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要义卷三下

宋魏了翁辑大畜至离

一/大畜艮能止乾小畜巽不能止乾

乾下艮上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正义曰:谓之「大畜」者,乾刚上进,艮止在上,止而畜之,能畜止刚健,故曰「大畜」。彖云「能止健,大正」也,是能止健,故为「大畜」也。小畜则巽在乾上,以其巽顺,不能畜止乾之刚,故云小畜也。此则艮能止之,故为「大畜」也。「利贞」者,人能止健,非正不可,故「利贞」也。「不家食,吉」者,己有大畜之资,当须养赡贤人,不使贤人在家自食,如此乃吉也。「利涉大川」者,丰财养贤,应于天道,不忧险难,故「利涉大川」。畜,本又作蓄,敕六反,义与小畜同。艮宫二世卦。

二/物弱而薄则退陨刚健笃实故日新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𪸩光日新其德。凡物既厌而退者,弱也;既荣而陨者,薄也。夫能「𪸩光日新其德」,唯「刚健笃实」也。

三/王以笃实𪸩光绝句郑日新绝句

「大畜刚健」绝句,「笃实𪸩光」绝句。𪸩音辉。「日新其德」,郑以「日新」绝句,「其德」连下句。正义曰:言「大畜刚健笃实」者,此释大畜之义。「刚健」谓乾也,乾体刚性健,故言「刚健」也。「笃实」谓艮也,艮体静止,故称「笃实」也。𪸩光日新其德者,以其刚健笃实之故,故能辉耀光荣,日日增新其德。

四/天在山中取德积于身中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物之可畜于怀,令德不散,尽于此也。正义曰:「天在山中」者,欲取德积于身中,故云「天在山中」。

五/郑本良马逐逐曰闲舆卫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凡物极则反,故畜极则通。初、二之进,值于畜盛,故不可以升。至于九三,升于上九,而上九处天衢之亨,涂径大通,进无违距,可以驰骋,故曰「良马逐」也。履当其位,进得其时,在乎通路,不忧险阨,故「利艰贞」也。闲,阂也。卫,护也。进得其时,虽涉艰难而无患也。舆虽遇闲而故卫也。与上合志,故「利有攸往」也。逐,如字,郑本作「逐逐」,云:「两马走也。」姚云:「逐逐,疾并驱之貌。」一音胄。曰,音越,刘云:「曰犹言也。」郑人寔反,云日习车徒。

六/何天之衢音河梁武音贺

上九:何天之衢,亨。处畜之极,畜极则通,大畜以至于大亨之时。何,辞也,犹云何畜乃天之衢,亨也。何,音河,梁武帝音贺。

七/观颐观所养物自求口实观自养

震下艮上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正义曰:「颐,贞吉」者,于颐养之世,养此贞正,则得吉也。「观颐」者,颐,养也,观此圣人所养物也。「自求口实」者,观其自养,求其口中之实也。颐以之反养也。此篆文字也。巽宫游魂卦。

八/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故谨节

象曰:山下至饮食。正义曰:山止于上,雷动于下。颐之为用,下动上止,故曰「山下有雷」。颐,人之开发言语,咀嚼饮食,皆动颐之事,故君子观此颐象,以谨慎言语,裁节饮食。先儒云: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故于颐养而慎节也。

九/居养贤之世舍灵龟而羡朵颐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朵颐者,嚼也。以阳处下而为动始,不能令物由己养动而求养者也。夫安身莫若不竞,修己莫若自保。守道则福至,求禄则辱来。居养贤之世,不能贞其所履,以全其德,而舍其灵龟之明兆,羡我朵颐而躁求,离其致养之至道,𬮭我宠禄而竞进,凶莫甚焉。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正义曰:「朵颐者,嚼也」者,朵是动义,如手之捉物谓之朵也。今动其颐,故知嚼也。「不能令物由已养」者,若道德弘大,则已能养物,是物由已养。今身处无位之地,又居震动之始,是动而自求养也。

十/颠颐谓上养下拂经于丘不奉上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养下曰颠。拂,违也。经犹义也。丘,所履之常也。处下体之中,无应于上,反而养初,居下不奉上而反养下,故曰「颠颐,拂经于丘」也。以此而养,未见其福也;以此而行,未见有与,故曰「颐,征凶」。

十/一虎视威而不猛欲逐逐尚敦实

六四,颠颐,吉。虎视耽耽,其欲逐逐,无咎。颐属上体,居得其位,而应于初,以上养下,得颐之义,故曰「颠颐,吉」也。下交不可以渎,故虎视耽耽,威而不猛,不恶而严,养德施贤,何可有利?故其欲逐逐,尚敦实也。修此二者,然后乃得全其吉而「无咎」。观其自养则履正,察其所养则养阳,颐爻之贵,斯为盛矣。视,徐市志反,又常止反。眈,丁南反,威而不猛也。马云:虎下视貌。

