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要义卷六上

宋魏了翁辑丰至节

一/丰是腆厚光大与礼字不同

离下震上。丰:亨,王假之。大而亨者,王之所至。丰,芳忠反,字林匹忠反,依字作丰。今并三直画,犹是变体。若曲下作豆,礼字耳,非也。世人乱之久矣。丰,上敷忠反,下虚启反。彖及序卦皆云「大也」。案:丰是腆厚光大之义。郑云:「丰之言腆,充满意也。」坎宫五世卦。假,庚白反,至也,下同;马古雅反,大也。

二/有不亨则忧未已故丰亨乃得勿忧

勿忧,宜日中。丰之为义,阐弘微细,通夫隐滞者也。为天下之主,而令微隐者不亨,忧未已也,故至「丰亨」,乃得勿忧也。用夫丰亨不忧之德,宜处天中以徧照者也,故曰「宜日中」也。

三/日中下言中昃盈虚孔子因丰设戒

正义曰:「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者,日中之时,徧照天下,王无忧虑,德乃光被,同于日中之盛,故曰「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者,此孔子因丰设戒。以上言王者以丰大之德,照临天下,同于日中。然盛必有衰,自然常理。日中至盛,过中则昃;月满则盈,过盈则食。天之寒暑往来,地之陵谷迁贸,盈则与时而息,虚则与时而消。天地日月尚不能久,况于人与鬼神,而能长保其盈盛乎?勉令及时修德,仍戒居存虑亡也。此辞先陈天地,后言人、鬼神者,欲以轻譬重,亦先尊后卑也。而日月先天地者,承上宜日中之文,遂言其昃食。

四/丰大也辅嗣音阐大之大

注音阐大之大也。正义曰:阐者,弘广之言。凡物之大,其有二种:一者自然之大,二者由人之阐弘使太。丰之为义,既阐弘微细,则丰之称大,乃阐大之大,非自然之大,故音之也。

五/雷电皆至则威且明故言刑狱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文明以动,不失情理也。正义曰:「雷电皆至,丰」者,雷者天之威动,电者天之光耀。雷电俱至,则威明备。断决狱讼,须得虚实之情;致用刑罚,必得轻重之中。若动而不明,则淫滥斯及,故君子象于此卦而折狱致刑。折,之舌反。

六/虽旬无咎旬犹均谓初四皆阳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处丰之初,其配在四,以阳适阳,以明之动,能相光大者也。旬,均也。虽均无咎,往有尚也。初、四俱阳爻,故曰「均」也。旬,如字,王肃尚纯反,或音唇,荀作均,刘昞作钧。

七/处见斗之时信以发志故得吉

「日中」者,明之盛也。斗见者,暗之极也。处盛明而丰其蔀,故曰「日中见斗」。不能自发,故往得疑疾。然履中当位,处暗不邪,「有孚」者也。若,辞也。有孚可以发其志,不困于暗,故获吉也。蔀,音部,王廙同,蒲户反,王肃普苟反。略例云:「大暗之谓蔀。」马云:「蔀,小也。」郑作「菩」,云:「小席。」正义曰:二、五俱阴,二已见斗之暗,不能自发,以自求于五,往则得见疑之疾。象曰「信以发志」者,虽处幽暗而不为邪,是有信以发其丰大之志,故得吉也。

八/沛见沬愈于蔀见斗如折右肱不可用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沛,幡幔,所以御盛光也。沬,微昧之明也。应在上六,志在乎阴,虽愈乎以阴处阴,亦未足以免于暗也。所丰在沛,「日中见沬」之谓也。施明则见沬而已;施用则折其右肱,故可以自守而已,未足用也。沛,本或作旆,谓幡幔也;又音普贝反,姚云:「滂沛也」;王廙丰盖反,又补赖反;徐普盖反;子夏传作「芾」,云:「小也。」郑、干作「芾」,云:「祭祀之蔽膝。」

