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义海撮要卷十一
宋李衡撰
杂卦传
乾刚坤柔,
刚柔,体也,健顺用也。龚:比乐师忧。
比则相亲,师则在险。龚:动众则忧。注: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以上临下,以下临上,以己观物,以物观己。龚:以我临物,物来观我。注:防民之道,贵于中正。中正则可以风化天下,或为下之所相与,或为下之来求也。胡屯:见而不失其居。
不见则不足以济众,不居则不足以为主。龚:君子以经纶,故曰「见磐桓,利居贞」,故曰「不失其居」。坡:经纶之时,必须利建侯以安天下,使天下之人皆安其居,不失其所。胡:蒙杂而著,
杂者未知所定,求发其蒙,则终得所定。注:得贤者以发明之,则无所错杂而自著见。胡:震,起也;艮,止也。
起者,生于动,阳在下也;止者,生于静,阳在上也。龚:损益,盛衰之始也。
损之终必益,则损者乃盛之始;益之终必损,则益者乃衰之始。损益者,其渐也;盛衰者,其成也。龚:大畜,时也。
莫非时也,而「大畜」者,时之盛也。君有以畜,臣有以进贤者尚健者。止:古之君子所以欲得时者如此而已。龚:因时而畜,故能大也。注:以艮畜乾而可者,时也。坡:无妄,灾也。
妄作凶者,人也;无妄灾者,天也。龚:以乾行震而不可者,灾也。六三行人得牛,邑人之灾。又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坡:萃聚而升不来也。
聚而正,故往。巽而顺,故不来。龚:来,还也。方在上升,故不来也。注:易以上为往,下为来。泽上于地,萃聚于下。地中生木,升之于上也。坡:谦轻而豫怠也。
意在卑,则不自重;意在乐,则不自勤。龚:锐于有为者,折节以下人。安于无事者,知乐而不忧。坡:噬嗑,食也。除间则为颐。龚:自三至五,皆以相噬为事,躁于食者也。坡:雷电相合,如颐中啮去刚梗之物,故言食也。胡贲,无色也。
色色者,无色。龚:饰贵合众,无定色。注:自初至四,正不受污,安于无色。坡:兑见而巽伏也。
说在外,入自内。龚:兑贵显说,巽贵卑顺。注:
随,无故也。蛊则饰也。惟时故无故不可随,故欲饰。龚:随时之宜,不系于故。随则有事,故受之以蛊。饰,治也。注:故,事也。饰,修也。以随时为安,故其象曰:「君子向晦入宴息。」以修惰为安,故其象曰:「君子以振民育德。」坡:剥,烂也;复,反也。
剥之极,虽硕果亦烂。复之初,虽阴亦反。龚:晋,昼也。明夷,诛也。
日未及中,故不亢,而锡马蕃庶,赏可知也。明者伤,则阍者不可久,故上九复入于地,诛可知也。龚。昼日三接,故曰昼,得其大首,故曰诛。坡:井通而困相遇也。
居其所而迁,刚揜而无所逃。龚。物所通用而不吝,安于所遇而不滥。注:井居其所而人即之,困欲行而遇刚揜。坡:井以济人为德,故云通。物既久困,必须遇贤德以出之。胡咸,速也。恒,久也。化不待久,久莫如恒。龚。物之相应,莫速如咸。注:涣,离也。节,止也。
涣所以散之,节所以制之。龚。解,缓也。蹇,难也。蹇则急,解则易。龚。睽,外也;家人,内也。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外也。「利女贞」,内也。龚:相疏,外也。注:否、泰,反其类也。
阳与阳,阴与阴,类也。否、泰以其类反,故爻言汇言畴。龚。
大壮则止,遁则退也。
君子非用壮也,势足以胜小人则止;非好遁也,势不足以胜小人则退。龚:大正则小人止,小人亨则君子退。
大有,众也。同人,亲也。有则有上下,故分众寡。同则无彼此,有亲而已。龚:亲则于众有所择。坡: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变而有之,当而利用。龚:
小过,过也。中孚,信也。
大者之过,所谓分也。小者之过,所谓过也。中而不孚,孚而不中,皆非所谓信也。龚:阴在外,据用事之地。阴在内,不据用事之地。坡:小过者,人情小有过差。中孚者,信及天下。胡:
