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钦定四库全书

复斋易说卷六

宋赵彦肃撰

离下震上「丰」:明以动,故「丰」。

明者阳也。阳气动以生物,故「丰」。离为日,日者阳之用也。日出乎震,一日之丰;阳气二月出震,一岁之丰。阳气。在下动而上,亦「丰」义也。

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明于初,震于终,「折狱致刑」也。若「噬嗑」,则先𠡠法而后罚可明也。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初遇二,四遇五,五为四主,常也。二为初主,以配合尔。上无应,近与二遇,阳升而中,昊而又升,五亦中,故

「虽旬无咎」。刚以得中为尚,柔以得刚为尚。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过五则亢。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阴柔无应,往益疑也。疑而不果,初终得以发之。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居阴故暗,趋中故「吉」。六五:夷,主也。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六五来而与四,阴阳杂成章。上六:丰其屋,蔀其家,𬮭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九三之阳,为上六所蔽,故闭之不见。

艮下离上旅,小亨,旅贞吉。

二阴居中,故「小亨」。阴托于阳,得其所托也。刚上柔下,贞也。丰有既济之义,旅有未济之义。阳不得在内为主,阴附于阳为客,皆旅之义。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二者,阴之次。六居之,「即次」也。阴自守,故「怀其资」。阴为童仆,所居正也。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阳居阴,暂遇尔,非即次也。离性上行,阳刚能动,有上从乎五,以复于次之志。「得资斧」,可以剪除荆棘,开通道路。有其志而未上达,故「心不快」。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

高者为巢。「鸟焚其巢」,即「旅焚其次」之象。居上,故「先笑」;遭焚,故「后号啕」。五宜阳,居大壮六五,非阳,故曰「丧羊」。上宜阴,居旅之上九,非阴,故曰「丧牛」。壮之时,不可以失刚;旅之时,不可以失柔。

巽下巽上巽。小亨。

柔与刚遇,刚中柔顺,故「亨」。重巽之卦,刚柔杂居,其情尤顺。

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刚尽道,柔乃服,两者俱利。反此俱失主,在刚不在柔也。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欲进从阳,有浸长之嫌,故不果而退。然卦重矣,情与姤异,故利决往。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巽在床下」,谓初六也。「用史巫」,以诚接之也。初六志疑,故二接之。九三:频巽,吝。

体巽也。刚过,故不安于「巽」。有时不然,故「频巽」也。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乘三有悔。承五居柔,故「悔亡」。体巽,故阳乐与之。二得乎初矣。四之所获,三阳尔。三五以近,上以同体。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巽」之时,体刚有悔,巽乎中正,故「贞吉,悔亡,无不利」也。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九二可以接初,近也。上九不可以接四,亢也。亢在外,故「丧资斧」。

兑下兑上兑,

说之情见乎外,阴居上,故「说」。又非说顺,不能得阳。又阳盛将决一阴,故「说」。阳聚而不行,故为泽,阴为岸。

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

顺天应人,方是「说」处。朋友讲习。

讲见于言,习见于行。初九,和兑,吉。

纯卦无应,取阴阳近远言其情。初九远阴,所说者阳,故和而吉。九二:孚兑,吉,悔亡。

以九居二,故不孚于六三。自信而说,以亡其悔。九五本位无阴,故「孚」于「剥」。六三:来兑,凶。

以三画卦言之,刚中柔外。以六画卦言之,阴来居内也。刚中而说,正也。阴来而说,邪矣。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体与初同而情异者,卦重之六三在下也。商度,故未宁。介于二体,绝三说五,乃有喜尔。九五:孚于剥,信上六也。上六引兑、

引三,俱去成乾,则道光矣。

坎下巽上涣,亨。

聚散,天地之大义也。阳散而下,阴散而升,二气𬘡缊,交而生物,故「亨」。九居二、五,故「亨」。利贞。

阳尊阴卑,其分明也。

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

人之死,魂气散。「王假有庙」,有事于散也。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上之二,阳出险难已散,阴阳之情更相得,故初拯马壮,二奔其机。不须出险,只就之而安也。六三:涣其躬,无悔。

志在上应二,无复险难之散,巳实为之。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上附九五,不连初、三,则二之难益解。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阳出险外,汗散之象。阴已听服,可发号也。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不下应三,去而远之。

兑下坎上节,

内卦阳盛,阴为之节;外卦阴盛,阳为之节。说以行险,

险象交物。「说以行险」,则无恶于物而心亨也。昧者困于物,通者皆实理。喜怒哀乐,发无不中,其为节也,不亦优乎?