九/见沬或云斗杓后星或小星或辅星

沬,徐武盖反,又亡对反,微昧之光也。字林作「昧」,亡太反,云:「斗杓后星。」王肃云:「音妹,郑作妹。」服虔云:「日中而昏也。」子夏传云:「昧,星之小者。」马同。薛云:「辅星也。」象曰:「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虽有左在,不足用也。正义曰:处光大之时而丰沛见沬,虽愈于丰蔀见斗,然施于大事,终不可用。假如折其右肱,自守而已,乃得无咎。

十/四初皆阳故曰旬曰夷又互言主

九四,丰其至,吉行也。正义曰:「丰其蔀」者,九四以阳居阴,暗同于六二,故曰「丰其蔀」也。「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者,夷,平也;四应在初,而同是阳爻,能相显发而得其吉,故曰「遇其夷主,吉」也。言四之与初交相为主者,若宾主之义也。若据所适,初适四,则以四为主,故曰「遇其配主」。自四之初,则以初为主,故曰「遇其夷主」也。二阳体敌,两主均平,故初谓四为「旬」,而四谓初为「夷」也。

十/一以阳处阴故为蔀暗以遇阳故吉行

象曰「位不当」者,止谓以阳居阴而位不当,所以丰蔀而暗者也。「幽不明也」者,日中盛明而反见斗,以譬当光大而居阴,是应明而幽暗不明也。吉行也者,处于阴位,为暗巳甚,更应于无阴,由获吉,犹与阳相遇,故得吉行也。

十/二六五阴来适阳能自章显故有庆誉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以阴之质,来适尊阳之位,能自光大,章显其德,获「庆誉」也。正义:「象曰有庆也」者,言六五以柔处尊,履得其中,故致「庆誉」也。

十/三阴处极而在外故为丰屋蔀家无人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𬮭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屋,藏荫之物。以阴处极而最在外,不履于位,深自幽隐,绝迹深藏者也。既丰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暗之甚也。虽「𬮭其户,阒其无人」,弃其所处而自深藏也。处于明动尚大之时,而深自幽隐,以高其行,治道未济,隐犹可也;既济而隐,以治为乱也。丰其屋,说文作丰,云:「大屋也。」𬮭,苦规反,李登云:「小视。」阒,苦鵙反,徐苦𬷼反,一音苦馘反,马、郑云:「无人貌。」正义曰:三年丰道已成,而犹不见,所以为凶,故曰「丰其屋,蔀其家,𬮭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十/四处明动之时而天际翔故云自藏

象曰天际翔也者,如鸟之飞翔于天际,言隐翳之深也。「自藏也」者,言非有为而当自藏,可以出而不出,无事自为隐藏也。藏,如字,众家作「戕」,慈羊反。马、王肃云:「残也。」郑云:「伤也。」

十/五羁旅而获小亨是旅之贞吉

艮下离上旅:小亨,旅贞吉。不足全夫贞吉之道,唯足以为旅之贞吉,故特重曰「旅贞吉」也。正义曰: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既为羁旅,苟求仅存,虽得自通,非甚光大,故旅之为义,小亨而已,故曰「旅,小亨」。羁旅而获小亨,是旅之正吉,故曰「旅贞吉」也。旅,力举反,羁旅也。序卦云:「旅而无所容」,杂卦云:「亲寡旅」是也。离宫一世卦,王肃等以为军旅。

十/六旅失其居智者宜有为故言时义大

旅之时义大矣哉!旅者,大散,物皆失其所居之时也。咸失其居,物愿所附,岂非知者有为之时。

十/七柔处外而得中顺阳故为旅亨贞

正义曰:柔处于外,弱而为客之象。若所托不得其主,得其主而不能顺从,则乖逆而离散,何由得自通而贞吉

乎今柔虽处外而得中顺阳则是得其所托而顺从于

主。又止而丽明,动不履妄,故能于寄旅之时得通而正,不失所安也。

十/八艮止离明为慎刑不留狱之象

象曰:山上至留狱。正义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者,火在山上,逐草而行,势不久留,故为旅象。又上下二体艮止离明,故居子象。此以静止明察,审慎用刑,而不稽留狱讼。

