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钦定四库全书

易像钞卷十三

明胡居仁撰䷿

今人开口咎人,辄曰不济,看来全要一个济字凑手。既济火升水降,泰也;未济火炎水流,否也。

圣人言造次颠沛必于是。程子曰:「天下之事归于一是。」朱子曰:「学者只求一个是。未济以有孚失是,终有能成就得一个是,而天下之能事有不备者,无之。」李仲鲁曰:「是即国是,在书为执中,在诗为美刺,在春秋为褒贬。执中者,一世之是;褒贬者,万世之是;美刺者,一人一事之是。」

于宝曰:「鬼方,北方国也。四夷传:北狄之类,夏曰薰粥,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尧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履否暌未济九四,俱曰志行。陈锡玄说。储狄梁公性闲医药,尤妙针术。应制入关时,有富室儿鼻端生赘,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才如食箸。或触之,酸痛刻骨,两眼为赘所绳,目睁翻白,楚甚垂绝。其家揭巨牌求疗之者,许酬绢千疋。公一见恻然曰:「吾能为也。」即于脑后下针寸许,仍询病者,知针气已达病处,遽抽针,赘应手落,目瞪如初。其家且泣且拜,致所酬绢。公笑曰:「吾急病行志耳。」急病谓急人之病,出左传。不顾而去。后世徒以事女主为公咎,而公急病行志之心晦矣。

张敬夫说:伊川在涪,方论易,有□桶人以「未济男之穷也」问伊川,不能答。其人云:「三阳俱失位。」朱子曰:「此语火珠林上已有。」盖伊川未曾看杂书,所以被他说动了。夫归妹女之终,以兑女得所归,故曰终。未济男之穷,以坎男阨于险,故曰穷。归妹兑女震男,女待男行,此常理也。未济坎男离女,男待女行,可乎?圣人于卦终恻然伤之,故特谓之穷耳。亦岂如三阳失位之说哉?

本义卦变说,如升南征解云:「巽、坤二卦撰得个南,如看命人虚拱底说话。」未济六三云:「占者可以水浮,而不可以陆走。」是将一扫圣人翼易之义理,而直以焦戆易林为宗,其失甚不小也。

易于离体皆言明,而于未济之五独言光,不惟以五位阳而爻阴,且见水火互根,外光必本内明之故。

既终必濡首,未终方饮酒,旋惧濡首。得斯义也,方不为小人无忌惮之中庸,而庶几戒慎恐惧。君子之中庸

人,一片隐微心术满盘托出,常如大明中天之日,然后为君子之光之有孚有不孚,如朱子所云:「未过诚意关七分是小人在。」易筌。人君之光,非一人所能独成,乃因与贤臣有孚以致其光,故其光也「吉」。管辂曰:日中为光,朝日为晖。中则日在上,朝则日在下。在上之光以在下之晖而获「吉」,五以二而获「吉」也。先儒以晖为光之散者,非。

既、未济之上皆曰「濡其首」,只一「既」字也要没头没却了人。只一「未」字也要没头浸却了人。既、未济之三、四,皆取象于「伐鬼方」。世人或在水窟中作活计,或在火焰中作活计,都是鬼趣,未是人理。既初曳轮,则火焰中能回车者;未二曳轮,则水窞中能回车者。

「妇丧其茀,勿逐。」妇主夫,以顺为正,无一可有攸遂之事。既二,天下成家之妇也。「丧茀勿逐」,进退惟夫,存亡惟夫,得丧惟夫,一无遂心。谚焰里寒冰结,虞舜夔夔之孝,周公几几之忠,俱如此。既下三爻以明体不为坎陷为「济」。初尾无濡,劈头就不是兜根彻底家数。二茀无丧,恐终涉于影响疑似,而无觌面日子。三「鬼方无伐」,神州断亦陆沈,而终身于鬼窟里作生计者。上三爻以坎体透露离明为济,亦犹下三爻之用心。初「濡尾」,欲水之浸渍彻底;上「濡首」,恐明又为不首出济。如是原始要终,方为彻首彻尾之

