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章句证异卷六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象下传

吕大防作象下四,程迥作下象四,吕祖谦作小象传四,朱子从之。吴仁杰以下经小象为系辞传次第四。俞琰以下经小象为爻传下次第四。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咸其拇」,志在外也。

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顺」,俞琰云:「当作慎。」顺、慎古通用。

「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咸其脢」,志末也。

「志末也」,俞琰作「志未发也」,云:「发与害字叶韵,咸其脢,则言未出而志未发。」今诸家解以未字作末字,以为所感浅末,非也。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滕」,九家作「乘」。郑玄作「媵」,送也。陆德明、李鼎祚引虞翻作媵,送也。古。惠栋从「媵」,云:「媵,读为腾。今文媵皆作腾,是媵为 文腾也。本又作媵,媵,虚也。上之以虚辞相感,义亦得通。」晁说之、项安世、俞琰引虞翻作「腾」,云:「传布之义。」朱震曰:「王昭素作腾,云:传也。用程子作腾字。」汝。朱子曰:「滕、腾通。」 王申子、赵 梅、王宗传、胡炳文同。「说」,徐邈音脱,又始锐反。黄宗炎读「悦」,云:「口如泉涌,无非喜悦之色。」

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张子读恶为憎恶之恶。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何,褚氏作河可反。陆德明曰:「今不用音何。」执用黄牛,固志也。

俞琰曰:牛,当作「革」,字下垂,讹为「牛」。

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惫,荀爽作「备」。王肃作「毙」。晁说之曰:「备」,古文「惫」字。

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嘉遁贞吉」,以正志也。「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壮于趾」,其孚穷也。九二「贞吉」,以中也。

「小人用壮」,君子罔也。「藩决不羸」,尚往也。

「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详,郑玄、王肃作「祥」,善也。虞翻作「详」,云:「乾善为详之。」李鼎祚同 晁说 曰:「详,古文祥字。」 惠栋同。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郑玄、虞翻、周氏作「自照明德」。孔颖达曰:宜昭,之遥反。周氏等为照,之召反,非。惠栋从照。李鼎祚同。

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受兹介福」,以中正也。众允之志,上行也。「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入于左腹」,获心意也。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闲有家」,志未变也。

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王假有家」,交相爱也。「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见恶人」,以辟咎也。

「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交孚无咎」,志行也。

「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遇雨之吉,群疑亡也。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反,郭京作正,云:「误作反。」「往蹇来誉」,宜待也。

郑玄、虞翻作「宜待时也」。李鼎祚、惠栋同。惠云:「俗本脱时字。」 俞琰训同郑说。 吴澄曰:「郑本盖以叶韵,故离骚经待与为、期叶,则不添时字,亦叶韵。」张燔作「宜时也」。

「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往蹇来反」,内喜之也。反见本爻。「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实也。

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宥,京房作「尤」。

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自我致戎,陆德明曰:「本又作致寇。」晁说之曰:「寇作戎,其失自虞始。虞前皆依文作寇。」澄,俞琰同晁说。 吴 作「寇」。解而拇,未当位也,

俞琰曰:「李秀岩、汤南窗则当字作平声读。」

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惩,郑玄、虞翻作「征」,云:「清也。鼎祚同。」陆德明作「征,止也。古。」李惠栋云:「征,读为惩, 文也。」陆德明曰:「蜀才作澄。」晁说之曰:蜀才作登,古文澄字。廉案:毛奇龄引蜀才作「拯」,与拯同,未知何据。刘表作惩。吕祖谦曰:「征,今本作惩。窒,孟喜作恎,郑玄、刘表作懫,正也。同,惠栋、陆绩作□。」毛奇龄云:「懫、恎古义同。止,惟陆训不可解。」廉案:朱彝尊引作「疗」,毛奇龄引作「瘠」,疑皆误。欲,陆德明、孟喜作「浴」。晁说之曰:「孟喜作谷。谷,古文浴字。」

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一人行,三则疑也。损其疾,亦可喜也。

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祐,陆德明曰:「本又作佑。」虞翻作右。惠栋同。

「勿损益之」,大得志也。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或益之」,自外来也。

益「用凶事,固有之也」,李鼎祚作「故有之矣」,惠栋同。告公从,以益志也。

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偏」,孟喜、虞翻作「徧」,云:「周匝也。」「之」,李鼎祚、惠栋同。 晁说 曰:「当作徧。」

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则」,王弼作「明」。郭雍云:「王弼作明,殊失之矣。」廉案:胡炳文、俞琰亦非之。 胡瑗云:「则当作明。」代、渊同。不胜而往,咎也。

「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宋咸云:「误增中字。」俞琰从之。

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诰」,郑玄、王肃作「诘」,止也。鲁毛奇龄云:「郑非。汉书恭传引作诰。」

「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其行次且」,行未牵也。无鱼之凶,远民也。

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姤其角」,上穷吝也。

「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除」,荀爽作「虑」。陆德明曰:「本亦作储,亦作治。」

「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引吉无咎」,中未变也。「往无咎」,上巽也。

「大吉无咎」,位不当也。「萃有位」,志未光也。

陆德明作「未光也」。朱震云:「一本无志字。」 吕祖谦从陆。

「赍咨涕」,「洟」,未安上也。「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顺」,九师、虞翻、王肃、何妥作「慎」。晁说之曰:「古文顺字与慎多相乱。」 朱子曰:「顺、慎通用为。」陆时位曰:「王肃以顺 慎,殊失本旨。」「德」,姚信作「得」。「以高大」,陆德明曰:「本或作以成高大。」廉案:郑玄注礼记中庸引易作「以成高大」。 李鼎祚、虞翻、吴澄、惠栋同有。晁说之曰:「王昭素云:程氏诸本或 或无有成字者,是。」