十九、以寄旅而施下,为主所疑,若齐之田氏。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居下体之上,与二相得,以寄旅之身而为施下之道,与萌侵权,主之所疑也,故次焚、仆丧而身危也。正义:象曰亦以伤矣者,言失其所安,亦可悲阳也。「其义丧」者,言以旅与下,理是丧亡也。释注「与萌侵权」,言与得政事之萌,渐侵夺主居之权势,若齐之田氏,故为主所疑也。

二/十资斧诸家作齐斧或斋斧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斧,所以斫除荆棘,以安其舍者也。虽处上体之下,不先于物,然而不得其位,不获平坦之地,客于所处,不得其次,而得其资斧之地,故其「心不快」也。「得其资斧」,如字,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斧」。张轨云:「齐斧,盖黄钺斧也。」张晏云:「整齐也。」应劭云:「齐,利也。」虞喜志林云:「齐当作斋,斋戒入庙而受斧。」下卦同。

二十/一旅不可盛位犹射雉亡矢以承上故誉命

六五射雉至上逮也。正义曰:「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者,羁旅不可以处盛位,六五以羁旅之身进居贵位,其位终不可保。譬之射雉,惟有一矢,射之而复亡失其矢,其雉终不可得,故曰「射雉一矢亡」也。然出文明之内,能照祸福之几,不乘下以侵权,而承上以自保,故得终以美誉而见爵命,故曰「终以誉命」也。象曰「上逮」者,逮,及也;以能承及于上,故得「终以誉命」也。

二十/二以旅居上故先笑后号丧牛而终莫闻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居高危而以为宅,巢之谓也。客旅得上位,故先笑也。以旅而处于上极,众之所嫉也。以不亲之身而当嫉害之地,必凶之道也,故曰「后号啕」。牛者,稼穑之资。以旅处上,众所同嫉,故「丧牛于易」。不在于难,物莫之与,危而不扶,丧牛于易,故莫之闻。莫之闻,则伤之者至矣。正义:象曰「终莫之闻也」者,众所同嫉,危而不扶,至于「丧牛于易」,终无以一言告之,使闻而悟也。

二十/三二五以刚巽乎中正故能行志而申命

巽下巽上。巽。小亨。全以巽为德,是以「小亨」也。上下皆巽,不违其令,命乃行也。故申命行事之时,上下不可以不巽也。□曰:重巽以申命,命乃行也,未有不巽而命行也。「刚巽乎中正而志行」,以刚而能用巽,处于中正,物所与也。柔皆顺乎刚,明无违逆,故得小亨。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正义曰:「重巽以申命」者,此卦以卑巽为名,以申命为义,故就二体上下皆巽,以明可以申命也。「刚巽乎中正而志行」者,须上下皆巽,若命不可从,则物所不与也。故又因二、五之爻刚而能巽,不失其中,所以志意得行,申其命令也。「柔皆顺乎刚」者,刚虽巽为中正,柔苦不顺乎刚,何以申其命乎?

二十/四柔皆顺刚非献替之道故小亨

案:彖并举「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以结之,明「柔皆顺刚」之意,不专释「小亨」二字。而注独言「明无违逆,故得小亨」者,褚氏云:「夫献可替否,其道乃弘。」柔皆顺刚,非大通之道。所以文王系「小亨」之辞,孔子致「皆顺」之释。案:王注上下卦之体,皆以巽言之,柔不违刚,正是巽义,故知「皆顺」之言,通释诸辞也。

