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解卷九

唐李鼎祚撰

序卦曰:

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韩康伯曰:益而不已则盈,故必决矣。䷪

乾下兑上夬:扬于王庭。

虞翻曰:阳决阴,息卦也。刚决柔,与剥旁通。乾为阳、为王,剥艮为庭,故「扬于王庭」矣。○郑玄曰:夬,决也。阳气浸长至于五,五,尊位也,而阴先之,是犹圣人积德说天下以渐,消去小人,至于受命为天子,故谓之「决」。扬,越也。五互体乾,乾为君,又居尊位,王庭之象也。阴爻越其上,小人乘君子,罪恶上闻于圣人之朝,故曰「夬,扬于王庭」也。孚号有厉。

虞翻曰:阳在二、五称孚,孚谓五也。二失位,动体巽,巽为号,离为光,不变则危,故

「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

虞翻曰:阳息动复,刚长成夬,震为告,坤为自邑。夬从复升,坤逆在上,民众消灭。二变时,离为戎,故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

虞翻曰:阳息阴消,君子道长,故

「利有攸往,刚长乃终」。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虞翻曰:乾决坤也。健而说,决而和,

虞翻曰:健,乾;说,兑也。以乾阳获阴之和,故「决而和」也。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

王弼曰:刚德浸长,一柔为逆,众所同诛而无忌者也,故可「扬于王庭」。

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

荀爽曰:信其号令于下,众阳危去上六,阳乃光明也。○干宝曰:夬九五,则「飞龙在天」之爻也。应天顺民,以发号令,故曰「孚号」。以柔决刚,以臣伐君,君子危之,故曰「有厉」。德大即心小,功高而意下,故曰「其危乃光也」。告自邑,

翟玄曰:坤称邑也。○干宝曰:殷民告周以纣无道。

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

荀爽曰:不利即尚兵戎,而与阳争,必困穷。

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虞翻曰:乾体大成,以决小人,终乾之刚,故乃以终也。象曰:泽上于天,夬,

陆绩曰:水气上天,决降成雨,故曰「夬」。

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虞翻曰:君子谓乾,乾为施禄。下谓剥坤,坤为众臣。以乾应坤,故「施禄及下」。乾为德,艮为居,故「居德则忌」。阳极阴生,谓阳忌阴。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虞翻曰:夬变大壮,大壮震为趾,位在前,故「壮于前」。刚以应刚,不能克之,往如失位,故「往不胜,为咎」。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虞翻曰:往失位应阳,故「咎」矣。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虞翻曰:惕,惧也。二失位,故「惕」。变成巽,故「号」。剥坤为「莫夜」。二动成离,离为戎,变而得正,故「有戎」。四变成坎,坎为忧,坎又得正,故「勿恤」。谓成既济定也。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虞翻曰:动得正应五,故「得中道」。九三:壮于𬱓,有凶。

翟玄曰:𬱓,面也。谓上处乾首之前称𬱓。𬱓,颊间骨。三往壮上,故「有凶」也。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

荀爽曰:九三体乾,乾为君子。三五同功,二爻俱欲决上,故曰「君子夬夬」也。「独行」谓一爻独上,与阴相应,为阴所施,故遇雨也。若濡有愠,无咎。

荀爽曰:虽为阴所濡,能愠不说,得「无咎」也。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王弼曰:𬱓,面颧也。谓上六矣。最处体上,故曰「𬱓」也。剥之六三,以应阳为善。夫刚长则君子道兴,阴盛则小人道长。然则处阴长而助阳则善,处刚长而助柔则凶矣。而三独应上助小人,是以凶也。君子处之,必能弃夫情累,决之不疑,故曰「夬夬」也。若不与阳为群,而独行殊志,应于小人,则受其困焉。遇雨若濡,有愠而终无所咎也。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

