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章句证异卷三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彖上传

郑玄合彖传于经,置爻词后、大象前,本淳于后,吴仁杰语。廉案:石介称孔子作彖传于六爻之前,说与此异。王弼自坤以下,彖传置卦词后、大象前。陆德明、孔颖达、李鼎祚、苏轼、张子从、之世王、宋子夏传,朱震、李衡、张浚、郑汝谐、项安宗传,赵彦肃、王申子、李简、董楷同置。周燔彖传置卦词后、爻词前,文低一字。 赵汝梅卦词后、爻词前;乾、坤二卦置文言前;释李过、方逢辰置卦词后、大象前;乾、坤二卦置文言彖处前。 董真卿以彖传置大象后、小象前。胡旦复出彖传,亦为一篇,次一,第邵子、晁说之次 二,以卦爻为第,文低一字一。吴仁杰作彖传。胡瑗分上彖、下彖为二篇,上彖次一。 吕大防连二经,上彖次三,文低一字,从程迥作彖上一。 吕祖谦作彖上传,次第一。朱子 之、 税与权、吴澄、胡炳文、胡一桂、熊良辅、梁寅诸儒同。 俞琰彖传上一。王洙以彖传为彖词,次第二。廉案:洙惟以爻词为经,卦词别为一篇,次第一。叶适为,即艺文志所谓古易十二篇。

郑厚无彖传,云:后人所作。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郑玄」以下,附彖传于经者,加「彖曰」字。冯椅、商飞卿改为「赞曰」。赵汝梅无「彖曰」字,直接卦词。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吴澄以「大明终始」三句移「万国咸宁」之后,谓「首出」二句言圣人之元亨,「大明」三句,言圣人之利贞。旧本错简在品物流形之下,今正之。徐在汉曰:「古文大明终始节在乃利贞后,首出庶物前。」陆时位云:「此照古本。汉后儒将大明节插入乾道节前,以赝乱真。」 毛奇龄曰:「伪古本乃利贞,后谬。」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

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险」,毛奇龄云:「汉刘修碑作俭,字形之通。」陆时位以「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为一节,云:「先儒以大亨系上动乎险中,不可为大亨。」

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盈」,荀爽、虞翻、李鼎祚作「形」。廉案:今李本作「盈」。陆时位以「天造草昩」为一节,云:「先儒以雷雨之动句属利建侯,大是可商。」「而」,郑玄读曰「能」,能犹安也。廉案:孔颖达礼运疏云:古之能字皆作耐字,音来。能字乃假借鳖三足为能。后世传书世异,耐字悉作能字。惟「耐以天下为一家」及「人不耐无乐」,仍耐字。亦有误不安寸直作「而」者,则易屯彖云利建侯而不宁是也。据此则「耐不宁」,孔氏亦作「能不宁」解,不知周易正义何以仍作「而」字解?

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明晋府古本「止」上有「能」字。张元冲传: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明晋府本无「以亨」二字。张冲元传二俞琰曰:「或云亨行 字羡文。」陆德明曰:「一作童蒙来求我。」晁说之曰:「非。」廉按:陆德明所云,疑是王注中语。

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位乎」之「位」,郑玄读曰「莅」。毛奇龄曰:「石经作位于。」

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朱子曰:「讼上刚下险属上句,险而健讼属下句。」俞琰曰:「健字句绝,或以健讼相连,误矣。」「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正中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比,吉也。

郭京曰:「比吉」下误增也字。凡彖传先举彖词,后以义结。彖辞无「也」字。 王昭素曰:「多也字。」项安世从之。朱子本义曰:「比吉也三字疑衍文。」胡炳文从梁寅参义,不从本义。又语录曰:「也字羡。」熊良辅从之。毛奇龄曰:「朱子非是。」陈仁锡本删「比吉也」三字。谨案:周易述义有「比吉也」三字。王弼、孔颖达、张子、程子、苏轼、杨时、朱震、杨万里、张浚、李衡诸儒俱有「也」字。按释文引子夏传云:「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故曰比」三句,今宋本无此,不知何属。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

「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履,柔履刚也。

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疚,陆绩作「疾」。毛奇龄曰:「疚、疾形误。」

陆时位曰:「此节系文言危者安其位章,后人附入于此,云古本可证。」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吴澄作「否不利君子贞」三字,去「之匪人」三字,旧本因经文衍而误增也。

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

王昭素:「同人曰三字错。」晁说之曰:「虞翻辈诸儒无一人为之说者,特王弼失之耳。」胡瑗云:「三字衍。」程子、朱子从之。张、胡一桂、熊良辅、董楷、胡炳文同。 慎甫曰:「同人曰三字非衍。」同,查慎行、吴澄删「同人曰」三字。朱升、陈仁锡同。毛奇龄曰:「大缪。」案王弼非二所能,乾之所行,故特曰「同人曰」。孔颖达曰:「犹言同人卦曰也。」赵汝梅诸儒同。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喻,君子之终也。亏,马融作「毁」。福,京房作「富」。

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

豫。

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忒,京房作「贷」。惠栋作「貣」,云:「貣与贷通。」

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

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

荀爽作「大亨利贞」。陆德明曰:正义作「大亨利贞」。 郭京曰:「大亨」下脱「利」字。虞翻、蜀才、王弼作「随时」。陆德明、孔颖达、李鼎祚、刘牧、王大安石、苏轼、程子、郭忠孝、郭雍、吕临、杨时、杨万里、朱震、李衡、王宗传、张浚、赵彦肃、郑汝谐、王逢、吕祖谦、赵汝梅、蔡渊从之。 李简、梁寅、陈仁锡、郑申甫、陆敬臻、陆时位、张振渊、徐在汉、洪原、毛奇龄同。 查慎行曰:本义从王肃本,大象注亦云:「随时休息」,此处似不当改。王肃、陆绩作「随之」。胡旦曰:篆字之为「□」,「时」为「时」,转隶者增「日」为「时」。朱。王昭素曰:旧本无此「而」字,有「之」字。晁说之从其说, 子本义亦从王肃。 邱富国、胡炳文、吴澄、胡一桂、

俞琰、林希元、洪守美、洪启初同倒。项安世曰:此则上「时」字为声之误,下「时」字为字之 也。或曰:古「时」字从之,故「之」、「时」二字易杂,然则皆字之误也。惠栋改作「随之」。随时之义大矣哉!