十/二众阴宗一阳以养故曰由颐

上九,由颐至有庆也。正义曰:「由颐」者,以阳处上而履四阴,阴不能独为其主,必宗事于阳也。众阴莫不由之以得其养,故曰「由颐」也。「厉,吉」者,为众阴之主,不可亵渎,严厉乃吉。

十/三大过言超过王肃音戈

巽下兑上大过,音相过之过,徐并古卧反,罪过也,超过也。王肃音戈,震宫游魂卦。

十/四圣人越常理拯患难故曰大过

正义曰:「过」谓过越之过,非经过之过。此衰难之世,唯阳爻乃大能过越常理,以拯患难也,故曰「大过」。以人事言之,犹若圣人过越常理,以拯患难也。「栋桡」者,谓屋栋也。本之与末俱桡弱,以言衰乱之世,始终皆弱也。「利有攸往,亨」者,既遭衰难,圣人利有所往以拯患难,乃得亨通。

十/五泽越常而灭木君子处衰难而独立

象曰:泽灭至无闷。正义曰:「泽灭木」者,泽体处下,木体处上,泽无灭木之理。今云「泽灭木」者,乃是泽之甚极而至灭木,是极大过越之义。其大过之卦有二义也:一者物之自然大相过越常分,即此「泽灭木」是也;二者大人大过越常分以拯患难,则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是也。「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者,明君子于衰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隐遁于世而无忧闷,欲有遁难之心,其操不改。凡人遇此则不能然,唯君子独能如此,是其过越之义。遁,本又作遁。

十六枯杨生稊老夫得女妻言过以相与,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稊者杨之秀也

以阳处阴,能过其本而救其弱者也。上无其应,心无特吝,处过以此,无衰不济也。故能令枯杨更生稊,老夫更得少妻,拯弱兴衰,莫盛斯爻,故「无不利」也。老过则枯,少过则稚。以老分少,则稚者长;以稚分老,则枯者荣。过以相与之谓也。大过至衰而已至壮,以至壮辅至衰,应斯义也。

十/七栋隆则其下榱柱亦不被桡

九四,栋隆至乎下也。正义曰:「栋隆,吉」者,体居上体,以阳处阴,能拯救其弱,不为下所桡,故得栋隆起而𫉬吉也。「有它吝」者,以有应在初,心不弘阔,故「有它吝」也。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者,释「栋隆之吉」。以其能拯于难,不被桡乎在下,故得「栋隆,吉」。九四应初,行又谦顺,能拯于难,然唯只拯初,初谓下也。下得其拯,犹若所居屋栋隆起,下必不桡弱,何得云「不被桡乎在下」?但经文云「栋桡」,彖释「栋桡」者,本末弱也。以屋栋桡弱而偏,则屋下榱柱亦先弱。柱为本,榱为末,观此彖辞,是已见其义。故子产云:「栋折榱崩,侨将压焉。」以屋栋桡折,则榱柱亦同崩,则此义也。

十/七过之甚而意则善则不可咎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处大过之极,过之甚也。涉难过甚,故至于灭顶,凶。志在救时,故不可咎也。顶,徐都冷反。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虽凶无咎,不害义也。正义曰:犹龙逢、比干忧时危乱,不惧诛杀,直言深谏,以忤无道之主,遂至灭亡。其意则善而功不成,复有何咎责。

十/八坎险陷之名习有二义

坎下坎上,习坎。坎,险陷之名也。习谓便习之习。便,习也,重也。刘云:「水流行不休,故曰习坎。」徐苦感反,本亦作掐。京、刘作「欿」。险也,陷也。八纯卦,象水陷陷没之陷。便,婢面反,通见后。

十/九内亨外暗内刚外顺故行有尚

有孚,维心亨。刚正在内,「有孚」者也。阳不外发,而在乎内,「心亨」者也。行有尚。内亨外暗,内刚外顺,以此行险,「行有尚」也。正义曰:心亨,言心得通也。「行有尚」者,内亨外暗,内刚外柔,以此行险,事事可上,故云「行有尚」也。案:诸卦之名,皆于卦上不加其字。此坎卦之名特加「习」者,以坎为险难,故特加「习」名。「习」有二义:一者,习,重也,谓上下俱坎,是重叠有险,险之重叠,乃成险之用也。二者,人之行险,先须便习其事,乃可得通。

