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钦定四库全书

复斋易说卷四

宋赵彦肃撰

艮下兑上

咸。

咸,女在外,未归亲迎之时,故男下女;恒女已归居室之时,故夫尊妇卑。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匪阴先倡,示皆感也。感而后应,则非速矣。名卦曰「咸」,其旨深矣。夫子赞之,其辞妙。止而说,

止而说则情不流,性情也。男止女说,是女说于止也,夫妇之情贞矣。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是之谓情。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初动拇以感四,咸之时阴阳近而相得,近无感,乃取应爻。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五志在上,二感之不应,故「凶」。居而顺三则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动股感上,为二所执,上志在五,往咸吝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日月代明,寒暑迭运,往来屈信,乃常理也。若憧憧然以思繋物,则不可尔。心感则精,思感则粗。圣人感人心,非思所能与也。或曰感不以心,为感之至,是未知心之妙尔。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四以思,五以非心,皆不明感通之妙。「志末」者,欲以无心感上六,在卦之外者。

巽下震上「恒」,终则有始也。

「恒」故终则有始,若终而穷,岂曰恒乎?

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以足咸义感而「恒」,与「乾」之文言赞贞同旨。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乾」交「坤」,「坤」复交「乾」,有「震」斯有「巽」,动则有「风」,风复动物,是其证也,故为「恒」。「立不易方」,确乎不拔也。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主于中正,通时适变,恒之道也。执一不可以为「恒」。初六阴柔居下,以「浚」为常,不知当浚则浚,当显则显,初无定也,居始而求深焉,「攸利」。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过中不恒也。九二承之,始可羞矣。自以守贞,吝于从也。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失中与正,故无所获。且初六阴也。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居中则恒,所应未定。以六应九,阴从阳也;以震屈巽,夫从妇也。爻义为吉,卦体为凶。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初与上一以深为「恒」,一以振为「恒」,偏而执一失中,故「凶」。九二、六五中矣而不正,九三正矣而不中,初六、九四中正两亡焉。上六又以阴在上,皆非恒义。九二、九三以阳在下,上应六五、上六,于分亦不当也。

艮下乾上遁。亨。身虽遁,道自亨。天下有山,「遁」。

「乾」动于上,阳能远阴;「艮」止于下,阴不污阳。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止而不往,于遁则危。然阴长之时,亦不迫阳也。此是二义兼取。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六二:中顺以留诸阳。诸阳留则遁变。「遁」之六二、「观」之九五,于阴长时,皆以中正易乱为治。至矣哉!大矣哉!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系阴不去于遁则危,留以止阴,乃有济也。内卦「艮」体,皆不去以止「遁」。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止遁属之二、三,至四乃明遁义。四乃初之所好,不顾而遁,其勇决如此。九五:嘉遁,贞吉。

二之所嘉,亦不顾而遁。上九:肥遁,无不利。外卦「乾」体,皆能遁去。

大壮

乾下震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由情正大,故不蹈非礼。动乎天,故非礼弗履。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卦至四乃「壮」,初九阳微,徒壮其趾,刚德未盛,故「征凶」。其孚穷也。信于群阳而不量己。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小人用壮」,决之于三;「君子用罔」,视四慊也。以刚为贞,敌阴则危,阳半值阴,藩不决矣。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阳壮,阴自坏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丧羊于易」,失刚也;「无悔」,在中也。丧羊疑非壮,在中犹壮尔。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举三明上。三妄进,二者皆伤。三能「艰」,上亦吉也。化小人者,并受其福;诛小人者,未免俱伤。立象之义深矣。上之祸福,繋乎三尔。

坤下离上「晋」。顺而丽乎大明。别而言之,「坤」顺离丽;兼而言之,六五以顺德丽二阳。三阴顺进,欲同丽也。阴丽于阴,德之进;三阴顺进,气之升。大明,阳也,阴丽不敢为主,异乎「巽」、「兑」矣。是故「离」卦为阴,而日火皆阳物。柔进而上行,

六五上行,己进也;三阴从之,欲进也。

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

「康侯」之马,则阴物也,与牝马同。下献上亦曰「锡」,朝贡曰锡马,助祭曰大牲,惟其时尔。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如日之升,无或使之,揠苗则害矣。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晋主在五,不取四应,时之宜也。「晋如」,志在五也。「摧如」,阻于四也。贞以自守,虽无信者,宽以自处,待时而进尔。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晋如」,志应也。「愁如」,有阻也。在下而裕,得位而愁,其揆一也。五居尊位,与坤合德,气同者应,终莫之阻,介福之受,不可辞矣。王者以义主民,有父道;以恩保民,有母道;以礼教民,有师道。阴阳之情,或以配合,或以类聚,惟其时尔。或谓六二无应,是未知晋之同气而升也。六三,众允,悔亡。

