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泽水困
卦辞: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彖曰:困,刚揜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二五刚得中。处险能说。故亨。贞占也。二五为大人。故贞大人吉也。兑口为言。三至上正反兑。所向不同。故有言不信。此其义始见于左传。左传昭五年明夷之谦曰。于人为言。败言为谗。谓谦上震为人为言。下艮为反震。故曰败言。是以正反震为谗。易林承其义。于讼之困云。心与言反。正释此语也。坤之离云。齐鲁争言。离二至五正反兑。故曰争言。争言即不信。离二至五。与困三至上同也。旧解皆误。详焦氏易诂。

彖曰。困。刚b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坎刚b。三至上刚b。阳陷阴中故困。因而不失其所亨。唯君子能之。君子即大人。若小人即不堪矣。兑为口。三至上正反兑。故曰尚口。尚口乃穷者。言徒尚口说。必有相反而不信者。故穷也。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水在泽下。则泽竭矣。故曰无水。巽为命。而兑为反巽。为毁折。故曰致命。坎为志。二人于渊不出。故曰遂志。学易之君子以之。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凶。

初在下。故曰臀。与夬九四同。株木谓坎。言初欲应四。坎陷为阻。故困于株木。株乾也。韩非子守株待兔。而坎为栋。故为株木。坎为幽。坎陷为谷。初在下。故人于幽谷。离伏故不觌。三岁言其久。盖初失位。处坎下。故其象如此。茹敦和以坎为三岁。王昭素谓初至三三爻为三岁。以坎上六证之。茹说是也。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离伏坎夜。故幽不明。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坎为酒食。需九五需于酒食是也。二居坎中。故困于酒食。巽为绳为级。坎为赤。巽在二前。故日朱龙(左言)方来。言将膺锡命也。博雅绂绶也。朱级贵人所服。以祭宗庙者。故用以亨祀则利也。然五不应故征凶。得中亦无咎。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居阴中。故有庆。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巽为石。坎为蒺藜。三前临巽。故困于石。下据坎。故据于蒺藜。石坚刚不可人。蒺藜刺人。不可践也。巽为人。坎为宫。故人于其官。巽为齐。妻者齐也。故巽为妻。巽为伏。又上无应。故人宫而不见妻也。象而如是。凶可知也。巽石象。宋邵雍用之。后儒怪骇。岂知焦氏易林。同人之小畜云。戴石上山。步跌不前。小畜小巽为石。下乾为山为首。石在首上。故曰戴石。余证尚多。详焦氏易诂卷一。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详也。

释文云。蒺藜茨草。虞翻谓为木名似非。释估茨蒺藜。注布地蔓生。有子。三角刺人。诗庸(右邑)风。墙有茨。传茨蒺藜。孔疏蒺有刺。不可践者是也。惟不可践。故以喻乘刚。若为木则不合矣。正义作藜。然尔雅及毛诗传皆作藜。藜藜通用。阮校必谓藜是。似亦无确证。详善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来应初为二所阻。故曰徐徐。二坎为车。离色黄外坚。故曰金车。困于金车。申来徐徐之故也。仍阴于险。不得应初也。然与初为正应。初吝终合。故曰有终。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坎为志。志在下。言应初。

九五。劓刖。 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艮伏鼻不见。故曰劓。兑折震足象毁。故曰别。坎为赤。巽为绂。故曰赤绂。乃二爻坎为不应。故困于赤绂。上遇阴利往。故有说。兑为食。故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 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坎为志。二无应。故志未得。坎五曰受福。兹与之同。传所谓祭则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巽为葛c 。三至上正反巽。而三不应上。故困于葛cd e ?危险不安之貌。上乘刚。元应。故有是象。兑为口。曰者自警也。言处此d e ?之境。时时以动海有悔自警。动海者言动而应三。三不应故侮。有悔者言下乘阳又有悔也。征吉谓三。言三往四。上得阳应而吉也。此二句向天的解。姑测其义如是。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未当者。言上不宜乘阳也。吉行者。三之四上得阳应。故吉也。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