虞翻曰:二四已变,坎为臀,剥艮为肤,毁灭不见,故「臀无肤」。大壮震为行,坎为破、为曳,故「其行次且」也。

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虞翻曰:兑为羊,二变,巽为绳,剥艮手持绳,故「牵羊」。谓四之正,得位承五,故「悔亡」。震为言,坎为耳,震坎象不正,故「闻言不信」也。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虞翻曰:坎耳离目,折入于兑,故「聪不明」矣。案:兑为羊,四五体兑故也。凡卦初为足,二为腓,三为股,四为臀。当阴柔,今反刚阳,故曰「臀无肤」。九四震爻,震为足,足既不正,故「行次且」矣。九五。苋陆夬夬,

荀爽曰:苋谓五,陆谓三。两爻决上,故曰「夬夬」也。苋者,叶柔而根坚且赤,以言阴在上六也。陆亦取叶柔根坚也。去阴远,故言「陆」,言差坚于苋。苋根小,陆根大。五体兑柔居上,苋也。三体乾刚在下,根深,故谓之「陆」也。中行无咎。

虞翻曰:苋,说也。苋,读夫子莞尔而笑之苋。陆,和睦也。震为笑言,五得正位,兑为说,故「苋陆夬夬」。大壮震为行,五在上中,动而得正,故「中行无咎」。旧读言苋陆,字之误也。马君苟氏皆从俗言苋陆,非也。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虞翻曰:在坎阴中,故「未光」也。○王弼曰:苋,草之柔脆者也。夬之至易,故曰「夬夬」也。夬之为义,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也。而五处尊位,最比小人,躬自决者也。夫以至尊而敌于至贱,虽其克胜,未足多也。处中而行,足以免咎而已,未为光益也。上六:无号,终有凶。

虞翻曰:应在于三,三动时体巽,巽为号令。四已变坎,之应历险,巽象不见,故「无号」。位极乘阳,故「终有凶」矣。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虞翻曰:阴道消灭,故「不可长也」。

序卦曰:

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崔憬曰: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故言「决必有遇」也。䷫巽下乾上姤。女壮,

虞翻曰:消卦也,与复旁通。巽,长女。女壮,伤也。阴伤阳,柔消刚,故「女壮」也。勿用取女。

虞翻曰:阴息剥阳,以柔变刚,故「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

郑玄曰:姤,遇也。一阴承五阳,一女当五男,苟相遇耳,非礼之正,故谓之「姤」。女壮如是,壮健以淫,故不可取。妇人以婉娩为其德也。不可与长也。王肃曰:女不可取,以其不正,不可与长久也。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荀爽曰:谓乾成于巽而舍于离。坤出于离,与乾相遇。南方夏位,万物章明也。○九家易曰:谓阳起子,运行至四月,六爻成乾。巽位在巳,故言乾成于巽。既成,转舍于离,万物皆盛大。坤从离出,与乾相遇,故言天地遇也。

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翟玄曰:刚谓九五。遇中处正,教化大行于天下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陆绩曰:天地相遇,万物亦然,故其义大也。象曰:天下有风,姤。

翟玄曰:天下有风,风无不周布,故君以施令,告化四方之民矣。后以施命诰四方。

虞翻曰:后,继体之君。姤阴在下,故称「后」,与泰称后同义也。乾为施,巽为命、为诰。复震二月东方。姤五月南方。巽八月西方,复十一月北方。皆总在初,故以诰四方也。孔子行夏之时,经用周家之月。夫子传彖象以下,皆用夏家月。是故复为十一月,姤为五月矣。

初九:系于金柅,贞吉。

虞翻曰:柅谓二也。巽为绳,故「系柅」。乾为金,巽木入金,柅之象也。初四失正,易位乃吉,故「贞吉」矣。有攸往,见凶。九家易曰:丝系于柅,犹女系于男,故以喻初宜系二也。若能专心顺二则吉,故曰「贞吉」。今既为二所据,不可往应四,往则有凶,故曰「有攸往,见凶」也。羸豕孚蹢躅。

