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章句证异卷五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象上传

郑玄合象传于经,附爻词后,本淳于俊、吴仁杰语。王弼自坤以下,大象附彖传后,小象拆爻词后。维乾卦仍郑玄本。陆德明、孔颖达、李鼎祚、苏轼、张子、程子从之。赵宋子夏传:朱震、李衡、张浚、郑汝谐、项安世、王宗、传 彦肃、王申子、李简、董楷同方、赵汝梅大象置卦词前,小象置各爻词后。 李过 逢辰大象置爻词前,小象置各爻后。乾、坤二卦,大象置文言释彖处,小象后附各爻之言。 董真卿以大象置爻词后,彖词前;小象置彖词后。胡旦复出象传,分大小象为二篇,大象二,小象三。 胡瑗大象三,小象四。 王洙同邵子不分大小为一篇,次第三同。晁说之。吕大防分象上、象下为二篇。象上三,象下四。三。 程迥作上象。

吕祖谦作象上传三,象下传四。朱子从之。文税与权、吴澄、胡炳、 胡一桂、熊良辅、梁寅诸儒同。吴仁杰以大象为象传,次第二;以小象为系词传,分上下二篇。上三、下四。俞琰以大象为象词,次第七,在系词后;以小象为爻传,分上下二篇。上次三,下次四。郑玄无象传,云:「后人所作。」王宗传以小象为爻赞,云「以古文易以爻赞连于象文,诸卦皆然,不独乾也」。汉儒郑康成之徒,散于逐卦爻下,独此乾存古文也。后人遂有大象、小象之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郑玄以下附象传于经者,加「象曰」字。冯椅、商飞卿改为「赞曰」。赵汝梅、董真卿无「象曰」字。「健」,晁说之曰:「当作天行乾」。俞琰曰:「健」、「乾」二字乃声之讹。赵汝梅曰:当是□讹为「健」。云:「集韵乾或作□写。」吴仁杰曰:「字书乾一作□,岂本作□而传 之讹也?」 毛奇龄曰:「谬。」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造」,刘子政作「聚」。郑玄作「造作」之「造」,徂早反,为也。王肃作「造就」之「造」,七到反,又至也。姚信、陆绩读为「造至」之「造」。孔颖达曰:象词皆上下为韵,姚读非也。造,为也。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魏志文帝记许芝引易作「初六履霜,阴始凝也」。朱子从之。子项安世曰:「据魏志,此二字明是后人妄加也。」王申、 胡一桂、胡炳文、熊良辅、林希元同。 吴澄改作「初

六,履霜」。郭京作「象曰:履霜,阴始凝也」,云:「今本误增坚冰二字。 徐氏无此二字,云王昭素、晁说之、胡瑗同。始俞琰从郭京, 王弼时犹未误,王弼后 误尔。」按,后汉书鲁恭传引作

「履霜坚冰,阴始凝也」,与九家易、孔颖达诸儒同。毛奇龄云:「恭先于后晋,则必古本原有坚冰字,许芝所引偶然遗脱。郭京无坚冰字,谬。」「驯」,郑玄音训、徐邈同。

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礼记深衣引易作「坤六二之动」。

「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黄裳元吉」,文在中也。「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纶」,郑玄、荀爽、刘表、陆德明作「论」。郑云:「谓论撰书、礼、乐,施政事。」荀云:「论礼也作。」晁说之从荀爽,云:「直 纶,非。」 惠栋从「论」。黄颖云:「经论匡济也。」孔颖达引姚信作「纶」,「纶,纲也,经论艰难也」。李鼎祚引姚信作「论」。吕祖谦云:「论,今作纶。」正义云:「刘表、郑玄以纶为论,非。」廉按:「纶」字疑即「论」字之误。

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郭京云:「何以从禽也,今本脱何字。」俞琰从之。蔡邕石经有「何」字。程迥从之,云:「今本脱。」廉案:孔颖达、李鼎祚无「何」字。求而往,明也。「屯其膏」,施未光也。

「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子克家」,刚柔接也。

「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朱子曰:「顺,当作慎。」顺、慎古通用字。炳荀子「顺墨」作「慎墨」, 胡一桂、胡 文、熊朋来从之,作吴澄。 慎

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利用御寇」,上下顺也。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云上于天」,王肃作「云在天上」。宴,朱震、房审权、李衡作「燕」。成德引张子、吕大临、游酢、吕祖谦亦作「燕」。

「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陆德明无「无咎」二字,云:「亦有作利用恒无咎者。」咎,吕祖谦云:「利用恒,今本有无 二字本,惠栋 无。」

「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需于血」,顺以听也。

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赵汝梅读「不克讼归逋」句,「窜也」句。王宗炎、陆时位、刘 石闾、徐在汉同。陆,云:「时说以逋窜一句读,非也。」按:孔颖达读「不克讼」句,「归逋窜」 句。掇,郑玄作「惙」,陟劣反,忧也。食旧德,从上吉也。

