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卦有何用

一、卦的含义及特点

  1. 卦的含义:“卦”是悬挂起来的意思,如同把自己的像挂起来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宇宙万象相互联系,每个人的卦因取景方向不同而不同。
  2. 卦的组成:卦有两个关键字,一是“爻”,分为阴爻(--)和阳爻(—);二是“六”,每个卦由六个爻组成,代表把事情分成六个阶段进行调整。《易经》中有六十四卦,是对宇宙所有事情归纳出的六十四种代表情境,可作为人生宝典,了解所处情境及应对原则以趋吉避凶。

二、卦的爻的表示方法

  1. 爻的代号及含义:每一卦的爻有特定代号,最底下爻叫初爻,往上依次是二爻、三爻、四爻、五爻、末爻,也可用下、二、三、四、五、上来表述位置。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因为阳是创造需带上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阳上下相加为九。如乾卦六爻皆阳,坤卦六爻皆阴,其他六十二卦有阴有阳。
  2. 爻的表示顺序:开始的第一爻用“初”不用“下”,因为事情刚开始时时间比位置重要;最后一爻用“上”不用“末”,因为事情结束时位置比时间重要。中间四个爻分别称为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代表不同性别阶段的重要性。

三、人生与卦的对应

  1. 孔子以人生画卦:孔子一生画了两个重要卦象。一个是人生奋斗总纲领,对应《论语·为政篇》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要点和调整。十五岁决定学习方向,三十岁确定人生原则,四十岁对原则不惑,五十岁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六十岁耳顺,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另一个卦分上下两部分,对应《论语》中的语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十有五而志于学”的实践成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三十而立”的成果等。

四、《易经》中卦的构成要素

  1. 卦名、卦辞、爻辞及用九用六:《易经》六十四卦有卦名、卦辞、爻辞和“用九”“用六”。卦名代表大环境,卦辞解释取卦名原因;爻代表事情不同阶段,爻辞说明各阶段特性和注意事项;有阳爻出现用九,提醒阳刚创造要注意阶段性调整,有阴爻出现用六,强调阴爻配合要忠诚到底。下一讲将从乾卦说起。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