虞翻曰:以阴消阳,往谓成坤。遁子弑父,否臣弑君。夬时三动,离为见,故「有攸往,见凶」矣。三,夬之四,在夬动而体坎,坎为豕、为孚,巽绳操之,故称「羸」也。巽为舞、为进退,操而舞,故「羸豕孚蹢躅」。以喻姤女望于五阳,如「豕蹢躅」也。○宋衷曰:羸,大索,所以系豕者也。巽为股,又为进退,股而进退,则「蹢躅」也。初应于四,为二所据,不得从应,故不安矣。体巽为风,动摇之貌也。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虞翻曰:阴道柔,巽为绳,牵于二也。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虞翻曰:巽为白茅,在中称包。诗云白茅包之。鱼谓初阴,巽为鱼。二虽失位,阴阳相承,故「包有鱼,无咎」。宾谓四,乾尊称宾。二据四应,故「不利宾」。或以包为庖厨也。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王弼曰:初阴而穷下,故称「鱼」也。不正之阴,处遇之始,不能逆近者也。初自乐来应己之厨,非为犯应,故「无咎」也。擅人之物,以为己惠,义所不为,故「不及宾」。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虞翻曰:夬时动之坎为臀,艮为肤,二折艮体,故「臀无肤」。复震为行,其象不正,故「其行次且」。三得正位,虽则危厉,故「无大咎」矣。○案:巽为股,三居上,臀也。爻非柔无肤,行次且也。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虞翻曰:在夬失位,故「牵羊」。在姤得正,故「未牵也」。九四:包无鱼,起凶。

王弼曰:二有其鱼,四故失之也。无民而动,失应而作,是以「凶」矣。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崔憬曰:虽与初应而失其位,二有其鱼,而宾不及,若起于竞,涉远必难,终不遂心,故曰「无鱼之凶,远民也」。谓初六矣。九五:以把包瓜,含章。虞翻曰:把,把柳,木名也。巽为把、为包,乾圆称瓜,故「以把包瓜」矣。含章谓五也。五欲使初四易位,以阴含阳,己得乘之,故曰「含章」。初之四体兑口,故称「含」也。○干宝曰:初二体巽为草木,二又为田,田中之果,柔而蔓者,瓜之象也。有陨自天。

虞翻曰:陨,落也。乾为天。谓四陨之初,初上承五,故「有陨自天」矣。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虞翻曰:巽为命也。欲初之四承己,故「不舍命」矣。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虞翻曰:乾为首,位在首上,故称「角」。动而得正,故「无咎」。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王弼曰:进之于极,无所复遇,遇角而已,故曰「姤其角」也。进而无遇,独恨而己,不与物牵,故曰「上穷吝」也。

序卦曰:

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崔憬曰: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故言物相遇而后聚。䷬

坤下兑上萃。亨,王假有庙。

虞翻曰:观上之四也。观乾为王。假,至也。艮为庙,体观享祀。上之四,故「假有庙,致孝享」矣。利见大人,亨,利贞。

虞翻曰:大人谓五。三四失位,利之正,变成离,离为见,故「利见大人」。亨,利贞,聚以正也。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虞翻曰:坤为牛,故曰「大牲」。四之三,折坤得正,故「用大牲吉」。三往之四,故「利有攸往,顺天命也」。○郑玄曰:萃,聚也。坤为顺,兑为悦。臣下以顺道承事其君,说德居上待之,上下相应,有事而和通,故曰「萃,亨」也。假,至也。互有艮巽,巽为木,艮为阙,木在阙上,宫室之象也。四本震爻,震为长子。五本坎爻,坎为隐伏。居尊而隐伏,鬼神之象。长子入阙升堂,祭祖祢之礼也,故曰「王假有庙」。二本离爻也,离为目,居正应五,故「利见大人」矣。大牲,牛也。言大人有嘉会,时可干事,必杀牛而盟。既盟,则可以往,故曰「利往」。案:坤为牛,巽木下克坤土,杀牛之象也。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荀爽曰:谓五以刚居中,群阴顺说而从之,故能聚众也。王假有庙,

陆绩曰:王,五。庙,上也。王者聚百物以祭其先,诸侯助祭于庙中。假,大也。言五亲奉上矣。致孝享也。

虞翻曰:享,享祀也。五至初有观象,谓享坤牛,故「致孝享」矣。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

虞翻曰:坤为聚,坤三之四,故「聚以正」也。利贞。

九家易曰:五以正聚阳,故曰「利贞」。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虞翻曰:坤为顺,巽为命。三往之四,故「顺天命也」。