「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李鼎祚、侯果「安贞」下有「吉」字。孔颖达读

「复即命渝」句,「安贞不失也」句。程子读「不失也」。「讼,元吉」,以中正也。

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潘炳曰:「疑作在师中,吉,怀万邦也;王三锡命,承天宠。」俞琰曰:「朱子以为不必改。宠,王肃作龙,云宠也。」

「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长子帅帅」,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俞琰云:「或曰使字恐是位字传写之讹。」「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毛奇龄云:「易会曰:有他句。」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郭京作「失前禽,舍逆取顺也」。今本误倒其句与毛奇龄。如郭氏则「顺」、 「中」无韵,大误。

「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复自道」,其义吉也。

「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德,吴澄作得,云:「旧本作德,因经文而误也。」余说见爻词。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诉诉终吉」,志行也。

「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荀爽作「裁成」,班固汉书律历志作「裁类」。朱震曰:「财、裁古通用。」 案:朱子语 都作「裁」。郑玄、虞翻作「财成」,班固货殖传引作「财」。陆德明、孔颖达、李鼎祚诸儒同。「财」,徐邈音才载反,陆德明如字。班固货殖传引作「后以财成」。辅相天地之宜。左右。陆时位曰:「即古佐佑字。」

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宋衷作「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晁说之从之。孔颖达作「无往不复」,程子、张子、苏轼诸儒俱同。陆德明、李鼎祚作「无平不陂」。陆云:一作无往不复,曰:吕祖谦云:「无平不陂」,今本作「无往不复」。 董真卿程传仍作今文,作「无往不复」。本义复古易作「无平不陂」。然先儒间两存之。今不敢辄改,姑从程传。 案:此则朱子本义当作「无平不陂」。今胡一桂、胡炳文、熊良辅、梁寅诸易皆本朱子,惟此仍作「无往不复」。 惠栋作「无平不陂」。

「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失实,郭京作「反实」,云:「反读作失字。」

「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荣,虞翻作营,云:「或作荣。」李鼎祚集解、惠栋从营。俭,虞翻云:「或作险。」

「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大人否亨」,不乱群也。「包羞」,位不当也。「有命无咎」,志行也。

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出门同人,又谁咎也。「同人于宗」,吝道也。

「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遏,徐邈作「谒」,陆德明如字。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匪其彭,无咎」,明辨晳也。

晳,郑玄作「遰」,读如「明星晳晳」,荀爽作「晰木」,俞琰、虞翻作「折」,李鼎祚、惠栋同。陆绩作「逝」。王廙作「晰」。徐邈、李轨、刘遵作「哲」,本晁说之。陆德明作「晳」。

「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裒,郑玄、荀爽、虞翻、董遇、蜀才作「捊」,取也。栋、李鼎祚同。 惠 作「捊」,曰:「释诂裒训多,不得云裒多,俗木讹耳。晋野王玉篇引作掊。广雅云:掊,减。」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无不利㧑谦」,不违则也。

「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侵,郭京作「征」。惠栋同。征,毛奇龄云:「作征则下 字复见矣。」

「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崔憬读「雷出地」句,「奋豫」句。殷,京房作「隐」。荐,陆德明曰:「本又作荐,同。或作廌,非兽名耳。」「殷荐之上帝」,晁说之无「之」字。班固艺文志引作以飨祖考。廉案:礼乐志仍作「配」。

「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向,王肃作「乡」。晁说之曰:「乡,古文。」 惠栋同。陆德明曰:「本又作向。」宴,惠栋云:「与燕通。」

「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系小子」,弗兼与也。「系丈夫」,志舍下也。

「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孚于嘉吉」,位正中也。「拘系之」,上穷也。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振,九师读音真。振振,仁厚也。育,王肃作毓,云:「古育字。」案:晁说之曰:「毓,古文。」

「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干父用誉,承以德也。「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未,胡瑗云:「羡文。」晁说之从之。三,冯椅、蒋悌生同。强俞琰曰:「未顺命 字,诸说多于牵, 其义未稳。以未为羡,则与爻词之意不相类。」今从之。

「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至临无咎」,位当也。位当,陆德明曰:「本或作当位实,非也。」惠栋本作「当位寔」,云:「阳寔阴虚,故为寔有。」案:虞翻注云:「当位 寔,故无咎。」毛奇龄云:虞翻本、九家作当位,非。与长韵不恊。

「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𬮭观女贞」,亦可丑也。陆德明曰:「一本𬮭观下有利字。」

「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观国之光」,尚宾也。「观我生」,观民也。「观其生」,志未平也。