「既」。

既二「丧茀」,夫夫妇妇,夫正位乎外,妇正位乎内,极其好合,非意中。或夫倡而妇不随,或妇行而夫故阻,夫车为前,妇车不后,安知相反?非以相成,故勿逐。凡日枝自一历七皆正对,日干自一历七皆正克。坎子离午,二五合七,允为正对。正克之日,此日不得,便千百日也不得;此日得,一得永得,故曰「七日得」。易言「七日」凡三复言于卦,一六之反。震、既济言于爻,俱二五之合。

既三曰「高宗伐鬼方」,此日中之光,守成之令图,亦似反之之圣之事。未四曰「震用伐鬼方」,此日出之阳,开创之大业,亦似性之之圣之事。

圣人拟人心之「陷于血」、于寇、于隼、于狐、「于蒺藜」、「于徽𬙊」、「于丛棘」,已不胜其恳恻。至于拟以「鬼方」,则其情益至。如是而犹迷焉莫醒,终其身以鬼方为安宅,日用云为都是鬼趣,抑何不思之甚也。

谚之詈人也,曰「见鬼」,曰「活鬼」。才开眼,莫不见鬼否?才乘车,莫不载鬼否?未到死而为鬼,莫不一生都做了活鬼否?未济「小狐汔济。」易主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疑不必大,只有丝发未化,便为通身陷溺病根,更无出头日子,如何得济?或言老狐善涉水。夫小之为言,犹闵惜之词,圣人肯以老狐待人乎?

泰五言「帝妹」,既五言「东西邻」。泰、否,天地之位,经正南北;既、未水火之交,纬具东西,天地经而日月纬也。泰言归,既言「不如」,经主南,既必有下乎北;纬主东,亦必有取乎西。此世所以常泰与既,不然,亦立否与未之道也。

既济要归先天之元,故曰「东西邻」;未济仍起后天之用,故曰「震用」。

常存泰五归妹之心,天下无否之患矣。常存既五不如之心,天下无未之患矣。

乾龙无飞,革虎无变,而以济狐汔令人有不胜终身望洋之慨。

既、未「伐鬼」,方是原始要终,直穷险陷之窟穴,而为之扫荡廓清,如除草薙根之法,必曰三年学无速效,速效终不入算数,暂时削平,窃发随至,不足道也。

圣人彖乾,于「乾元资始」后,曰「云行雨施」,曰「大明终始」,无非水火交济之大用,成终资始之能事。既戒终止,未戒不续,终坤以终乾之事。六子以离坎为中,又皆以终乾坤之事。坎中一阳,即乾之全体,资始以是,终始亦以是。

黄氏泽曰:文王据羲皇之图,以为后天卦序,采夏商之易,以成一代之经。

大象六在大有「火在天上」;大壮「雷在天上」;复「雷在地中」;大畜「天在山中」,其二则水火交。在

卦象,坤「牝马」,离「牝牛」,犹有利与畜之义。履「虎尾」,中孚「豚鱼」,小过「飞鸟」,未济「小狐」,直是即象即义。

旅「小亨」,以离柔言小;巽「小亨」,以巽柔言小。既济「亨小」,虽亦以离柔言小,然与「小亨」意义差异。「小亨」义别于「大亨」、「亨小」,小者离柔,亨之者坎刚也,是既济之所以「亨」也。是为圣人要终分刚柔之大义。

解「田获三狐」,未济「小狐汔济」。人之涉世,无之而不为坎;人心之疑,稍有未断,亦无之而不为狐。惟「夜半一声为首出」,故解二虽亦水中,不曰「济」而曰「田」,于狐不仅言「汔」,而竟言「获」。以未济视解,以明彻暗,与以动免险,分量尚不可同年语。于是可见