二十/五甲庚皆申命之谓言以渐化物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以阳居阳,损于谦巽,然秉乎中正以宣其令,物莫之违,故曰「贞吉,悔亡,无不利」也。化不以渐,卒以刚直用加于物,故初皆不说也。终于中正,邪道以消,故有终也。申命令谓之庚。夫以正齐物,不可卒也。民迷固久,直不可肆也。故先申三日,令著之后,复申三日,然后诛而无咎

怨矣甲庚皆申命之谓也先西荐反后胡豆反卒才忽

反。正义曰:象曰「位正中」者,若不以九居五位,则不能以中正齐物。物之不齐,无由致吉,是由九居五位,故举爻位言之。

二十/六说恐陷于谄邪故利在贞正

兑下兑上兑:亨,利贞。正义曰:兑,说也。说卦曰:「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惠施民说,所以为亨。以说说物,恐陷谄邪,其利在于贞正,故曰「兑,亨,利贞」。

二十/七两泽相润说为朋友讲习之象

象曰:丽泽至讲习。正义曰:「丽泽,兑」者,丽犹连也,两泽相连,润说之盛,故曰「丽泽,兑」也。君子以朋友讲习者,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相说之盛,莫过于此也。故君子象之,以朋友讲习也。

二十/八六三履非位而求说为来兑凶

六三:来兑,凶。以阴柔之质,履非其位,来求说者也。非正而求说,邪佞者也。

二十/九商兑介疾谓大臣裁佞闲邪故有喜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商,商量裁制之谓也。介,隔也。三为佞说,将近至尊,故四以刚德裁而隔之,匡内制外,是以未宁也。处于几近,闲邪介疾,宜其有喜也。商如字,郑云:「隐度也。」正义曰:夫佞邪之人,国之疾也。防邪隔疾,宜其有喜,故曰「介疾有喜」。象曰「有庆」者,四能匡内制外,介疾除邪,此之为喜,乃为至尊所善,天下蒙赖,故言「有庆」也。

三/十居九五正当之位而孚于剥

九五,孚于剥,有厉。比于上六而与相得,处尊正之位,不说信乎阳而说信乎阴,「孚于剥」之义也。剥之为义,小人道长之谓。比,毗志反。正义曰:象曰「位正当」者,以正当之位,宜任君子而信小人,故曰「当位责之」也。

三十/一涣为小人离大德亨通之时

坎下巽上。涣,亨。正义曰:「涣,亨」者,涣卦名也。序卦曰:「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然则「涣」者,散释之名。杂卦曰:「涣,离也。」此又「涣」是离散之号也。盖涣之为义,小人遭难,离散奔迸而逃避也。大德之人能于此时建功立德,散难释险,故谓之为「涣」。能释险难,所以为「亨」。涣,呼乱反,散也。序卦云「离也」。离宫五世卦,

三十/二二刚德居险四得位从上故能涣难

正义曰:「涣,亨」者,叠经文略举名德也。「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者,此就九二刚德居险,六四得位从上,释所以能散释险难而致亨通,乃至「利涉大川,利贞」等也。二以刚德来居险中,而不穷于险;四以柔顺得位于外,而上与五同。内刚无险困之难,外柔无违逆之乖,所以得散释险难而通亨,建立宗庙而祭享,利涉大川而克济,利以正道而鸠民也。

三十/三王居涣时可以有庙

「王假有庙,王乃在中」者,此重明涣时可以有庙之义。险难未夷,方劳经略,今在涣然之中,故至于有庙也。

三十/四上故乘木有功王不取象

注:乘木即涉难也。木者,专所以涉川也。先儒皆以此卦坎下巽上,以为乘木水上,涉川之象,故言「乘木有功,王不用象」,直取况喻之义。

三十/五涣然无难故先王以享上帝立宗庙

象曰:风行至立庙。正义曰:「风行水上,涣」者,风行水上,激动波涛,散释之象,故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者,先王以涣然无难之时,享于上帝,以告太平,建立宗庙,以祭祖考。