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虞翻曰:三四易位成离坎,坎月离日,日以见天,月以见地,故「天地之情可见」也。与大壮、咸、恒同义也。象曰:泽上于地,萃。

荀爽曰:泽者卑下,流潦归之,万物生焉,故谓之「萃」也。

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虞翻曰:君子谓五。除,修。戎,兵也。诗曰:修尔车马,弓矢戎兵。阳在三四为修,坤为器。三四之正,离为戎兵、甲胄飞矢,坎为弓弧,巽为绳,艮为石,谓□甲胄、锻厉矛矢,故「除戎器」也。坎为寇,坤为乱,故「戒不虞」也。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

虞翻曰:孚谓五也。初四易位,五坎中,故「有孚」。失正当变,坤为终,故「不终」。萃,聚也。坤为乱、为聚,故「乃乱乃萃」。失位不变,则相聚为乱,故象曰「其志乱」也。

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虞翻曰:巽为「号」,艮为手,初称一,故「一握」。初动成震,震为笑,四动成坎,坎为「恤」,故

「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初之四得正,故「往无咎」矣。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虞翻曰:坎为志,初不之四,其「志乱也」。六二:引吉,无咎。

虞翻曰:应巽为绳,艮为手,故「引吉」。得正应五,故「无咎」。利引四之初使避己,己得之五也。孚乃利用礿。

虞翻曰:孚谓五。礿,夏祭也。体观象,故「利用礿」。四之三,故「用大牲」。离为夏,故「礿祭」。诗曰「礿祠烝尝」,是其义。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虞翻曰:二得正,故不变也。○王弼曰:居萃之时,体柔当位,处坤之中,己独履正,与众相殊,异操而聚,民之多僻,独正者危,未能变体以远于害,故必待五引,然后「乃吉」而「无咎」。礿,殷春祭名,四时之祭省者也。居聚之时,处于中正而行以忠信,可以省薄于鬼神矣。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虞翻曰:坤为萃,故「萃如」。巽为号,故「嗟如」。失正,故「无攸利」。动得位,故「往无咎」。小吝,谓往之四。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虞翻曰:动之四,故「上巽」。

九四:大吉,无咎。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虞翻曰:以阳居阴,故「位不当」。动而得正,承五应初,故「大吉」而「无咎」矣。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虞翻曰:得位居中,故「有位,无咎」。匪孚谓四也。四变之正,则五体皆正,故「元永贞」。与比彖同义。四动之初,故「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虞翻曰:阳在坎中,故志未光。与屯五同义。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虞翻曰:赍,持资,赙也。货财丧称赙。自目曰涕,自鼻称洟。坤为财,巽为进,故「赍资」也。三之四体离坎,艮为鼻,涕泪流鼻目,故「涕洟」。得位应三,故「无咎」。上体大过死象,故有「赍资涕洟」之哀。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虞翻曰:乘刚远应,故「未安上也」。○荀爽曰:此本否卦。上九阳爻见灭迁移,以喻夏桀、殷纣。以上六阴爻代之,若夏之后封东娄公于把,殷之后封微子于宋,去其骨肉,臣服异姓,受人封土,未安居位,故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序卦曰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也」。崔憬曰:用大牲而致孝享,故顺天子而升为王矣。故言「聚而上者谓之升」也。䷭巽下坤上升:

郑玄曰:升,上也。坤地巽木,木生地中,日长而上,犹圣人在诸侯之中,明德日益高大也,故谓之「升」。升,进益之象矣。元亨。

虞翻曰:临初之三,又有巽象,刚中而应,故「元亨」也。用见大人,勿恤。

虞翻曰:谓二当之五为大人。离为见,坎为恤,二之五得正,故

「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

虞翻曰:离,南方卦。二之五成离,故「南征,吉,志行也」。彖曰:柔以时升,

虞翻曰:柔谓五,坤也。升谓二。坤邑无君,二当升五虚。震兑为春秋,二升,坎离为冬夏,四时象正,故「柔以时升」也。

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

荀爽曰:谓二以刚居中而来应五,故能「大亨」,上居尊位也。

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

荀爽曰:大人,天子。谓升居五,见为大人。群阴有主,无所复忧,而「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虞翻曰:二之五,坎为志,震为行。象曰:地中生木,升,

