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复斋易说卷二
宋赵彦肃撰
泰
䷊乾下坤上泰。
九三,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离初与三而应,五不以刚为明,而配于中,中贵于刚故也。既主于中,于包荒用冯河也何有。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下卦极泰之盛,上卦极泰之变。盛故存人事以致戒,变则推天行之必然。平陂往复,理有可惧,泰盛宜戒也。「城复于隍」,势不可遏,泰变可推也。内卦方天地交际未解,故时与上六不同。勿恤其孚。不往应上。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从六五下贤,其心休休焉者。
否
䷋坤下乾上否。君子以俭德避难。
「俭」,损其德,谓韬光晦迹,不见于外。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阴承阳为「贞」,剥阳为蔑贞。初六能与其类承顺诸阳,则得贞而吉亨。初六阴微,故志于贞。六三阴盛,故不能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下包初,上承三。小人行之以免祸,大人行之以亨否。全己者小,济时者大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九四去阴长,非五之福。居位以止阴,三阳皆离祉也。当阴盛而能安于祸福,非知命者不能志行也。志立,故能安命以就义。九四近君,非全身远害者。
同人
䷌离下乾上同人
中虚内明,故能「同人」。有我而暗,则私矣。
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得中应乾,同乎天也。同乎天者,同乎人也。二、五,心也。人心、天心同,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同人」者,心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乾」与「离」,其卦殊;天与火,其物异。故君子同天下之理,不齐天下之物。
初九:同人于门,元咎。
出门同人,自此以往,无不同也。其象则六二近而偶。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二、五私系,致三、四之争。「同人」之时,责同于一,非无故者,所以不言凶,安行也。
始志于二,终乃上行。
「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在卦,六二至「同人于野」;在爻,乃「同人于宗」,起三、四之争。六二非不欲同也,三、四无中直之德,自绝焉尔。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此爻有隐者安于隐之象,非君子之志。
大有
䷍乾下离上「大有」,
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九居五,不言「得」,尊位所当居也。六居五,故贵之。五为大中,尊于二也。「上下应」者,不拘远近,凡一阳五阴、一阴五阳之卦皆然。
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内卦充实,外卦光辉,所有大也。乾加震曰大壮,大者壮也。加离曰大有,阴丽乎阳,大者有之也。柔得尊位,阳应之,阴能有大也。大有之盛次乾、夬、小畜,皆不及也。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明能辨善恶,健能遏而扬之。阴闭于阳,遏恶也;阳见于外,扬善也。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上无系应,静未交也;不轻于进,固其有也。凡乾之初贵潜。匪咎由时,无咎由已。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未积宜艰,积中利往。二者初之积,易地则皆然。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大有」之时,五不私应,故「亨」。九三德盛,有大者。九四,匪其彭,无咎。
德积至四,盛矣。以阳居阴,是不矜不伐,不有其大者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六五中虚丽于阳,信以发志,故诸阳交孚,上下应之。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五能尊上,上能为五所尊,皆「大有」之至。尊贤,大也;尊于君,大也。两小者不能,此「大有」所以上吉也。师之所以不臣者,君信其道故也。师道虽尊,君臣之分自明,并行不悖,乌有不顺哉?有位者至五而盛,无位者至上而盛。「大有」之义,君臣所同,道在焉尔。君之「大有」,极于尊贤。
谦
䷎艮下坤上「谦」,亨。
内止无欲,故外能柔顺。凡矜伐皆欲之动。阳实阴虚,内笃实,外虚少,「谦」之义也。君子有终。
一阳在下为「谦」。初刚长,二应君,惟三乃「谦」尔。一阳终于「艮」,在上为「剥」,终不可用;在下为「谦」,终而不穷,止得所也。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一阳下济,三阴上行。
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地中有山,蕴刚以柔。多者未必能损,君子与损之,是施之以「谦」也。寡者因谦义以得益。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以谦制欲,其犹牧也欤!六二,鸣谦,贞吉。
上六以上应下,固「谦」矣。又不若六二实居三下也。二爻俱鸣。九三谦主。有下逮,无上行,故六二「中心得」。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诸爻归三,不从五则三富也。就五言之,三非「谦」矣,故可伐。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以谦下三,三止不应,征之以自治也。
豫
䷏坤下震上「豫」,利建侯行师。
