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章句证异卷十二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杂卦传
熊朋来杂从衣,集声,俗作「杂」。
郑玄曰:旧次在序卦后,韩伯及吕大防诸儒同,惟俞琰在说卦后、序卦前。郑玄无杂卦。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
「杂」,郑玄作「稚」,云:「稚误作杂。当蒙昩幼稚之时,心无所定,非丛杂之义。」「著」,张子曰:「古著字。」
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
大畜,时也;无妄,灾也;
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
「怠」,京房作「治」,虞翻作「怡也」,云「豫荐乐祖考,故怡之,或言怠也」。 李鼎祚作「怡平」。项安世曰:怡、时、灾、来,于韵为协,然「怠」字何尝不协? 上去入之分,自沈约始。豫、怠二字本是古语。
噬嗑,食也;贲无色也。
「食」,晁说之曰:食,一作合。兑见而巽伏也。
「见」,郑玄作「说」,本晁说之。
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饬」,郑玄、虞翻、王肃作「饰」。一本作「节」,误。「宗」,李鼎祚作「饰」,苏轼、李衡、王 傅、李简、王申子、熊良辅同作。毛居正曰:饬,音敕, 饰误。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
俞琰作「明夷,昧也」。「昩」,误作「诛」。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
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暌,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
「大壮则止,遁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亲寡旅也。
「众」,荀爽作「终」。荀爽作「丰多故亲」绝句,「寡旅也」句。虞翻作「丰多故」句,「亲寡旅也」句。陆德明曰:「众家以丰多 故绝句。」李鼎祚亦无「也」字。毛奇龄云:「李有也字。」按今李本亦有「也」字者,廷、郭雍、朱子、项安世、王申子、李简、胡炳文、林希元、杨 筠、陈仁锡、张振渊、陆时位、顾炎武、毛奇龄、查慎行、成德同无「也」字。谨案:周易折中无「也」字。吕祖谦云:「丰多故,今本有也字。」韩伯、苏轼、朱震、王宗传、李衡、吴澄、胡一桂、董楷、董真卿、熊良辅、俞琰、梁寅、洪守美同有「也」字。谨案:周易述义有「也」字。项安世曰:卦名皆句上,旅独在下者,取其韵之叶也。以多故对寡亲,则故非事故之故,离上而坎下也。
小畜,寡也。履,不处也。
需,不进也;讼,不亲也。
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姤,石经于此独作遘,郑玄、李鼎祚、朱震、王宗傅同。朱震曰:遘当作姤。忧,郑玄本、晁说之、虞翻作消。李氏鼎祚同。廉按:今李本亦作「忧」。
苏轼改作「颐,养正也。」
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渐,女归待男行也。归妹,女之终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云:乾坤至需讼,两两相从,明相反之义。大过以下,非相从之次,传者失之也。凡八卦,今改正,而相从之次,相反之义,焕然若合符节。朱子发改本同苏氏。蔡渊改作「大过颠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云:「自大过以下有乱简。案杂卦例皆反对协韵为序,今以其例改正。」吴氏澄同。以邱富国曰:今依蔡易读之,则八卦既得 类从,而韵亦叶,但不当僭改经文耳。不董真卿。案:苏氏亦有改正,自颐、大过而下数卦,然 若蔡氏之妥。 熊朋来。自「姤遇也」以下,后儒多以意改定,或违对卦之例,或失古韵之音,惟蔡氏所改定者为可通,故熊氏本同蔡氏。俞琰曰:颐养正也,大过颠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毛奇龄曰:疑改作「大过颠也。颐养正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归妹女之终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晁说之曰:郑云自「大过颠也」以下卦音不协,似错乱失正,弗敢改耳。朱子曰:自大过以下卦不反对,或疑其错简,今以韵协之,又似非误,未详何义。胡氏炳文曰:本义谓「大过」以下疑其错简,今以韵协之,又似非误。周易章句证异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