荀爽曰:地谓坤,木谓巽。地中生木,以微至著,升之象也。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虞翻曰:君子谓三。小谓阳息复时,复小为德之本。至二成临,临者,大也。临初之三,巽为高;二之五,艮为顺,坤为积,故顺德,积小成高大。初六:允升,大吉。

荀爽曰:谓一体相随,允然俱升。初欲与巽一体,升居坤上,位尊得正,故「大吉」也。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九家易曰:谓初失正,乃与二阳允然合志,俱升五位,上合志也。

九二:孚,乃利用礿,无咎。

虞翻曰:礿,夏祭也。孚谓二之五,成坎为孚,离为夏,故「乃利用礿,无咎」矣。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虞翻曰:升五得位,故「有喜」。○干宝曰:刚中而应,故「孚」也。又言:乃利用礿,于春时也。非时而祭曰「礿」。然则文王俭以恤民,四时之祭,皆以礿礼,神享德与信,不求备也。故既济

九五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九五坎,坎为豕,然则礿祭以豕而已,不奢盈于礼,故曰「有喜」矣。九三:升虚邑。

荀爽曰:坤称邑也。五虚无君,利二上居之,故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虞翻曰:坎为疑,上得中,故「无所疑也」。

六四:王用享于岐山,吉,无咎。

荀爽曰:此本升卦也。巽升坤上,据三成艮,巽为岐,艮为山。王谓五也。通有两体,位正众服,故「吉」也。四能与众阴退避当升者,故「无咎」也。

象曰:王用享于岐山,顺事也。

崔憬曰:为顺之初,在升当位,近比于五,乘刚于三,宜以进德可修守。此象。太王为狄所逼,徙居岐山之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五倍其初,通而王矣,故曰「王用享于岐山」。以其用通,避于狄难,顺于时事,故「吉,无咎」。六五:贞吉,升阶。虞翻曰:二之五,故「贞吉」。巽为高,坤为土,震升高,故「升阶」也。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荀爽曰:阴正居中,为阳作阶,使升居五,己下降二,与阳相应,故「吉而得志」。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荀爽曰:坤性暗昧,今升在上,故曰「冥升」也。阴用事为消,阳用事为息,阴正在上,阳道不息,阴之所利,故曰「利于不息之贞」。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荀爽曰:阴升失实,故「消不富也」。

序卦曰: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崔憬曰:冥升在上,以消不富则穷,故言「升而不已必困」也。䷮坎下兑上困:亨。

郑玄曰:坎为月,互体离,离为日,兑为暗昧,日所入也。今上掩日月之明,犹君子处乱代,为小人所不容,故谓之「困」也。君子虽困,居险能悦,是以通而无咎也。○虞翻曰:否二之上,乾坤交,故通也。贞大人吉,无咎。

虞翻曰:贞大人吉,谓五也。在困无应,宜静则无咎,故「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虞翻曰:震为言,折入兑,故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彖曰:困,刚揜也。

荀爽曰:谓二五为阴所揜也。险以说,

荀爽曰:此本否卦。阳降为险,阴升为悦也。

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荀爽曰:谓二虽揜阴陷险,犹不失中,与正阴合,故通也。喻君子虽陷险中,不失中和之行也。

贞大人吉,以刚中也。荀爽曰:谓五虽揜于阴,近无所据,远无所应,体刚得中,正居五位,则「吉无咎也」。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虞翻曰:兑为口,上变口灭,故「尚口乃穷」。○荀爽曰:阴从二升上六成兑为有言,失中为不信,动而乘阳,故曰「尚口乃穷也」。象曰:泽无水,困,

