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序卦传》简介

《序卦传》主要对《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进行解说。其功能作用在于揭示各卦之间的推衍关系,将其视为一个因果联系序列进行诠释,有助于理解卦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宇宙间、人事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为学习易经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哲学思想。

序卦传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

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

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物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

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白话文注解

《序卦传》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的推衍关系的总括。它依据卦名的含义,把《周易》六十四卦看作是一个或相因、或相反的因果联系序列而加以诠释。

理解《序卦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理解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 《序卦传》首先解释了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从乾坤两卦开始,到未济卦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这个排列并非随意,而是基于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2. 掌握卦与卦之间的逻辑关系

    • 《序卦传》通过阐述卦名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了六十四卦之间的因果、相因、相反等关系。例如,“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说明万物初生之后必然需要启蒙教育,从而引出蒙卦。
  3. 领悟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序卦传》通过对六十四卦的推衍,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如物极必反、相反相生等。这些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和人的内心世界。
  4. 结合卦象和卦义进行理解

    • 在阅读《序卦传》时,可以结合卦象和卦义进行理解。卦象是六十四卦的图形表示,而卦义则是卦象所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序卦传》所阐述的内容。
  5. 注重实践和应用

    • 《序卦传》不仅是理论著作,更是实践指南。通过学习《序卦传》,我们可以将其中所阐述的哲理和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仅限用于个人研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