「允升大吉」,上合志也。九二之孚,有喜也。「升虚邑」,无所疑也。「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郭京作「不明也」,云:「误增幽字。」晁说之曰:「案徐氏云:多此幽字。」 俞琰曰:「特出幽字,或以为衍文,非。」

「困于酒食」,中有庆也。「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祥,九家易作「详」,李鼎祚、惠栋同,通。俞琰曰:祥与详。

「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劳,倪元璐曰:「如字。相,王肃如字。」

「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井谷射鲋」,无与也。

「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井甃无咎」,修井也。「寒泉之食」,中正也。「元吉在上」,大成也。

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俞琰曰:牛,当为革。牛可省,革不可省。「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革言三就,又何之矣。改命之吉,信志也。

「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凝,翟玄作拟,度也。

「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鼎耳革」,失其义也。「覆公𫗧」,信如何也。

「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瀳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来厉,乘刚也。「震苏苏」,位不当也。「震遂泥」,未光也。

「震往来厉」,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其趾」,未失正也。

明晋、王本作「未失止也」。

「不拯其随」,未退听也。毛奇龄云:「象曰下,李鼎祚有其心不快四字。」廉案:今李本无之,未知何据。虞翻、李鼎祚作「未违听也」。廉案:毛奇龄谓李鼎祚作「未为」,不知何据。「艮其限」,危薰心也。「艮其身」,止诸躬也。「艮其辅」,以中正也。

朱子曰:「正字羡文,叶韵可见。」从胡炳文、俞琰 之。姚小彭曰:「以六居五,当作以正中也,亦于韵为叶。」蒋、项安世、吴澄从之。 悌生同。米知德曰:「当作以中止也。」李开先曰:「止非正字,甚是。」

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善俗」,王肃本作「善风俗」。郭京曰:「脱风字,善。」朱震从之。郑东乡曰:「古易 字下有风字,同。」熊良辅、梁寅、吴澄增「风」字。朱子曰:「贤字衍。或善下有脱字。」蔡节斋、胡一桂、胡炳文、陈仁锡同。

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饮食衎衎」,不素饱也。「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归妹以涕,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晁说之曰:「孟喜、京房作恒也,无以字。」俞石涧从之。虞翻作「独吉相承也」。

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归妹以须,未当也。

虞翻作「位未当也」。李鼎祚同。

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有待,陆德明本曰:「一本作有待。」

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郭京曰:「袂良」下误增也字。云:「上句举阴,不当有也字。」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吉行也,郭京作「吉志行也」,云:「脱志字。」有,陆时位曰:「古本下 志字。」六五之吉,有庆也。

「丰其屋」,天际翔也。「𬮭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

天际,郑玄云:「当为瘵病也。」翔,孟喜、郑玄、王肃作「祥」。孟喜曰:「天降下恶祥也。」 李鼎祚亦作「祥」。藏,陆德明云:「众家作戕。」马融云:「戕,残也。」伤,王肃同。虞、郑玄云:「藏 也。」 按: 「翻」作「藏」。

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旅琐琐」,志穷灾也。

「得童仆贞」,终无尤也。「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终以誉命」,上逮也。

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陆德明曰:「本一作宜其焚。」廉案:马融云:「义,宜也。」「丧牛于易」,陆德明作「丧牛之凶」。李氏集解同读。吕祖谦曰:「丧牛之凶,今本 丧牛于易。」

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纷若之吉,得中也。频巽之吝,志穷也。「田获三品」,有功也。

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丽,郑玄作「离」,云:「并也。」

和兑之吉,行未疑也。孚兑之吉,信志也。

来兑之凶,位不当也。九四之喜,有庆也。「孚于剥」,位正当也。「上六引兑」,未光也。

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毛居正字作「亨」,读作享。初六之吉,顺也。「涣奔其机」,得愿也。「涣其躬」,志在外也。

「涣其群,元吉」,光大也。「王居无咎」,正位也。「涣其血」,远害也。

程子曰:「血字下脱去字。」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陆德明曰:「泽上」,或作泽中,今不用。「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初九虞吉」,志未变也。「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或鼓或罢」,位不当也。「马匹亡」,绝类上也。

「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密云不雨」,已上也。

上,郑玄作「尚」,庶几也。郭京曰:「已,止也。王误作上。」毛奇龄曰:案王注仍是「上」字,郭京妄据。「弗遇过之」,已亢也。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曳其轮」,义无咎也。「七日得」,以中道也。「三年克之」,惫也。「终日戒」,有所疑也。

「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李心传曰:「两句自恊韵,厉字疑衍。」

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濡其尾,亦不知极也朱子本义曰:「极字未详,考上下韵亦不恊,或恐是敬字。」张振渊从之。语录又云:「或当作拯。」吴草庐曰:「疑当作拯字。或云极叶音竞。」熊朋来云:「古注明以拯救为解,作拯字何疑?」 熊良辅云:「是极字。」 查慎行:「或当作拯。」

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姚大老曰:「恊韵正当作直。」俞石涧曰:「鲁音之叶如此,不必改极为敬以叶正,亦必改正为直以叶极也。」

未济征凶,位不当也。贞吉悔亡,志行也。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晖,陆德明:「晖又作辉。」

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周易章句证异卷六。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