否耳。盖以生之道固难,死之道亦不易。倘不缓死而速死,急欲成功,恐入寂灭顽空之学。是在议而后死,死时又议,是非邪正,了然于心,方不致有似是而非之错。卦象上巽风,渐次而进;下兑泽,和悦而行。渐则能缓,和则能议,能议能缓,信于内而行于外,下一番死工夫,消尽后天一切滓质,露出先天本来面目,何患不到长生之地哉!

悟元子注解

和,胡卧反。挛,力圆反。

孚者,信也。中孚者,信在内也。卦体外四阳,而内二阴,虚于内而实于外,虚实相当,内外相应,且卦德内悦而外巽,悦而巽行,不即不离而行道,故谓中孚。此虚以求实之卦,承上涣卦而来。涣者,阳为阴陷,阴潜入而阳渐消,若欲阴不陷阳而顺阳,使阴阳相合,非笃信于道者不能。

夫人之不能入道者,皆由心不信道。心不信道,则悬虚不实,行持不力,必至有始而无终。若果心信,一念纯真,万虑俱息,诚中达外,即能真履实践,自卑登高,由浅及深,渐可至于深造自得之地矣。

夫金丹之道,以黄婆为阴阳之媒娉。中孚者,中信也。信属土,即黄婆也。黄婆在中,可以调阴阳、通人我、应万事,无一物不可感通,是以“中孚,豚鱼吉”也。豚鱼为无知之物,信能感之,则无知者且能顺其我,而况有知者乎?

修道者,能以感豚鱼之信,用之修性命,未有不致其吉者。但信能行之于顺,不能行之于逆,其信不真,终必败。信犹不为吉,人之信于道者有矣。信道而在平易之境,顺顺序序行去者亦有矣。若遇大难大困,大魔大障,颠沛流离,难堪之处,为道忘躯,不失所守者,万中无一,能于难堪之处,不动不摇,过得去,打得出,方是感豚鱼之信。

中孚之吉,是以又利涉大川也。大川至险之地,逆境也。逆境能涉,则顺境能涉,自不待言。顺之逆之,俱皆过去的,其信无往不利,无往不吉矣。虽然旁门三千六百,曲径七十二家,俱皆着空执相,非尽性至命之学,假足以乱真,邪足以混正。若不分真假邪正,而即信之,则信之不正,不正即不利,不利仍不吉,是以尤利于贞耳。以正而信,以正而行,动与吉会,逆顺无碍,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了命而至了性,全始全终,可于理决之也。

初九,在信之初,虞度其可信而方信,能谨于始,自吉于终。倘不能虞度其是非,忽信此,又信彼,反覆无常,难以全信,是有他而不得燕乐矣。此信道必谨于始也。

九二,真信在中,知白守黑,阴阳隔碍潜通,神明自来,如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期然而然者。此潜修密炼之信也。

六三,入于旁门,执着一身,强扭强捏,如得敌之信。信至于敌,久必有变。始而信此,既而信彼,这条不成,又作那条,或鼓或罢,或泣或歌,虚而不实,所谓“同类易施工,非种难为巧”,信非所信,终必败信。此认假为真之信也。

六四,居上阳下阴之间,柔而守正,顺其阳而不顺阴,如月几望马匹亡也。人身纯阴无阳,如月本无光也。必借他家之阳,然后生丹者,如月借日光也。月于晦朔之半,与日相交,初三,光辉方生;十五与日对望,光辉圆满,阴顺其阳也;十六一阴潜生,渐至三十,与日相背,光辉全无,阴违其阳也。金丹之道,始而以阴求阳,复于纯乾,如月几望也。既而借阳退阴,以化其气质,如马匹亡也。顺其阳而绝其阴,一粒宝珠,悬于太虚空中,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无物不照,无物能瞒,更何有咎之不无乎?此柔而求刚之信也。

九五,刚而中正,阴阳混合,性情精神,皆归中央,仁、义、礼、智,皆归于心。五行攒簇,诚一不二,是信之挛,如固结而不可解,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工夫到此,浑然天理,万缘俱空,自然无咎。此刚柔如一之信也。

上九,自用聪明,妄猜私议,不能巽下求人,穷究实理,冒然修为。其进锐者,其退速,本欲登高,反而落下,是亦翰音而已,何能冲举登天,以成天下稀有之事乎?此误用聪明之信也。

然则中孚之道,贵乎信而得中,尤贵乎信而得正。信而得中,则志念坚固,经久不变;信而得正,则是非分明,修道最易。能中能正,信于道,即能行其道。行其道,即能成其道。一信而未有不吉,未有不利者也。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