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当其可中正而已。天地节而四时成。

天地之节,播阴阳五行于四时。是故阳复于子,长于巳,而阴节之;阴遇于午,极于亥,而阳节之。二之分也,春,木气盛,而传之夏;夏,火气盛,而传之秋;秋,金气盛,而传之冬;冬,水气盛,而传之春。四季之月,土气时至,五之纪也。故历有章蔀纪元,岁有春夏秋冬,月有晦朔弦望,日有晨昏昼夜,何莫非节?推而言之,金石丝竹,乐声以和;醯醢盐梅,滋味以适;黼黻丹青,彩色以章。万事尽然,而况于四时乎?节,止也,所以止不中不正而归于中正也。竹有节,故干耸;水有节,故盈科而进。

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制」者,谓以此制民之情。「度」者,谓以此为法则。先王之礼经尽之矣。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泽上有水,满而后流,节之象。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君子所以「议德行」。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九二,不出门庭,凶。

二阳为阴所节,不得上行,外卦有阴以止之,故皆不出。得失异者,初当潜,二当见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节道至五,至矣,不可加矣。上又节之,节之不当,至于苦而难行,以是为贞固常久之道,则凶矣。

中孚

兑下巽上中孚,

阴盛而阳陷,为坎,阳盛而阴丽,为离。故小人胜君子,则揜而害之,君子胜小人,则容而化之。小过有坎象,中孚有离象。中孚,信也。二、五刚中,有可信之实。柔处卦中,有信服之诚。全体阴得中,二五阳得中。阳画四,阴画亦四。卦之中者,无及于是。至虚而实,天理流行。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

柔在内而不揜,刚得中而为主。则阴说乎阳,而巽顺以听,此君子所以化小人也。下卦为内,上卦为外。又三四二爻,有时为内,于中孚见之。二五为中。又三四二爻,有时为中,于益于中孚见之。又有随时取中者,如复之六四,柔曰内,刚曰中。圣人立言,精妙如此,异乎诸儒之说矣。化邦之道,如风之入,如泽之润。「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阳有信以及阴,致阴之信者,阳也。阴从阳,阴之利也,故吉。豚鱼,吉象也。犹离言「畜牝牛吉」也。

「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

益,巽在震上,木之动者,舟也。涣,巽在坎上。中孚,巽在兑上。木浮乎水与泽者,亦舟也。中孚全体,又有舟虚之象。中孚阴在内,而孚不为险矣,故「利涉大川」。

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孚而贞,纯亦不已,天德也。阴丽于阳,故曰「利贞」。天之道,四时不忒,莫知其终。周子曰:利贞,诚之复。君子以议狱缓死,贵感化也。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六四孚于五矣。初能度之,不争应,故「吉」。「有它不燕」,当安静也。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阳物兑体,处二阴之下,故为「鸣鹤在阴」,初九子也。同类相孚,故和之。三、四中虚,九二一鸣闻于九五,故有好爵以靡初九。初先孚而后孚五,自迩及远。

九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阴虚资阳,月受日光也。「月几望」,受光为盛,孚之至也。既望则缺,几望乃盛。月之进退,无一息间,故不可言「既望」也。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爻至此始称「孚」,尽卦义也。余卦称「孚」者,多泛言也。此卦欲极其义,故诸爻「吝」之。

小过

艮下震上小过,亨,利贞。

贞者,正而常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乃时中也。非中何以贞?知此,斯知小过之义矣。有飞鸟之象焉,