王弼曰:泽无水,则水在泽下也。水在泽下,困之象也。处困而屈其志者,小人也。君子固穷,道可忘乎?君子以致命遂志。

虞翻曰:君子谓三伏阳也。否坤为致,巽为命,坎为志,三入阴中,故「致命遂志」也。初六:臀困于株木。

九家易曰:臀谓四。株木,三也。三体为木,泽中无水,兑金伤木,故「枯为株」也。初者四应,欲进之四,四困于三,故曰「臀困于株木」。○干宝曰:兑为孔穴,坎为隐伏,隐伏在下而漏孔穴,臀之象也。

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九家易曰:幽谷,二也。此本否卦。谓阳来入坎,与初同体,故曰「入幽谷」。三者,阳数。谓阳陷险中,为阴所揜,终不得见,故曰「三岁不觌」也。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荀爽曰:为阴所揜,故「不明」。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案:二本阴位,中馈之职。坎为酒食,上为宗庙。今二阴升上,则酒食入庙,故「困于酒食」也。上九降二,故朱绂方来。朱绂,宗庙之服。乾为大赤,朱绂之象也。

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荀爽曰:二升在庙,五亲奉之,故「利用享祀」。阴动而上,失中乘阳,阳下而陷,为阴所掩,故曰「征凶」。阳降来二,虽位不正,得中有实;阴虽去中,上得居正,而皆免咎,故曰「无咎」也。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翟玄曰:阳从上来,居中得位,富有二阴,故「中有庆也」。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蔾,

虞翻曰:二变正时,三在艮山下,故「困于石」。蒺蔾,木名。坎为蒺蔾。二变,艮手据坎,故「据蒺蔾」者也。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虞翻曰:巽为入,二动,艮为宫,兑为妻,谓上无应也。三在阴下,离象毁坏,隐在坤中,死期将至,故「不见其妻,凶」也。

象曰:据于蒺蔾,乘刚也。

案:三居坎上,坎为丛棘而木多心,蒺蔾之象。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九家易曰:此本否卦。二四同功为艮,艮为门阙,宫之象也。六三居困而位不正,上困于民,内无仁恩,亲戚叛逆,诛将加身,入宫无妻,非常之困,故曰「不祥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虞翻曰:来,欲之初。徐徐,舒迟也。见险,故「来徐徐」。否乾为金,坤为车。之应历险,故「困于金车」。易位得正,故「吝,有终」矣。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王弼曰:下谓初。虽不当位,有与也。

崔憬曰:位虽不当,故「吝」也。有与于援,故「有终」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

虞翻曰:割鼻曰劓,断足曰刖。四动时,震为足,艮为鼻,离为兵,兑为刑,故「劓刖」也。赤绂谓二。否乾为朱,故「赤」。坤为绂。二未变应五,故「困于赤绂」也。乃徐有说,

虞翻曰:兑为说,坤为徐。二动应己,故「乃徐有说」也。利用祭祀。

崔憬曰:劓刖,刑之小者也。于困之时,不崇柔德,以刚遇刚,虽行其小刑,而失其大柄,故言「劓刖」也。赤绂,天子祭服之饰。所以称困者,被夺其政,唯得祭祀。若春秋传曰「政由宁氏,祭则寡人」,故曰「困于赤绂」。居中以直,在困思通,初虽𫏐穷,终则必喜,故曰「乃徐有说」。所以险而能说,穷而能通者,在困于赤绂乎!故曰「利用祭祀」也。案:五应在二,二互体离,离为文明,赤绂之

象也。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

陆绩曰:无据无应,故「志未得」也。二言朱绂,此言赤绂;二言享祀,此言祭祀,传互言耳,无他义也。谓二困五,三困四,五初困上,斯乃迭困之义也。

乃徐有说,以中直也。

崔憬曰:以其居中当位,故「有悦」。利用祭祀,受福也。

荀爽曰:谓五爻合同,据国当位而主祭祀,故「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

虞翻曰:巽为草莽,称葛藟,谓三也。兑为刑人,故「困于葛藟,于臲卼」也。曰动悔有悔,征吉。

虞翻曰:乘阳,故「动悔」。变而失正,故「有悔」。三已变正,己得应之,故「征吉」也。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

虞翻曰:谓三未变,当位应上故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虞翻曰:行谓三变,乃得当位之应,故「吉行」者也。周易集解卷九。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