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雷电,石经作「电雷」。程子曰:「象无倒置者,疑此文互也。」晁公武曰:「象无倒置,疑从石经。」朱子云:「当作电雷。」胡、项安世、赵汝梅、王申子、胡一桂、熊良辅、 炳文、董真卿、梁寅同。吴澄作「电雷」。宋衷、王弼、孔颖达、李鼎祚作「雷电」。侯果、石介、张子、苏轼、郭忠孝、杨时、朱震、张浚、王宗传、黄震诸儒。如字曰。俞琰曰:「噬嗑倒说,圣人崇阳抑阴之意。」 毛奇龄彖已明言雷电,蔡邕、李鼎祚皆作电雷,以己意强正之。廉案:查慎行亦谓电雷之说始于李鼎祚。今李本亦作雷电,与毛、查说不同。明蜀才作「命」。「敕」,班固本艺文志作饬。颜师古曰:「饬,慗也,读与敕同。」王惠栋从饬,云:「饬,古敕字,又作饰。」 弼从俗作敕,非也。陆德明曰:「𠡠,俗字也。字林作敕。」毛居正曰:「敕,俗本误作敕。高宗石经作𠡠,绍兴府注疏及建安余氏本皆作𠡠。汉以来作𠡠,非俗字也。」谨案:周易折中作敕,周易述义作「敕」。「屦校灭趾」,不行也。

「趾」,陆德明作「止,不行也」,陆德明曰:「本亦作止不行也。」李心传从其说。有毛奇龄曰:「古本趾下 止字。」「噬肤灭鼻」,乘刚也。「遇毒」,位不当也。「利艰贞吉」,未光也。

陆德明作「未光大也」,云:「本亦无大也字。」未,吕祖谦曰:「未光大也,今本作 光也。」 李心传曰:「未光也,本亦作未光大也矣。」毛奇龄曰:「有大字则与当字不恊。」「贞厉无咎」,得当也。

「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舍车而徒,义勿乘也。

郑玄作「义不乘也」。本晁说之。贲其须,与上兴也。

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郭京曰:「六四下有皤如二字。」六五之吉,有喜也。

「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剥床以肤」,切近灾也。「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胡旦「天下雷行物与」句,冯去非、田畴、张清子、王宗琰、 崔弦、钱一本、刘宗周、徐在汉、毛奇龄、查慎行同,无。俞琰曰:「先儒皆以天下雷行,物与 妄,误矣。」郭京曰:「对时育物」,云:「物上误增万字。」郭京以「先王以茂」对句,「时育万物」句。「无妄」之往,得志也。不耕获,未富也。郭京作「不耕而获,求富也」,云:「求字误作未字。」

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识,刘表作「志」。毛奇龄误作刘𤩽志。项安世云:「汉书作志。」 惠栋作, 云:「志,古文识。」

「有厉利已」,不犯灾也。「舆说輹」,中无尤也。

「利有攸往」,上合志也。六四元吉,有喜也。六五之吉,有庆也。

「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郭京作「何天之衢,亨」,云:「脱亨字,误。」毛奇龄云:

「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毛奇龄曰:「大,李鼎祚作。」德廉案:今李本作「大」,与毛说异。

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遁,陆德明曰:「本又作遁。」「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栋桡」之凶,不可有以辅也。

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水瀳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瀳,京房作「臻」,干宝作「荐」。赵汝梅曰:「亦拘于加习字而为是回护。」 毛奇龄曰:「臻、荐皆声展之意同。」胡旦读水瀳至习句,句。俞琰曰:「坎上加习,盖仍卦词之误。」

习坎入坎,失道凶也。「求小得」,未出中也。

「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陆德明作「樽酒簋」,云:「一本更有贰字。」张弧、李鼎祚、晁、陆希声同说之曰:「有贰字者,因王弼失之。」说吕祖谦:「樽酒簋」,今本作「樽酒簋贰」。 朱子从晁氏。 毛奇龄曰:象辞自无误句,晁氏古易都出伪造,郭、陆诸本私意穿凿,可轻信耶! 姜宝曰:「樽酒簋贰」,晁说非。俞琰曰:当作「樽酒贰簋」,今曰「樽酒簋贰」,盖承爻词传写之误。坎不盈,中未大也。

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程子云:「两作离句。」李心传曰:当以作 字为句,程子误也。郭京作「大人以明照,继明照于四方」,云脱「明照」二字读。毛奇龄云:郭氏以「明照」连, 不知继明连读,照字连下读。郭氏误读误解,而反用改经。今诸本引举正义,又云无继于二字,则又非郑氏原本。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离,郑玄作丽。梁武帝、王嗣宗力智反。俞琰曰:离,如字,作去声,非。

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以正邦也」下,王肃有「获匪其丑,大有功也」八字。朱震曰:「疑今本脱之说俞琰引此。」周易章句证异卷五,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