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水风井
卦辞: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副本 井,羸其瓶,凶。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六四:井甃,无咎。

九五:井洌,寒泉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孔易阐真

大象: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井者,取其养人也。上坎水,下巽木,是木上有水也。水升于木上,木有水而滋润嫩脆,得其所养,井之象也。

君子有见于此,知民不可不养,既养不可不教。以是法水之流而不息,使民躬耕力作、饱食暖衣以养身;效木之丛而成林,教民知礼明义、和睦相助以养心。身心俱养,返朴归淳,忘其劳苦,一道同风,入于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之域矣。人之身,即国也;人之精神,即民也。整顿精神,日夜行道,即劳民也;迁善改过,去妄存诚,三家相见,四象和合,即劝相也。劳之所以忘其假,劝之所以修其真,假去真存,养之道尽矣。

悟元子注解

汔,音肸。繘副本 ,音橘。瓶,音平。谷,音育。鲋,音附。甕,乌贡反。渫,音牒。甃,音绉。冽,音列。幕,音莫。

井者,有本之水,养人不穷,取其养义。卦德上坎险,下巽入,渐进以通险,有险而能出,如木下水而出水,故谓井。此积功修德之卦,承上升卦而来。升者,巽进而顺行,所以增益其道德耳。道德增益,已巽进于无险之地,根本坚固,己无险而可以济人之险,于是积功修德,以己所养,养人之养,诚中达外,有益于彼,无伤于我,如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也。

夫修道者,养己已足,如井有水也。养己之后而养人,如改邑也。以自养者养人,如不改井也。养人必本于自养,养己如是,养人如是,如井无丧无得也。以养己者养人,人己皆得其所养,如往来井井也。若未到成道以后,强欲化人,则谓无本。无本之养,内无主宰,随人使用,逐风扬尘,未益于人,先失其己,亦如井中取水,汔至于井,繘副本 犹未至,井水羸其瓶,自取其凶。盖开导后学之事,在大道完成之后。大道完成,性命由我不由天,承先启后,可以有益于人,无伤于我。故六爻皆以自养为主也。

初六,性质本愚,不知求人以养己,乃无而为有,亦欲效高明者以养人,如旧井有泥无水,积污百端,禽亦不顾,焉能养人乎?此绝不知自养者也。

九二,正在养己之时,自养未足,即欲养人,无益于彼,先伤于我,如井谷外射,仅能养鲋,瓮敝水漏,浸润有限,其所以益于人者少,而其所自失者多。此养己未足者也。

九三,进于下体之上,养己已到可以养人之时,但近于险,未遇知音,限于不得养,如井水渫泛而无人食之也。然虽无人食,其道德崇高,望之者默相感化,是以为我心恻也。心恻者何?以其可用汲,望其有明眼,王公大人信而取用,则人人皆得法范,而受福无穷矣。此养己已足者也。

六四,居于险体,虽无养人之德,幸其柔而守正,能知自养,如井之凳以防险,内不伤而外不损,可无陷人之咎矣。此自知养己者也。

九五,阳居阴内,外虚内实,虚实如一,刚柔混合,大道完成,是谓有本之水,如井冽寒泉,所养深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养己足而可养人者也。

上六,养己已到,如井功已收,可以勿幕井口,因人开导,自能有益于人,无伤于我。特以其吉已在于养己之初矣。此养人必本于养己者也。

然则养人之事,在成道以后,若未成道,未可养人。强欲养人,即有羸瓶之凶,养人者可不知先自养乎?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