动而止,止而下,飞鸟之象,上逆而下顺也。

六五、九四逆,九三、六二顺。

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山上有雷,訇然而过,不能常也,故为「小过」。「恭」、「哀」、「俭」,多不及,过之而后中。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过」,初遇二,时也。「不及」,五遇二,守正也。「小过」之时,安于中正,静止承刚,故「无咎」。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阳少弗过,其初拒阴,不能终止,故有害也。「艮」故能拒,「兑」故「说」,应不能终止。「小过」之阳,其当位者似「蹇」,其不当位者似「解」。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以九居四,在小过时,义无咎也。阳既弗过,适与阴遇,不可阻也。若往从应,则危矣。是宜戒之,「勿用永贞」也。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天气下,地气升,烝而云兴也。阳往阴归,聚而雨降也。其辟其翕,皆阳为主而阴听之。今夫「小过」,小者用事,阳不为之主。自五观之,阳降阴升矣。阴升则为云,然阳微未达,阴盛不下,安有雨也?二有阳,五庶乎下,今弋而取之,六二尔,何能济乎?此「小过」之所以不能大有为也。故阴不主于阳而能利者,未之有也。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二以柔遇中,四以刚遇柔,故皆无咎。上六过中远阳,无所遇者,亢极而凶。

既济

离下坎上既济。亨小。

阴阳错居,阳皆交乎阴,至矣。泰。乾坤全体交,「既济」,阴阳杂以交,阳志在变阴,其功速也。「既济」情交,未济分定,当位者承乘或逆,辨位者三男更穷,易之所以终无尽也。初吉终乱。阳下济阴,故初吉;阴上乘阳,故终乱。「咸」之不可为恒也久矣,柔得中也。

六二居中,柔未盛,上承上六,「亢」。阴盛无承,吉凶之辨。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水有灭火之理,故当思患。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阳动上进以变阴,「坎」在上,故致其难。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离明阴见,妇丧茀也。从阳而化,阴隐其质,七日得茀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阴阳杂居,阴皆乘阳,故阳必克之。九三介乎二阴,以先发为主,二阳在外助之。一阳伐二阴,难也。二阳助之,其终必克。「高宗伐鬼方」似之。然则九五决上六,其舜之格有苖乎?六四:濡有衣袽,终日戒。

六四「坎」、离杂,「离」则丽于阳,「坎」则陷阴者未辨,故疑,疑则二阳侵之。若断然从阳,何戒之有?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

九三克二阴,以象杀牛。九五有事于上六,以象礿祭。上六:濡其首,厉。

二阴克,五爻皆阳,上六没之而已。

未济

䷿坎下离上未济

阳皆在上,阴皆在下,情未济阴阳皆不当位义。未济九二「曳其轮」,

与既济之初同而又中也。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恐是「不利涉大川」。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与既济之九三同。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卦体阳上阴下,未济也。爻应五上二下,有济之象焉。居离有光,孚二故「吉」。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道

出险,故「孚于饮酒」,不节故失也。复斋易说卷六。

复斋赵先生所述也是书观象玩爻无一字外来,研精覃思,无一辞苟发,出自胸臆,无一句袭蹈前人者。盖先生笃志于道,壮岁有觉,尽弃旧习,惟易是究。其探赜钩深,简严精切,自他人数百千言不能该者,才约之以数语。书虽不多,一生精力实于此乎。在疾且革,仲可入省,先生力疾起曰:「余病中见处甚有进,始知平时之言无一句用得,亦无一句用不得。」呜呼!先生所造,固不滞在言语文字间矣。卒后二十有六年,郡太守莆阳许公取是书刊焉,命仲可识其后,因识其启手足之语,以谂观者。嘉定辛巳五月,门人喻仲可敬书。余闻复斋先生赵公之贤久矣,假守严陵既逾年,公之门人喻仲可始携其所著易说六卷见过。余肃观之,其体察也精,其推研也审,其措辞不苟,其析理不浮,盖深窥乎爻象之变,而洞达乎阴阳之情者也。呜呼!如公之贤而无后,余惧其久而或泯,因属喻君校勘,刊置公之祠堂,与志学者共之,并以公之行实大槩刊附于后,俾来者有考焉。嘉定辛巳六月望,莆阳许兴裔谨识。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