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卷三
本章为南怀瑾《易经杂说》卷三的解读笔记。主要介绍《易经》中的天干地支、卜卦方法及相关文化根源
一、天干与五行
- 天干文化古老:天干文化比《周易》古老得多,是地球和外面星球彼此干扰的作用,用十个符号代表,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五行的法则相关,体现了天体运动、物理世界的生克道理。
- 天干五行配: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天干有阴阳之分,如甲木为阳木,乙木为阴木等,分别代表不同的物理和物质。
二、地支
- 地支的含义: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地球在太阳系中与各个星球之间的关系,也与节气有关。中国古代医学有注重肠胃和注重肾的两派,年轻人也要注重肾的保养。
- 地支与黄道十二宫:地支是天文上黄道十二宫的代名,是根据天文现象抽象归纳出来的十二个部位,代表十二个月。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体现,但后来主要用在算命等方面。
- 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是汉代从印度传过来的,用动物代表十二地支,如子鼠、丑牛等,其名称的由来有各种解释,但尚无定论。
- 地支与命理:地支有六冲,也有合的关系,如子与午冲、子与丑合等。天干地支配合成纳甲,把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归纳到一起,如乾纳甲、坤纳乙等。
三、卜卦方法
- 金钱卦:用三个铜钱卜卦,根据铜钱的正反面确定阴阳爻,连续六次完成六爻,装卦顺序由下向上。卜卦主要看动爻,以动爻的爻辞断吉凶。
- 又一种卜卦的方法:用十二个数字报数卜卦,第一个数字为外卦,第二个数字为内卦,第三个数字代表动爻。根据不同的动爻情况有不同的断法。
- 动爻的断法:六爻安定以本卦卦辞断;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两爻动取阴爻爻辞断;同阳或同阴爻取上动之爻断;三爻动以中间爻辞断;四爻动以下静之爻辞断;五爻动取静爻爻辞断;六爻皆动,乾坤二卦以“用九”“用六”之辞断,其余卦以变卦的彖辞断。
四、先知、神通与现代心灵学
- 神通的分类:佛学上神通可分为报通、修通、鬼通、妖通、依通五种。卜卦属于依通,靠数理、数字等达到一定程度来预测。
- 新的卜卦方法:用十二个数字报数卜卦,根据不同的数字确定外卦、内卦和动爻,再根据动爻情况进行断卦。
五、《河图》与《洛书》的文化根源
- 文化起源与争议:《河图》《洛书》被认为是麻将、象棋、围棋的祖师爷,是中国学术思想神话部分的东西。传统说法是大禹治水时得《河图》《洛书》而治水成功,但后世学者多持怀疑态度。
- 从天文星象看《河图》:《河图》可能是古代简化的、归纳性的星象图,如“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等说法与宇宙形成的元素及地球的形成有关,也与中国古代的哲学、科学、天文等有联系。
- 《洛书》与大禹治水:《洛书》传说是乌龟从洛水里浮出来背上的图案,大禹得《河图》《洛书》后启示灵感平定水患。《洛书》的数字图案与文王后天八卦的图案相关,有特定的数字方位和含义。
《系传》
《系辞》上下传相传是孔子所著,也有人考证不是孔子著的,但主要是研究其内容。《系传》文字优美,包含很多哲学、科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