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孔易阐真
大象: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丰者,足盛也。上震雷,下离火,是雷电皆至,雷以震之,电以照之,雷电相济,威明并行,丰之象也。
君子有见于此,知人处世间,认假弃真,以苦为乐,贪财好色,丧德败行,作孽百端,入于昏暗不明之地,如犯罪在狱,待时受刑,原其故,皆由不知辨别真假。以是效电光之灼照,穷究性命幽深之理,分别邪正,如折狱之折。既辨其假中之真,又辨其真中之假,真知确见,不至于似是而非。法雷霆之刚烈,剿除客邪之气,整顿精神,如致刑之致,无罪者解脱之,有罪者杀戮之,果断直行而不至于姑息养奸。折狱者,用柔细辨,致知也;致刑者,用刚决烈,力行也。圣贤身心性命之学,致知力行两端。知而不行,不能成道;行而不知,反误性命。知而后行,明而后动,行以全知,动以验明,一日克己礼,天下归仁焉。学者若能折理如折狱之折,果行如致刑之果,何患不到富有日新,道德丰盛之地耶?
悟元子注解
蔀,音剖。沬,音昧。折,食列反。阒,苦臭反。觌,音狄。
丰者,盛大也。卦德上震动,下离明,明以运动,动本于明。明动相济,明大而动大,故谓丰。此运火防危之卦,承上渐卦而来。渐者,止而巽行,所以循序渐进,不使火候有差耳。火者,明之象,运火即运明也。明为觉察之德,能觉则有道心而神知,能察则无人心而心明。神知心明,潜修密炼,明于动而动必明,其明日增,其动日大,明动并行,修道最易,此丰之所以有亨道也。
然明动之丰虽亨,须要知进知退,能大能小,防危虑险,方能丰者长丰,亨者长亨,如王假之有勿忧之道也。假者,大也。王者,当治道丰盛之时,诸事易于尚大,大而知保,何忧其大?勿忧之道为何道?宜日中之道也。
日为离明之象。中者,无偏无倚之谓。进明丰足,火候已到,药物已成,急宜灶底抽薪,住火停轮,当止即止,明不过用也。明不过用,进退随时,刚柔相当,不偏不倚,未丰者能以致,已丰者能以保,更何忧其丰而又不丰乎?
初九,在丰之初,其明不大,正当致丰之时,有应同德之贤,是遇其配主矣。遇配主而彼此资益,以增其明,虽在旬初,可以无咎,其用刚往而有尚,其理可决。此刚而致丰于始也。
六二,所应非人,不但不能增明,反蔽其明,如丰其蔀,日中见斗矣。斗见日中,日光不胜斗光,其明障蔽不通,以是往而运火行符,是非罔辨,其行犯难,必得疑疾矣。幸其真师在望,若知己不明,诚求他家之明,借刚济柔,奋发精神,勇猛前进,不但无疑,而且致吉。此柔而借刚致丰也。
九三,用明太过,欲丰其明,反昧其明,如日中见沬矣。沬见日中,日光不胜星光,明伤极矣。原其故,只知用刚,不知用柔;只知用明,不知养明。其进锐者,其退速,如折其右肱,自取其败,与人无咎。此刚而不能柔之丰也。
九四,刚居动体,有近于阴,不但不能丰明,而且有以丰蔀,如日中见斗矣。然刚而能柔,不用其明,能养其明,是以遇其夷,主吉。夷者,视而不见,隐藏之谓。大凡真正修道之士,被褐怀玉,多隐于卑下之处,人不能识,四能遇之,彼此劝勉,养明而不用明,明自不伤,刚自不败。此刚而能柔之丰也。
六五,柔顺得中,虚心即能实腹,是以来章有庆誉也。来章者,虚室生白,神明自来也。有庆誉者,始于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也。五在正丰之时,虚实相应,明动自然,金丹已结,正宜行无为之道,用文火以温养。此柔而无为之丰也。
上六,柔而无知,不明大道,孤寂守静,自满自足,虚装门面,入于黑暗不明之地。如有屋无人,不明于始,见凶于终,丰之极,凶之极,所谓巍巍佛堂,其中无佛者即是。此柔而顽空之丰也。
然则丰之为道,未丰须当先明后行而致丰,已丰须当住火停轮而保丰。致丰保丰,各随其时,防危虚险,用明运火,不失之太过,不失之不及,得其中为吉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