与众同诚,以类俱进,四不能遏,匪摧匪愁,行得所附,以丽乎中,不正之悔,可消亡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晋之时,阴为君子,阳为小人。大哉时乎!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有悔、有失、有恤者何?乘刚也。「悔亡、失得勿恤」者何?居中而得尊位,下以类升也。明故能要终,置失得于度外尔。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需六四出三阳达五,几于夬;晋九四厉三阴达五,几于剥。于此更进,则上九宜伐坤矣。过位之阳,抗方来之阴,其亦危哉!「吉无咎」者,在晋时,六五丽故尔。以刚大之气为戒畏之事,故「贞吝」也,道未光也。

道未光,故伐之。道光之时,阴少而伏,何暇伐也。

明夷

离下坤上「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内隐文明,外显柔顺,处乱世之道也。惟内明,故能柔顺远害。九三陷于四阴,蒙大难也。「利艰贞」,晦其明也。

以艰为「贞」,故能晦其明而不露。不然,则暂而已,不能久也。明有时露,终不晦矣。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三为明之主,进获上六,必待天时人事之至,先时则失正矣。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上六暗,自五以下皆以明伤。

家人

离下巽上家人

自二至五,阴阳得位,柔皆顺乎刚,初、上包括,盛且闲,正家之象。父母以五、四言之,父子兄弟以五、三言之,夫妇以五四、三二言之,必曰「利女贞」者,巽、离皆女故也。风自火出,「家人」

火之用在二阳,阳动故生风。

初九,闲有家,悔亡。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二阴内丽,三阳闲之不出阃也。闲之在始,故言于初。志未变则闲益固,「悔亡」之义以此故尔。阳闲阴,正

闲邪也。闲人者,其自闲乎!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顺巽乎三以馈尊者,二之正也。六四,富家,大吉。

化行乎下,家之肥。正家由五,归美于四,成化之首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五刚中正,齐家之本。四以下皆正,齐家之效。德至则效至,犹影响也。

兑下离上「睽」。其体其情各有睽合,别而为四,具在卦爻。二至五阴阳失位,皆睽异也。阴阳相与,异中见同。是故自其同观之,天地万物一太极也。自其睽观之,一阴一阳已异体矣,而况于万物乎?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同体者合,异体者「睽」。初、四合德时也,故「悔亡」。四在阴中,马几丧矣。既与阴睽,故「自复」也。路必由三,见之则通四,是以「无咎」。九二,遇主于巷。

二、五阳下阴上,故体睽而情合。阳之情喜上,阴之情喜下,故二者适相遇。九四间之,故「于巷」。遇以济睽,故「无咎」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二阳繋阴,阴欲去之,阳不舍阴,力争以取伤害。当睽之时,应爻未通,睽极而解,故终遇也。

艮下坎上「蹇」,

阳少阴揜之。蹇以当位守正而未通,解以阴阳交际而难释。利西南,不利东北。

阳以施阴为用,阴以得阳为美。西南,阴也。东北,阳也。坤,阴卦。东北丧朋,乃终有庆,贵得阳也。「蹇」,阳在险,「利西南」,与阴通也。「不利东北」,偏于阳尔。

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既曰见险而能止,又曰「利见大人」;既曰「不利东北」,又曰「当位贞吉」。易之变如此。初六:往蹇,来誉。

来对「往吉」,还乡位尔。坎在上,故「往蹇」。能来,故有誉也。蹇之为言,举足艰也。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义有不可,虽王臣亦不轻往。君子许其知时,不谓其私己也。九五:大蹇,朋来。

足行之涩,为蹇大者。蹇则「朋来」,人君不自用,天下皆归之。上六:往蹇,来硕。

所以「往蹇」,志在内故也。

坎下震上解,阳少于阴,难之所起,刚柔迭居,和而解也。圣人之作易也,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是故求卦之旨,当先察阴阳之情。得其情矣,卦名乃定。次推卦才,次举物象,次明卦时,而卦之用尽矣。例立于屯,余不徧及。圣经举一,学者反三。故解之为卦,阴阳易位,各离其所。阴喜得阳,为难者散,此其情;震动而上,坎流而下,动斯出险,此其才;「雷雨作,解」,此其物。「有攸往,夙吉」,此其时也。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利西南,无所往」,成卦也;「有攸往夙吉」,卦才也。其义如男下女以得妻,既得妻而辨分,变而通之,易之妙也。