三十/六九二奔初而得所安为涣奔机

九二,涣奔至得愿也。正义曰:「涣奔其机」者,机,承物者也。初承于二,谓初为机。二俱无应,与初相得,而初得远难之道。今二散奔归初,故曰「涣奔其机」也。「悔亡」者,初得散道而二往归之,得其所安,故「悔亡」也。象曰「得愿」者,违难奔散,愿得所安,奔初获安,是得其愿也。

三十/七出号令以散险惟王居乃无咎

九五,涣汗至正位也。正义曰:「涣汗其大号」者,人遇险阨,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阨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阨者也,故曰「涣汗其大号」也。「涣王居,无咎」者,为涣之主,名位不可假人,惟土居之,乃得无咎,故曰「涣王居,无咎」。象曰「正位」者,释「王居,无咎」之义,以九五是王之正位。

三十/八节者制度之名过苦不可贞

兑下坎上节:亨。苦节不可贞。正义曰:「节」,卦名也。彖曰:「节以制度。」杂卦云:「节,止也。」然则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故曰「节,亨」。节须得中,为节过苦,伤于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复正,故曰「苦节,不可贞」也。节,荐絜反,止也。明礼有制度之名。一云分段支节之义。坎宫一世,卦,

三十/九刚柔分而二五以刚居中为节

彖曰:「节,亨」至「不害民」。正义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者,此就上下二体及二五刚中,释所以为节得亨之义也。坎刚居上,兑柔处下,是刚柔分也。刚柔分,男女别,节之大义也。二五以刚居中,为制之主,所以得节。节不违中,所以得亨,故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也。「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为节过苦,不可为正。若以「苦节」为正,则其道困穷,故曰「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者,上言「苦节,不可贞,其道穷」者,正由为节不中,则物所不说,不可复正,其道困穷,故更就二体及四、五当位,重释行节得亨之义,以明「苦节」之穷也。「行险以说」则为节得中;「当位以节」,则可以为正。良由中而能正,所以得通,故曰「中正以通」,此其所以为「亨」也。「天地节而四时成」者,此下就天地与人广明节义。

四/十数度谓礼命多少德行谓人才优劣

象曰:泽上至德行。正义曰:「泽上有水,节」者,水在泽中,乃得其节,故曰「泽上有水,节」也。「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者,「数度」谓尊卑礼命之多少;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君子象节,以制其礼数等差,皆使有度;议人之德行任用,皆使得宜。

四十/一居节之初尚谨密故不出户庭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为节之初,将整离散而主制度者也,故明于通塞,虑于险伪,不出户庭,慎密不失,然后事济而「无咎」也。正义曰:序卦云:

「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以此卦承涣之后,初九居节之初,故曰「将整离散而立法度」也。

四十/二九二不出门庭失时极故凶

九二,不出门庭,凶。初已造之,至二宜宣其制矣,而故匿之,失时之极,则遂废矣,故不出门庭则凶也。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正义曰:象曰「失时极」者,极,中也;应出不出,失时之中,所以为凶。

四十/三六三阴处阳柔乘刚不节又谁咎

六三不节至谁咎也正义曰:「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者,节者制度之卦,处节之时,位不可失。六三以阴处阳,以柔乘刚,失位骄逆,违节之道,祸将及己,以至哀嗟,故曰「不节若,则嗟若」也。祸自已致,无所怨咎,故曰「无咎」。

四十/四当位居中为节之主甘而不苦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当位居中,为节之主。不失其中,不伤财,不害民之谓也。为节而不苦,非甘而何?术斯以往,「往有尚」也。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正义曰:「甘节,吉,往有尚」者,甘者,不苦之名也。

四十/五节过而苦正之凶也而得悔亡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过节之中,以至亢极,苦节者也。以斯施人,物所不堪,正之凶也。以斯修身,行在无妄,故得悔亡。周易要义卷六上。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