丰,多故也。亲寡,旅也。
亲寡而为旅,自丰而多故也。龚:高者惧危,满者戒盈,丰大者多忧故也。注:丰以盛大而多忧,旅以寡弱而相亲。坡:离上而坎下也。
炎上润下,言其性也。龚:小畜,寡也。柔为君,故大有则众。柔为臣,故小畜则寡。龚:不足以兼济也。注:
履,不处也。需,不进也。
以往为义,故不处。以须为义,故不进。龚:履卦阳爻,皆不以处尊位为吉。需畏险而止。注:履以谦为主,随人而行。需待时而往。胡。讼,不亲也,
非同人也,故不亲。龚。相违也。坡。大过,颠也,
本末柔也。注:上下相陵,本末颠错。胡。
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
柔遇刚,非困之相遇。女归待男行,非晋之进龚。天下会遇之时,男女之行,必以渐进,然后成夫妇之道。胡。颐,养正也。颐,正吉。既济,定也。亨小故曰定。止者,自止。定者,止之而后定也。龚。水火相济,君臣相得,而天下大治,物性一定之时。
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
女始于笄,终于嫁,故曰「归妹,女之终」。离,中女而趋上,坎,中男而趋下,非相求也,故曰「男之穷也」。龚。刚柔失位,故穷。
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刚长乃终而复于乾也。杂卦自乾、坤至需、讼,皆两两相从,而明相反之义。自大过以下八卦,非相从之次,今改之。初上者,本末之地,以阳居之则正,以阴居之则颠,故曰:「颐,养正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
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艮下巽上为渐,男下女,非其正也,故曰:渐,女归待男行也。兑下震上为归妹,男女之正也,当以是终,故曰:「归妹,女之终也」。离下坎上为既济,男女之正也,故曰:「既济,定也」。坎下离上为未济,男失其位,穷之道也,故曰:「未济,男之穷也」。如此,则相从之次,相反之义,涣然若合符节矣。坡
周氏以六门分序卦,如乾之次坤,泰之次否,为天道;如讼必有师,师必有比之类,为人事;因小畜生履,因履故通等,为相因;如遁极反壮,动竟归止等,为相反;如大有、需谦,蒙稚待养,为相须;如贲尽生剥,进极致伤等,是相病门。韩康伯云:「序卦之所明,明非易之缊也。」盖因卦之次,托象以明义,不取深缊之义,故曰:「非易之缊」,故以取其人理也。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变者,反复唯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是也。且圣人本定先后,若元用孔子序卦之意,则不应非覆即变。然则康伯之言为不虚矣。孔
易之为名,有易之者,有相易者。易之者,一言也,相易者,两言也。故自一卦则内外上下相易,自乾、坤以至坎、离,自咸、恒以至既济、未济,则两卦相易,虽名有六十四,而反对相成,实三十有二卦也。反对者,自两卦而言也,若杂卦是也。积两卦而相易,若序卦是也。杂卦则反对而不相通,序卦则相通而为一。说卦者,各因其才也,故其名辨而不杂。序卦则以序而言之也,故故其事类而相通。
上经始于乾、坤,终于坎、离,言天道也,故卦象亦以体为主,若天行、地势、水瀳、至明、两作是也。下经始于咸、恒,终于既济、未济,言人道也,故卦象亦以用为主,若瀳雷、兼山、随风、丽泽是也。言天道,故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未及人道也。言人道,故曰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以至礼义有所错」也。龚:周易义海撮要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