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渫”,治也,谓治井而不停污也。初则“泥”,二则“漏”,三居《巽》之终,《巽》有洁齐之义,故为“井渫”。渫则泥去,漏塞,清洁可食。其有不食者,非井之咎也,犹人澡身浴德,惠泽足以养人,当局者莫之知,旁观者知之矣。“我”,则旁观自谓也,谓如此清泉,而竟弃之如遗,我则为之心侧矣。井既浚治,则可汲而用者,莫如此井也,此而不用,不明甚矣,安得明王出而用之也?是众人祈祷而求其用者也。“王”指五,三至五互《离》,故为明王。阳为福,喻王者登用贤才,则德泽单敷,遐迩受福,贤者之福,即明君之福,亦天下之福也。“并受其福”,是一井之利,遍及万家也。
(附言)《井》为《震》宫五世之卦,凡问疾厄,得下卦多不治。下卦变则瓶体破,不能汲水,即《彖》辞所谓“羸其瓶,凶”。补治其破,犹病者得医而治也,凶尚可救。其象如此,余二十年来,屡占屡验,无一或爽。
占断
○ 问战征:兵器既修,士卒可用,惜无主将,以致士气颓丧,为可惜也。
○ 问营商:明见货物辐辏,可以获利,不知贩运,徒诿无用耳。
○ 问功名:有才无命,为世所弃;两年后至五爻,可望登用。
○ 问婚姻:目下不成,至五爻必得成就,须在二年后也。
○ 问家宅:此宅必有旧井久湮,宜渫治之。得食此水,一家获福,若不渫不食,大为可惜。
○ 问疾病:必是心神不安之症,宜饮症泉可愈。
○ 问六甲:生男。
卦例
断曰:《井》,一也,而食者众,所谓“往来井井”,有众之象焉。想井之始凿,赖众而成,迨井既成,则众皆得井而养,喻言议之建,赖众而倡,迨议既定,则众皆依议而行也。故在众议院,主张人民生活尚多不足,为之节省官费,整理财政,意在开国家富足之源也。在政府,谓议员不谙政体,不通时事,以致两议不协,譬如汲水者,来至井上,互论井水之清浊,而两下停汲,终归无用,究何济乎?局外者未免为之心忧矣,即所谓“井渫不食,为我心侧”者是也。政府既不允议院,议院欲力逼政府,彼此各执一见,遂至冲突,此势之不能中止也,于是惟有仰求宸断,即爻辞所谓“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是也。幸圣上至仁至明,能两酌其平,政府有可让者让之,议院有可容者容之,于适宜之中,立预算之准,以使上下各得其情,斯天下“并受其福”矣。
贵显闻之,谓余能臆测时事,特假《易》以立说也。余曰:此乃《易》理之先机,能贯彻于事前,余不过就《易》论《易》,而其时事之应验,自不能出于《易》之外也。
辞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是井水本清洁,无人汲之,井养之功无所施,喻人虽有才德,无人用之,则展布之能无所见,必得明王之赏识,拔而用之,斯不特一人受福,天下“并受其福”也。就爻位而推之,以五爻为任用之日,六爻当大任之时,盖即在三年四年间也,谓当必有应验也。至今日,断词一一灵验,不爽毫厘,心窃喜之,特来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