「解,利西南」,往得众也。

情不相得,少为众困,其情相得,少为众主。二阳居阴,以得其情,往而得众,少乃贵也。

「其来复吉」,乃得中也。

解、蹇之反,阳浸下也。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

始离其根,果最可见。

初六,无咎。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阴为阳难,以其陵也,或其阻也。初六居阳,承二应四,不为阳难,最先解者,故「无咎」。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难既解,少为众主,刚者一,柔者五,何疑?刚者二,柔者四,未审所适,故疑生。二得中道,贵于四也;五以应与,诸阴不容不归。「狐」者,初、三、上也;「黄矢」者,五也。得易辞;「获」,难辞。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解之时,阴喜得阳,居其间者贪欲取之。负四则初争,乘二则五至矣。且初能应四不敢负二,五能应二,不复乘四者,贞夫一故也。三本无应,乃欲兼上下二阳,难自己作,致戎必矣。以贞一之道言之,又为「吝」也。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九二得中,故「田获三狐,得黄矢」。九四未当位,故「解而拇」,群阴未孚也。初六以应而解,三阴未孚,是难未全解,必得同类者至,群阴始孚尔,以阴皆信九二故也。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五为阴主,与阳刚应,难由己解,诸阴听也。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难之兴也,阴同揜阳。难之解也,阴乃应阳。解之极也,阴更欲逐阴而得阳矣。初应四,二应五,皆有阳,惟三与上无阳。三近二,四犹欲贪非据。上既远,无它求,直欲射三去之,柔去必有阳来居者。

兑下艮上

「损」,

损益之义,主在内卦。刚而柔口损柔而刚曰「益」。不损初、二而损三,损其盛者;不益四、五而益上,益其衰者。益卦不损五、上而损四,损其盛者;不益三、二而益初,益其微者。损益盈虚,二五不动,旨哉!损过益不及,得中而止。有损则有益,盛衰、消长、盈虚、往来、屈伸、上下,常相对也。阴损阳,人欲损天理,其道上行。

损之道上行,益之道下施。

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知离之情者,可与言中孚。知中孚之情者,可与言损之彖。离者何?阴包于阳,故丽也。惟中孚亦然。中孚者,信也。惟损亦然。方其为泰也,有取于交而已。阴升而上,非有取于服也。「损」九三一爻,以临其上,而阴包其间,于是有孚而丽象显。至此卦才之美,不可胜赞矣。故曰:

「损下益上,其道上行。」「其道上行」者,乾尊也。「元吉」,大者伸也。如斯而损,何咎?阳上可贞,阳为主,下皆可往也。观损之彖,见仲尼所赞,与文王繇辞脗合无间,后之学易者鲜知之矣。君子以惩忿窒欲。

兑说,有惩忿之象。艮止,有窒欲之象。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以阳居阳,已事于损,速往之。四得阴损已,则无咎也。初为微盈,酌损之以就中,甚则反虚故尔。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止于至中,无所损益,利在贞固,征则凶也。戒之者,以上有应,恐妄损也。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参者分,偶者合,一者通,此天地男女生化之义。三损一,一得友,损益盈虚之理每寓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止于至中,不求损益。上九以其虚中无我,自来益之。然柔有益之道,此益非不足而益,如天祐人助之意,欲辞之而不可得。「龟」,明知之物。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卦由三、上二爻变,己损益者,故弗更损益也。上六过阴,得九已平,故「无咎、贞吉」。虽然,九二「征凶」,上九「利有攸往」,何哉?九二守中,可亘今古。上九因益而平,阳处卦极,有时而盛,又可以往。盖盈虚无常故也。下有六三,阴阳常相济,盈则损,虚则益。至此,损益之义方尽,而时中适变无穷矣。

震下巽上。益,

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中孚、益皆中虚。中孚,木在泽上,舟行于水。

益,木在震上,木之动者亦舟。涣惟取木居水上尔。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损卦论损益盈虚,益卦专言益尔。阳主行益者,阴主得益者。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象与损六五略同,其异者,损得益于上九,此得益于九五。盖初九阳微,必九五可尔。王享帝与臣享君同。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阴之资阳,柔不足也。六三居阳,不资它爻阴体,若无以益人者,惟其居阳,故志欲用益,然惟施之凶事,可「无咎」尔。盖当凶事则可仅以所有施补助故也。又须与己相孚,得中而行,告公自用己有。阴之益人,其难如此。爻发此义,深欲推己及人也。以阴居阳且尔,况有刚德者,其肯吝乎?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六三居阳,不敢求益,自用其刚。六四重阴,从五而迁,以救其弱。二者皆当其可,以其在卦之中,能「中行」故也。愚者依明,柔者依强,以迁得益大哉!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有孚惠心」,其益无方,所过者化,风行草偃也。复斋易说卷四,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