诸说见上。赵汝梅曰:先儒或改作「随之时义」。他卦云「时义」者,指其「时」与「义」,则「时」、义为两事也。今云「随时之义」,谓所随者时,其义甚大,则「时」、义为一事。圣人变文以明理,勿改可也。 俞琰曰:「时之」当作「之时」。豫、遁、姤、旅四卦例,则「之时」倒为「时之」,盖由上文之误而误也。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

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

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字说见彖词。「观天下」之下,郭京曰:脱是以亨三字。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

「观而不荐」,说见彖词。惠栋作「观,盥而不观荐」。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毛奇龄曰:王弼以「观」字句。查慎行曰:「观」字自为句,不当连「天之神道」读。陆德明作「圣人神道设教」,无「以」字。晁说之曰:古本无「以」字。 吕祖谦曰:今本有「以」字字。 惠栋去「以」。

陆时位曰:此节古本在文言中,后人误入彖传。颐中有物曰噬嗑。

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王弼读「刚柔分动而明」句。毛奇龄 曰:大谬。孔颖达「刚柔分」句。贲亨,朱子曰:「亨」字疑衍。吴澄删去「亨」字。陆时位曰:「亨」不是衍字,合下「故小利有攸往」为一节。

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马椅作

「柔来而文刚,故亨。小分刚上而文柔,故利有攸往。」郭京曰:「天文」上脱「刚柔交错」一句。徐氏说同。 王昭素、胡瑗、朱子从之。错。石介、程子诸儒俱不从入。张振渊曰:「刚柔交」 即在上文看出,不必添。吴澄增「刚柔交错」四字,云:「王弼注天文也三字自为一节,不与上文连。而注云:刚柔交错而成天文,则疑若当时此四字未遗脱然。」今从胡氏说则补之。陆时位于「天文也」上加「四□□□□以化成天下」,合为一节,云在文言中。后人附入彖传,云古本天文也上加四口,想脱四字。先儒以刚柔交错代之,理亦近是。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成化天下。剥剥也,柔变刚也。

京房作「剥落也」,云:「脱落字,缪。」毛奇龄云: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赵汝梅曰:陆德明作「顺而止」,无「之」字。廉按:陆氏释文有「之」字。陆时位以「顺而止」四句别为一节,云:「古本在文言下,后人附入彖传。」复,亨,刚反,

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虞翻、王弼、孔颖达读「刚反,动而以顺行」句。惠栋、毛 奇龄同。陆德明曰:「刚反绝句。」程子、朱子诸儒从之。郭京曰:「刚反下有也字。」吴澄增「也」字,朱升同。毛奇龄曰:「刚反动而连下至顺行」七字,汉、魏读皆如此。后儒以此作句,本属杜撰,而朱升旁注竟增「也」字,彼亦以世无「刚反」句也。然增字则益妄矣。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郭京作「动而愈健」,云:「脱愈字。」「佑」,马融作「右」,谓天不右行。李鼎祚作「右」,引虞翻曰:「右,助也。」马君非云「天命不右行」,非矣。 晁说之曰:马、陆德明曰:「本又作祐。」吕祖谦曰:「今本作祐。」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郑玄、虞翻、管辂。「笃实」句,「辉光日新」句,「其德刚上而尚贤」句。崔憬。「新」俗。李鼎祚、惠栋同, 云:日 读属下,失之。陆德明「大畜刚健」句,「笃寔辉光」句,「日新其德」句。王弼诸儒以「刚健笃寔」句,「辉光日新其德」句。毛奇龄曰:郑玄诸儒皆以「笃实」句, 「辉光日新」句。李氏集解亦以此章。惟王弼本以「其德」章句,而宋人宗之,非是。「辉」,陆德明、李鼎祚作「𪸩」。惠栋同。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

「能止健」,虞翻作「健止」,云:旧读能止健,误也。云:「李鼎祚同。」 惠栋作「能健止」。 旧读不合彖传例。「不家食吉」,养贤也。

「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

「弱」,陆德明曰:本亦作溺。晁说之曰:「溺,古文弱字。」大过之时大矣哉!习坎,重险也。

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

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国,虞翻、李鼎祚作「邦」。惠栋同避,云:旧作国。寻邦与升、陵韵,汉 讳改为国。虞氏本正作邦也。

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丽乎土,许慎作「䕻于地」。顾野王引作「䕻乎地」,云:䕻,附著也,本亦作丽。 晁说之曰:丽,篆文;䕻,别篆文。土,虞翻、王肃、李鼎祚作「地」。晁说之曰:一行作「地」。惠栋同陆。时位以「柔丽乎中正」三句属「离,丽也」下,云「照古本」。今本改窜,失其义矣乎。毛奇龄曰:张氏玩辞以「离,丽也」三句后接「日月丽 天」四句,似较诸卦辞例相合,当备参考。

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周易章句证异卷三,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