二/十来之坎居亦坎故曰险且枕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既履非其位,而又处两坎之间,出则之坎,居则亦坎,故曰「来之坎坎」也。枕者,枕枝而不安之谓也,出则无之,处则无安,故曰「险且枕」也。来之皆坎,无所用之,徒劳而已。险且,如字,古文及郑、向本作检,郑云:「木在手曰检。」枕,徐针鸩反,王肃针甚反,郑玄云:「木在首曰枕。」

二十/一四五刚柔相际故尊酒簋贰俭约成礼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处重险而履正,以柔居柔,履得其位,以承于五,五亦得位,刚柔各得其所,不相犯位,皆无余应以相承比,明信显著,不存外饰。处坎以斯,虽复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缶之器,纳此至约,自进于牖,乃可羞之于王公,荐之于宗庙,故「终无咎」也。樽酒,音尊,绝句。簋贰音轨,绝句。用缶,方有反,绝句。旧读「樽酒簋」绝句,「贰用缶」一句。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刚柔相比而相亲焉,际之谓也。正义曰:所以一樽之酒,贰簋之食得进献者,以六四之柔与九五之刚,两相交际而相亲,故得以此俭约而为礼也。

二十/二坎尽平乃无咎明九五未免于咎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为坎之主,而无应辅可以自佐,未能盈坎者也。坎之不盈,则险不尽矣。祗,辞也。为坎之主,尽平乃无咎,故曰「祗既平,无咎」也。说既平,乃无咎,明九五未免于咎也。祗,音支,又祁支反。郑云:「当为坻,小丘也。」

二十/三离以柔为正不可畜刚故畜牝牛吉

离下离上离利贞,亨。离之为卦,以柔为正,故必贞而后乃亨,故曰「利贞,亨」也。畜牝牛,吉。柔处于内而履正中,牝之善也。外强而内顺,牛之善也。离之为体,以柔顺为主者也,故不可以畜刚猛之物,而「吉」于「畜牝牛」也。

二十/四柔不处内不履正中皆非牝之善

正义曰:「柔处于内而履正中,牝之善也」者,若柔不处于内,似妇人而预外事;若柔而不履正中,则邪僻之行,皆非牝之善也。

二十五,柔丽乎中正故亨谓六五六二,正义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者释经亨义也

又总释「畜牝牛吉」也。「柔丽于中正」,谓六五、六二之柔皆丽于中,中则不偏,故云中正。以中正为德,故万事亨。以中正得通,故畜养牝牛而得吉也,以牝牛有中正故也。案:诸卦之彖释卦名之下,乃释卦下之义,于后乃叹而美之。此彖既释卦名,即广叹为卦之美,乃释卦下之义。与诸卦不例者,此乃夫子随义则言,因文之便。此既释离名丽,因广说日月草木所丽之事,然后却明卦下之义,更无义例。

二十/六八纯卦象各异此言两明乃作离

象曰:明两,至于四方。正义曰:「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二离,故云「明两作,离」也。案:八纯之卦,论象不同,各因卦体事义随文而发。乾坤不论上下之体,直总云「天行健」,「地𫝑坤」,以天地之大,故总称上下二体也。雷是连续之至,水为流注不已,义皆取连续相因,故震云「瀳雷」,坎云「瀳至」也;风是摇动相随之物,故云「随风,巽」也。山泽各自为体,非相入之物,故云「兼山,艮」、丽泽,兑,是两物各行也。今明之为体,前后各照,故云「明两作离」,是积聚两明,乃作于离。若一明暂绝,其离未久,必聚两明,前后相续,乃得作离卦之美,故云「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是继续其明,乃得照于四方。若明不继续,则不得久为照临,所以特云「明两作离」,取不绝之义也。作,郑云:「作,起也。」荀云:「用也。」

二十/七黄离元吉以居中得位而处于文明

六二:黄离,元吉。居中得位,以柔处柔,履文明之盛,而得其中,故曰「黄离,元吉」也。正义曰:黄者,中色也。离者,文明。居中得位,而处于文明,故「元吉」也。故象云「得中道」,以其得中央黄色之道也。

二十/八六五柔乘刚四来害己至于沱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履非其位,不胜所履,以柔乘刚,不能制下,下刚而进,将来害己,忧伤之深,至于沱嗟也。然所丽在尊,四为逆首,忧伤至深,众之所助,故乃沱嗟而𫉬吉也。出,如字,徐尺遂反,王嗣宗𠡠类反。

二十/九五为王位而言王公便文以会韵

正义: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者,此释六五「吉」义也。所以终得吉者,以其所居在五,离附于王公之位,被众所助,故得吉也。五为王位,而言公者,此连王而言公,取其便文以会韵也。离王公,音丽,郑作丽。王肃云:「丽,王者之后为公。」梁武力智反。周易要义卷三下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