内坎匀离,几有原一究九能事。方原初始,故于狐曰「小」;几于究九,故于济曰「汔」。只病在尾末一弱,能不为强弩之末方利,与茫无边际畔岸者不同,故止曰「无攸利」。柔尾虽濡,刚首自若,续而终之,犹有可望,故彖亦止曰「不续终」。

坎「求小得」曰「未出中」,未济「小狐汔济」亦曰「未出中」。这中语君子造位,应无不出,语君子存心,恐终身亦是未出。故曰「尧舜犹病」,故曰「文王望道未见」,故曰「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既初曳轮,如弃甲曳兵之曳,虽若退败劣著,无非利济宏施。濡尾污辱,在所不辞,形迹更非所避。二「丧茀」,或几于出头露面,而原非攸遂;或邻于有倡不随,而初无不顺。三于鬼方,必伐必克,何止中国?即极幽极远之方,无不欲跻之于冠裳礼义文明成化之域,而不忍弃一人于遐荒绝徼。魑魅魍魉之归济。如是其于既也,是为思过半。四「衣袽」,五礿祭上濡首,不视治为治,而视治甚于乱,不视安为安,而视安甚于危,不视既为既,而视既甚于未,此所为亨小,此所以为「既之亨」。

「𦈡有衣袽」,美缯曰𦈡,敝絮曰袽。既𦈡必转为袽,故新缯不如旧袽,杀牛不如礿祭,列鼎不如菲食,华衮不如恶衣,琼宫不如卑宫,皆实理实事,以中昃盈蚀时,所以必至「濡其首,厉」。君子思患豫防,常未雨彻土,矧于既雨;常先盛戒衰,而矧于将衰。乾上亢曰「盈不可久」,既上濡曰「何可久」,俱高危满覆之深心,君子之所必有事也。既五正当乾五,南面而听,向明而治,尊位。乾坤正位于南北,离坎归元于东西。五自南复东,如水倒溢,如日再中,是为盈不可久。五自南而西,如水流惟下,如日中必昃,是为承天时行。盖杀牛似止春华,礿祭乃成秋实,有发散,无翕聚,便不成个天时了。有发散,有翕聚,方来无穷矣,故曰「实受其福」,故曰「吉大来」。

既初曳轮,当极治极安,而故退故亡。未二曳轮,当未治未安,而持重镇静。既初濡尾,是入世本以经世,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于洁身,故曰「义无咎」。未初濡尾,是枉尺不可以直寻,辱已何以正天下?故曰「亦不知极」。既上濡首,恐终溺于盈成之堑,故曰「何可久」。未上濡首,又旋入于将济之渊,故曰「亦不知节」。既多功,亏一篑之止;未多方,覆一篑之进。存一既心,唯圣罔念作狂;存一未心,唯狂克念作圣。

人通体光明,而有丝发之疑,结为中心黑暗根,便终身没溺于洪流巨涛中。非不恍见有岸,时常隐隐在前,而卒无以自济,为邪为僻,为妖为媚,皆所必至,此未之所以取象于汔济之小狐。

人处阳明,鬼行幽暗。凡人处心积虑,举意动念,有一毫不可与天知,有一毫不可与人知,皆名为鬼,不名为人;皆与鬼为偶,不与人为偶。既未三、四,示人区别人鬼之关,至为明切。但以治人论,曰克之,曰震用,曰三年,不遽阖之为鬼关,而徐开之以人路,又自有条理。

未濡尾曰不续终,水火相济,不啻如头足之相续,有水无火,有首无尾,是为中绝。曰不续,明其遂无其生理,终于没溺也。

易首乾,系以龙,终未济系以狐。张行成曰:狐之妖媚,变态万状,几与神龙同,然终不能遁其尾也,故曰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论语: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人虽情伪万端,察其所安,究其归宿处,则质性终自见耳。夫人人之初,龙也,而忍竟以狐终,可乎?占易者宜深省焉。易像钞卷十三。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