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卷二
本章为南怀瑾《易经杂说》卷二的解读笔记。主要介绍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复杂变化与其他相关内容。
一、错综复杂的含义及来源
- 错综复杂的语源:“错综复杂”语源来自《易经》,中国人很多日常用语都来自《易经》,如“不三不四”“乱七八糟”等。
- 错卦与综卦:
- 综卦:以乾卦为例,乾卦的第一爻变为姤卦,将姤卦倒过来看或从对面看,就成了夬卦,这是姤卦的综卦。综卦是相对的,表明万事要客观,因为立场不同观念就不同。除八个绝对的卦(乾、坤、坎、离、大过、小过、颐、中孚)外,其余五十六卦都是相对的。
- 错卦:是阴阳爻错的意思,立场相同目标一致但看问题角度不同所见就不同。如天风姤卦的错卦是地雷复卦。
二、复杂的道理及交互卦
- 复杂的道理:《易经》还有交互卦的道理,交互就像挂勾交相挂住,是六爻内部的变化,产生新的卦象。除了乾、坤两卦外,别的卦把中心拿出来交互,又变一种现象,且有综卦、错卦,这体现了八面看东西还要加上下共十面的全面性。
- 交互卦:以火雷噬嗑为例,噬嗑卦的第二爻与第三爻、第四爻卦配上去成为互卦(艮卦),第三爻交到第四、第五爻上去成为交卦(坎卦),交卦和互卦重叠起来成为水山蹇卦,噬嗑卦的交互卦就是蹇卦。六十四卦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复杂的相互关系。六十四卦八宫卦的最后一卦是雷泽归妹,《周易》卦序的最后一卦是火水未济,这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等都没有结论。
三、六十四卦的方圆图
- 方图:方图管空间,代表方位方向。以乾卦为例,从下向上、从右向左看方图,可发现其排列有规律,每卦的上卦都是天(乾卦),下卦依照先天卦次序配合。方图变化无穷,可用于未卜先知,如算出在某一时间处于某一方位最有利等,但要算得正确还是要靠人。
- 圆图:圆图管宇宙的时间,代表宇宙运行法则。圆图的六十四卦排列有特定方法,先从方图最下面第一横列的八个卦依次序放到圆圈顶端左边开始顺原次序向左排列,然后从第八横列排起,以逆次序接在复卦后面,完成圆图排列。
四、京房十六卦变
- 十六卦变的方法:以乾卦为例,“自初至五不动复,下飞四往伏用飞,上飞下飞复本体,便是十六变卦例”。京房易的变卦有固定法度但又灵活,如“下飞”实际是上飞,从下往上飞,“上飞”是从上往下飞。京房易的卦变并非随便任意来变,可从《系传》中看出端倪。
- 十六卦变与人生:十六变卦说明了人生的程序,如以乾卦比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卦象代表。十六变卦也有特定的用法,如占者遇变入本宫卦者,灾福应十分等。但作者不喜欢用京房易十六变卦的判断方法,认为不要迷信外力。
五、先知的“毛病”及五行思想的起源
- 邵康节的“毛病”:邵康节能未卜先知,但他五十九岁就死了,且一年到头生病,生活很苦。作者认为真通《易》的人不需要像邵康节那样,否则会变成蜗牛,不逍遥自在。
- 五行思想的起源:五行和《易经》原本没有关系,但在占卜等数术方面体系中有关联。近代学者认为五行是秦汉以后人所假托,作者认为《易经》文化是中原文化发展而来,而阴阳五行文化可能比《易经》文化更古老,是黄河下游一带的文化。研究上古文化思想史是很大很艰难的工作。
六、五行的含义及生克、方位
- 五行的含义: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不是五种物质,而是代表五种动能。金代表坚固凝固,木代表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水代表流动性,火代表热能,土代表地球本身。
- 五行的生克:五行有生克关系,生克是阴阳方面的说法,体现祸福相倚等相对的观念。如“恩生于害”,父亲打儿子是“害”但目的是教育是“恩”。五行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五行的方位:五行方位为东方木,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中央土。这个方位有其道理,如西方金在西藏,藏金多的地方雨水多,即“金生丽水”;金克木,如用铁钉打树中心树会枯萎。五行还有隔代相克、逢三必变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