一阳主众,而在五下,为侯、为「师」。「刚应而志行」,「志行」非上行也。初六,鸣豫,凶。在下鸣以求应,故「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九四当上下应时,六二中正自守,盖知几者也。斯人也,九五出则仕矣,志行,五不得以「豫」名之。九五:贞疾,恒不死。
九居五,正,六居之。「贞疾」,五之为中,无与于九六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卦外无位,冥不知豫。卦成而变,故「无咎」也。
随
䷐
震下兑上随,元亨利贞,无咎。
「元亨利贞」,常随不失,则「无咎」。具此四德,则能时中也。可以随时,可以随人,可以见随于人。「元亨利贞」,天然完具,虽至昏愚,未尝不随,特自蔽尔。随故不假外求。
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
否塞不通,阳来下交,故阴随之。阳取上画,阴取下画,交之极,乃随之至。阳倡阴和,阳致之,阴随之。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
「大亨贞」,阳德也。与屯彖同。随时之义大矣哉。
随时之义,非圣人不能尽。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自震至兑,朝以及暮,故「向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初主四,常也。随二,变也。爻义以时变,时义以画变。初随六二,故「出门交有功」。当随之时而取应,失之矣。卦义阴随阳,爻义下随上也。在下随人,在上为人所随。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阴为小子,阳为丈夫。上随六三,则失初九也。随非其人,则随我者去。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
随得其人,故随我。非其人者去,将更得同类来从我,善恶不两立也。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下皆随上,上为下所随。四得三并初二也。四既得众以为己有,则凶。率以从五,又何咎乎?惟「有孚」者,此志明尔。九五:孚于嘉,吉。
受人之随,当择贤也。孚于九四,天下随之矣。民随臣,小臣随大臣,大臣随君,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其义具此卦。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上无位义,取随之极至。
蛊
䷑巽下艮上蛊。元亨。
随、蛊兼反对。阴不能蛊上九,故「元亨」。巽而止,蛊。
巽之伏阴,将以蛊阳,止而不防,所以成蛊。终则有始,天行也。事之无穷,如天运之无已。
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山下有风,物必摇落,故为蛊。风亦有长育时,取所重言之。「振民育德」,风俗正而蛊治。初六,干父之蛊,
乾初九,上主治「蛊」,故诸爻皆干父之蛊。上九主蛊,无位非君,故寄之于父。得中道也。蛊之九二,以阳居阴,刚柔相济,又居中体巽,故夫子曰「得中道也」。若取其柔巽,抑其刚德,则与爻义未合。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阴无所承,然宽其蛊,使不至甚,未能往干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位居宾师,以道揆者,下五爻言蛊,至此言事,能以道揆,则无蛊矣。
临
䷒兑下坤上临,
阳下临阴,天地交际,君道体此,得民情也。临亲而下,所以保民;观尊而上,所以率民。刚浸而长,说而顺。
刚长则说而顺,阴长则顺而止之,自然之象。刚柔进退,其积也以渐。日月之行,其象尤著。
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因卦德以明道体,君临,故曰「道」。无妄天理,故曰「命」,各有所主。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阴消不久,退又息也。
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无穷、无疆,法地之广教以防民情,犹岸之蓄水。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以柔乘刚,妄以为美,故「无攸利」。既能忧惧,不敢为美,则「无咎」也。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以柔居刚,得中道也。临下之道,刚柔皆偏,惟行也可。
观
䷓
坤下巽上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示之以盥而民孚,言化速也。圣人之诚,自盥至荐,纯一无间,民信之深,自不待荐尔。
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大观在上」,统谓二阳。「中正以观天下」,独举九五,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至神之道,不外中正,子思得之以述中庸,本诸此也。天之神寓于四时,圣人之神寓于教。自姤至否,
阳临阴者皆致力焉,至观而率服。变化之妙,非九五不可。
六三:观我生,进退。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下卦之主,故退观民以成大顺。自下仰上,故进观五以望光华。必先观我生者,下顺从乃可进耳。六三进退,非为疑也,尊上亲下,义当竭尽,未失道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剥之五爻,小人也;观之四爻,君子也。故曰变化之妙,非九五不可。九五观民皆君子,乃得无咎。「君子」绝句。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其」指九五,上与五共安危者,民非君子,不几于剥乎?故上九志未安平,必观其民也。复斋易说卷二,钦定四库全书复斋易说卷三,宋赵彦肃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